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心理困惑:“怕”字花里长出“敢”字果

时间:2022-06-08 10:46:23

走出心理困惑:“怕”字花里长出“敢”字果

那是暑假过后刚开学,遇到一个有心理困惑的男生,他说“怕”。“怕”是心理承受能力差的表现。一个人心理素质好,心理承受能力自然强。这与人的遗传素质有关系,但也不全是生而命定的,其后天生活实践同样至关重要。据此,我引导他走出“怕”的心理阴影。

探:找准症结

新生报到后第一件“大事”,选班干部。星期三班会课,十几个自愿报名参选学生,各自发表“施政”演说后全班投票,确立了班委会成员。第二天早自习,走读的饶梓没有到,打电话询问,家长说不知道为啥孩子想转学。我通过进一步家访,同饶梓交心沟通,他终于开口:“小学一直是班干部,这次竞聘落选,‘怕’同伴笑话。”

人的心理承受能力表现在方方面面。诸如忧喜承受、苦乐承受、冷暖承受等等。饶梓的这种情况,属于忧喜承受能力差的表现。忧喜承受主要是指承受意外打击或惊喜的能力,应是忧而不悲,喜而不狂。对于这种心理承受能力差的学生来说。强化承受力训练是关键。

摸清情况后,我向饶梓当场表态说:“你从小就学习成绩好。为同学服务,这很了不起。到中学后,你仍然有为同学服务这个愿望,很好。老师会帮你的,但前提是你得跟我上学去。”有班主任表态,饶梓当天就回到了学校。

护:言传身教

两天后晚自习,我悄悄叫饶梓出教室,说:“现在,我马上宣布你当学习委员,替换××,你看行吗?”

“老师,这…这不好,他是大家选的。同学会说你包庇我。”

“那怎么办?你不还是当不了干部吗?”我说过之后,饶梓显得闷闷不乐了。看来他一时在思想上还转不过弯,我又有意无意地给他讲了一则名叫《痛不欲生》的故事:“日本一家公司招聘员工,一青年前去参加考试。后听别人说自己未被录取,便痛不欲生,结果自杀未遂,住进医院。就在这时,那家公司公布了录取名单,有人跑来告诉这个青年人,说他榜上有名,青年喜不自禁,庆幸未死。但他前去报到时,公司老板却对他说:‘你已经被解聘了。’事后,老板评价说:‘此人连小小的人生打击都承担不起。今后怎么能堪当大任、建功立业呢?失去此人,是公司大幸,使公司避免了将来可能发生的更大悲剧。”’说到这里,我观察饶梓听进去了,就问到:“饶梓,你对这个青年人怎么看?”

喜欢听故事是孩子的天性,而富有哲理性的故事,更能够达到好的教育效果。况且,不涉及到自身现实利益的问话,学生更愿意,也更好回答。果然,饶梓不假思索地说:“他真傻。经不起一点挫折。”“那他该怎么办呢?”我便丢一句过去。“再到别的地方应聘去。”看到火候已到,我说:“饶梓,咱这次没有被聘上干部,下次再竞聘,你说好不好?”

“好!只是,我不知道怎么发表竞聘演讲。”

“这个你不用担心。你若真心诚意地为大家服务,从现在开始做起,同学们对你有了了解后,到时候一定会选你。这是最好的演说词。你说对吗?”看得出来,饶梓有了自信心。我们又一起商量他今后的努力目标:继续发扬小学学习好的优点:积极帮助学困生;努力保持一个良好心态;用《中小学生守则》要求自己等。这以后,饶梓恢复到常态。各科成绩良好。他经常主动给同学解答疑问,主动帮助学困生,大家都叫他小老师。有时候,他对某个学生的问答失去耐心时,我会巧妙地当着他的面再给该生耐心仔细讲解;有时候,他好心的做法被别人嘲笑时,我会用名人故事鼓励他。一次,课代表请假,我让他代收作业,几个“捣蛋鬼”不但不交,还讽刺挖苦他。我对他说:“全班67名同学交了,说明绝大多数同学支持你,怕什么?我也支持你。有没有信心?”当从饶梓口中听到:“老师,您放心,我会把这几天作业按时收齐”时,我感到他变了,心理承受力不是那么脆弱了。我得给他增加一点更大的压力。推:放回群体

时间很快到了期中考,班干部进行轮换。饶梓成绩名列前茅,我鼓励他参加这次班干部竞聘,他问我竞选哪个职位好,我提示他要发挥自己特长,自己做主,但还是要有落聘的思想准备。最后,他尽管学习成绩优秀,但竞聘学习委员还是落选了。

下来问他失败原因,他说:“虽然自己成绩比大虎好,但是管理能力差些。大虎当学习委员更合适。”“那你还有没有信心?还想不想参加下一轮课代表竞聘?”

饶梓说:“我还行吗?同学们还会信任我吗?”

“同学们一定拥护一心一意想为他们服务的人!”我肯定地说。

“好!老师,听您的。”

又一个课外活动,竞争序幕再次拉开。饶梓第一个冲向擂台:“同学们,我叫饶梓,今天竞选数学课代表,我真心实意想为同学们做点事,今天我再次站在擂台上就是一个证明。如果当选了,我会更好地证明给你们看。我非常喜欢数学,这次期中考试得满分就是证明;我非常愿意帮助同学们学习数学,如果当选数学课代表,我会积极配合老师,争取本班数学成绩有大的提高。昨天竞争失利,是我管理能力不如他人。但正因为如此,希望同学们给我一次锻炼的机会。谢谢大家!”

啪啪啪……全班热烈掌声,一致通过。

饶梓心理上的“怕”字花长出了“敢”字果。

素质教育提倡“育人为本”,对于那些心理承受能力差的学生,我们作为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要关心他们心灵的成长。

上一篇:心行教育卓越课堂 下一篇:做有追求的校长 办有品位的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