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例糖尿病合并脑卒中患者开展综合护理干预的工作体会

时间:2022-06-08 11:05:22

41例糖尿病合并脑卒中患者开展综合护理干预的工作体会

[摘要] 目的 探讨糖尿病合并脑卒中患者最佳的护理方法。 方法 将该院2015年10月―2016年10月间收治的糖尿病合并脑卒中患者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分别从健康教育、舒适护理和加强饮食指导等多途径入手,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情况。 结果 2周后,分别从患者的血糖检测结果、心理情况和神经功能改善程度3方面对护理效果进行评价,观察组患者均取得更为理想的康复效果。在神经功能改善程度方面,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8.05%和95.1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糖尿病;脑卒中;综合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6)12(a)-0140-02

根据大量的临床调查结果显示,糖尿病患者由于体内长期处于高血糖的环境,与非糖尿病患者比较,脑卒中等脑血管类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显著高于前者[1-2]。为了有效提高糖尿病合并脑卒中患者康复质量,该院脑病科对此类采取综合护理的方法,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选择在该院脑病科入院治疗的82例糖尿病合并脑卒中患者作为该次护理研究的对象。纳入标准包括:①符合1999年WHO制定的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②经过透露CT或MRI确诊为脑卒中患者;③经治疗后生命体征平稳。排除标准包括:①1型糖尿病患者;②恶性肿瘤和体内心脏等脏器重度疾病;③精神类疾病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基本情况如下: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16例。患者年龄为43~80岁,平均年龄(57.25±5.32)岁。糖尿病病程2~18年,平均病程(9.52±5.03)年。在脑卒中方面,31例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0例为出血性脑卒中患者;观察组组患者基本情况如下: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18例。患者年龄为42~78岁,平均年龄(56.87±5.82)岁。糖尿病病程3~16年,平均病程(8.86±5.32)年。在脑卒中方面,30例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1例为出血性脑卒中患者。两组患者在以上各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1.2.1 φ兆榛颊呋だ矸椒 对照组患者主要给予常规的护理方法,主要工作包括遵医嘱给予患者改善循环、营养神经、控制血糖和血压等方面用药治疗,按时测量患者的生命体征,护理,主动和被动训练,给予患者正确的饮食指导等[3-4]。

1.2.2 观察组患者护理方法 观察组在对照组患者护理方法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干预。

①健康教育。当患者病情稳定后,护士对患者进行糖尿病和脑卒中疾病康复相关的医学知识教育。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护士首先将患者病情和年龄相近的患者分为不同的患者小组,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设置相应的教学内容进行授课。如对于恢复情况较好的患者,重点讲解疾病的预防方法;对于年龄较大和理解能力较差的患者,护士要求患者家属陪同学习,并采取图示法教学,以便于患者理解。

②舒适护理。在护理方面,当患者每次变换后,护士及时观察患者的皮肤情况,并使用头枕、棉垫和毛巾等物品垫于患者肢体下方[5];在功能训练时,若患者出现关节疼痛的情况,护士首先用温热的毛巾为热敷患者的肩和膝等关节,当患者疼痛减轻和缓解后,再进行训练;鼓励患者自主咳痰,及时清除患者呼吸道的分泌物[6];在患者病房内摆放多种娱乐设备,丰富患者的娱乐生活。

③加强饮食指导。以往对患者常规饮食指导的内容较为宽泛,很多患者并不能很好的掌握饮食相关的知识。在综合护理干预的过程,护士首先提前1 d了解患者次日的饮食准备情况,若饮食结构不合理,护士及时进行指导,并根据每名患者的血糖值和体重等情况明确餐饮量。

④心理护理。糖尿病本身就是一种无法彻底治愈的慢性疾病,当合并脑卒中后,很可能进一步对患者的肢体功能产生更为严重影响,致使患者的心理压力普遍较大,如很多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表现为孤僻、抑郁和自卑等,对治疗和护理效果产生较强的负面效果[7-8]。因此根据患者不同的心理表现,有针对性的开展个性化的心理护理工作,有效疏导患者的心理压力。

⑤出院指导。糖尿病合并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患者出院后长期进行规范的治疗,同时也需要注意疾病的工作。在患者出院前,护士首先对患者家庭护理的相关内容进行耐心具体的讲解,然后编制糖尿病和脑卒中康复指南,以便于患者家庭护理工作的开展。

1.3 观察指标

2周后,对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评判,观察标准主要包括:①患者护理前后的空腹血糖(FBG)和餐后2 h(2 hPG)血糖检测结果;②患者护理后的心理情况。分别采用SDS和SAS量表对患者的抑郁和焦虑情况进行评分,患者得分越高,表示心理情况越差;③患者神经功能改善情况,以中华神经科学会制定的《神经功能缺损量表》进行评判,患者评分结果减少≥90%、46%~89%、18%~45%和≤17%,分别表示基本痊愈、明显治愈、改善和无效,总有效率为前3项之和。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符合正态分布行t检验,P

2 结果

2.1 血糖检测结果

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血糖检测结果如表1所示。从表中可见,在护理前,两组患者PBG和2 hPG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护理后再次测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患者SDS和SAS评分比较结果

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心理情况评分结果如表2所示。从表中可见,两组患者的SDS和SAS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2.3 患者神经功能改善情况比较结果

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改善情况如表3所示。从表中可见,两组患者在总有效率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我国糖尿病患者人数早已突破了1亿人大关,由于患者基础大,加之患者体内长期处于高血糖的状态,致使糖尿病合并脑卒中患者在临床较为常见。此类患者与普通的脑卒中患者比较,病情更为复杂,增加了患者治疗和护理的难度。该院根据糖尿病合并脑卒中患者的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即分别从健康教育、舒适护理和加强饮食指导等多途径入手,有效提高了患者的康复效果。

[参考文献]

[1] 张琼.2型糖尿病并缺血性脑卒中的护理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1,6(33):201-202.

[2] 王芳.2型糖尿病并发缺血性脑卒中的护理干预[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3,25(11):1033-1034.

[3] 谢燕.糖尿病合并脑卒中患者的护理探讨[J].吉林医学,2014, 35(36):8191-8192.

[4] 高进勇.早期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预后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36):73.

[5] 张晓娟.综合性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合并抑郁、焦虑患者的疗效[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16,43(2):371-372.

[6] 张凤莉.饮食护理干预在肾病综合征患者糖皮质激素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基层医药,2014,21(2): 1916-1917.

[7] 岳美姣.脑卒中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与护理对策[J].中国医药导报,2010,7(8):92-93.

[8] 韩利民.心理护理对脑卒中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0,13(6):82-83.

(收稿日期:2016-11-08)

上一篇:高职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措施 下一篇:尝试教学法运用在初中思想政治课中的相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