松材线虫病综合治理模式及其成效分析

时间:2022-06-08 11:56:24

松材线虫病综合治理模式及其成效分析

摘 要:本文对某治理区的综合治理模式进行了跟踪研究,对其治理效果进行了分析,总结出一套比较好的松材线虫病综合治理模式。

关键词:松材线虫;综合治理;成效分析

松材线虫病(pine wilt disease)是松树(Pinus sp.)的毁灭性病害,给林业生产带来巨大的生态灾难。松材线虫病由松材线虫引起,其传播媒介是松墨天牛。长期以来,松材线虫病的治理围绕着清除病死木、化学药剂杀死天牛、引诱剂诱杀松墨天牛、利用诱木引诱松墨天牛产卵、药剂注射防治病木内的松材线虫等工作进行,均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广东、江苏、福建等松材线虫病严重发生的地区都成立了“松材线虫病治理公司”,承包各级政府的松材线虫病治理任务,建立了一批“松材线虫病治理示范样板林”。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材料

结合松线虫的生长特点、居住环境等,松线虫病的治理者总结出了松线虫一般的治理模式:一从源头上治理病树修剪树枝破坏松线虫的生长环境,二是直接杀死病树上的松线虫。在这种治理思路的指导下,通过常规的实验来检验治理措施是否有效。

1.2 试验方法

1.2.1 线虫的取样及定量分离。在松线虫的治理区疑似松线虫病多发的松树上取样,以10株为限,10株以上视其分布情况而定。取样时要选择新死的松树,取样部位以胸高处为好。取样时先剥开树皮暴露树干,用直径3cm手摇钻钻入树心取木片即可。取样后要严格记录取样时间、采集地点、寄主、采集人等,并将取样物密封保存。松线虫一般采用漏斗分离法进行定量分离,将取样物置于漏斗内离心分离便可得到分离物[1]。

1.2.2 线虫的鉴定。将定量分离得到的线虫高温下杀死,用4%的甲醛液浸泡一段时间固定制成标本在高端显微镜下观察其形态是否与松线虫相同从而进行鉴定。

1.2.3 松树枯死木清除。将治理区内的所有松树枯木砍伐避免松线虫进一步生长,且伐装高度不宜太高。看到的枯死木进行取样分离后将鉴定的松线虫全部杀死,用高浓度的化学药水熏蒸直到松线虫体内的幼虫完全杀死为止。

1.2.4 健康松树的枯死侧枝的修剪。在清除松树枯木之时,对于一些枯死的侧枝也必须进行必要的处理,特别是枯死松树旁边的枯枝要尽快修剪,修剪过程中必须统计枯死树枝松线虫内墨天牛成虫的量,一旦发现墨天牛枯死松枝后修剪仍得继续。

1.2.5 诱杀松墨天牛成虫。利用特制的引诱剂置于松树树桩上引诱松墨天牛的成虫,并将治理区分为A、B两组,每棵树上悬挂内置引诱剂的特制诱捕器,每年挂50个,并跟踪取样松墨天牛成虫是否得到消灭。在松墨天虫大量繁殖生长的季节加大诱杀力度[2]。

1.2.6 诱木诱集天牛产卵。选择若干个松线虫多的树作为诱树,在天牛产卵的阶段在诱树树干胸高处,向阳面,砍2~4cm的刀口用注射器将引诱剂注入刀口,一般计量为2~3ml,每10天加注1次,并及时取样观察天牛卵虫存活情况作好记录。

2 结果与分析

2.1 松材线虫病枯死木清除结果

经过近2年的治疗对比,参照以前的数据记录情况,可见治理区松线虫发生率呈明显的下降趋势,如表1所示。

2.2 诱杀松墨天牛成虫治理效果

经过最近1次的松墨天牛诱杀活动,参照已记载的数据,治理区内的松墨天牛呈明显的下降趋势,如表2所示。

2.3 健康松树枯死侧枝修剪治理松材线虫病效果

对几次修剪的健康松树上的枯死侧枝上松墨天牛幼虫的调查结果表明,健康松枝有松墨天牛产卵,经修剪清理之后,如表3所示其蛀孔率同样呈下降趋势[3]。

2.4 利用诱木诱集天牛产卵调查结果

近2年在治理区内A、B两区内设置了诱木,据统计结果分析表明,诱木能够诱集到松墨天牛,如表4所示,诱木诱集是松材线虫病综合治理的有效措施之一。

3 结论与讨论

从对该松线虫病实施全面、彻底、及时、科学的清除松材线虫病枯死木,清除健康树上的枯死侧枝,清楚治理区范围内松墨天牛的一切繁殖物以及在某些树上放置诱捕器结合诱木诱杀天牛成虫和虫卵等措施。通过跟踪记录的情况,可以发现经过治理以后,治理区范围内当年的松材线虫病发生率下降了很多,这些成绩都达到了国家规定松线虫治理的相关指标。通过实践表明,这种治理模式是科学的、合理的。

通过本次治理,可以发现,松墨天牛产卵场所之一的健康松树的枯死枝在今后的治理中应作为重点治理对象,严格清除。

通过本次治理还可以发现,在松线虫病治理后期,在天牛产卵阶段在林间设置诱木是必要的措施,因为此时是虫卵的大量繁殖阶段,在此阶段设置诱杀能够诱杀更多的虫卵,降低松墨天牛种群的密度,更有利于松线虫病的治疗[4]。

松线虫病是由于松树树干内生长了大量的松材线虫,其传播媒介一般是认为松墨天牛,因此如果能成功杀灭更多的松墨天牛则必能较好地治理和预防松线虫病。本治理模式先后用了引诱剂、引诱木,同时清除枯死木、衰弱木以及健康的林木上的松墨天牛的场所,有效地降低了松墨天牛的林间密度,减少了松墨天牛来年传播病害的风险。

参考文献

1 刘农标.松材线虫病综合防治措施[J].农业装备技术,2003(18)

2 连芹.利用引诱剂和肿腿蜂防治松墨天牛的研究[J].林业科学研究,1991(8)

3 俞慈英.松材线虫病迹地日本扁柏更新技术研究[J].林业科技开发,2004(6)

4 张浩.松材线虫病致病机理的研究进展[J].林业科技开发,2007(10)

上一篇:草坪夏季斑病的识别与防治 下一篇:园林绿色植物保护的相关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