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寺下院

时间:2022-06-08 06:26:16

风穴寺的清幽和庄重吸引了我。我有幸与风穴寺住持大和尚永海法师面谈,了解了这所千年古寺。

释永海,少林寺29代方丈释行正法师的弟子,60岁左右,面相慈悲,为人忠厚。在我和永海法师交谈的过程中,有外地僧人来访。来者扑通跪下,对永海法师连磕三个响头。这让我非常感动。其实很少有人知道,永海法师曾经是海内闻名的少林寺的方丈二号候选人。

永海20世纪80年代初来到少林寺。他看过大殿,管过库房,一直都有出家的念头。老方丈行正倚重他,离不开他,却一直没有抽出时间让他受戒。后来老方丈身体有病自知来日无多,而永信又文弱,老方丈有意让永海作为少林寺方丈二号人选执掌少林法印,这才让他出家为僧。永海比永信大10来岁,但是因为受戒晚,只得做了永信的师弟。1987年行正病危,是永海陪伴师父走完人生最后一程。很多人非议永信,说老方丈圆寂之时他不在身边,质疑他的衣钵传承。其实永海在1986年行正荣膺少林寺曹洞正宗第29代方丈之后,就成为永信之外被着力培养的少林寺方丈的二号人选,这并不是对永信不信任,恰恰相反,是当时少林寺所处的复杂环境让老方丈疑虑重重:21岁的永信能否服众,能否被各级政府和佛教界接受?事实证明,老方丈的顾虑并非无的放矢。行正往生之后,政府工作组主导了少林寺的一切事务,并推出卧床不起、谨小慎微的少林寺名誉方丈德禅法师出任少林寺管委会主任。老实憨厚的永海自然难以应对政府的威权,年轻的永信同样在少林寺事务上无法拥有发言权。后来,经过多年的努力,永信、永海用实力证明了自己,也证明了行正的眼光。永信依靠自己的能力坐上了少林寺方丈宝座,永海接替永乾、永国守住了少林寺最重要的下院——千年风穴寺。

风穴寺作为少林寺的下院并广为人知是在清代。1750年,乾隆皇帝巡游少林寺,少林寺担心常住院的禅师学识浅薄,无法应对皇上,就专程从风穴寺请来了老僧海月。海月须发尽白,神采奕奕,谈禅讲经闻名一方。如今在风穴寺东南还有其主持修建的古塔一座。民国时期,风穴寺虽有良田数千亩,但教风不正,戒行松弛,逐渐走向没落。德浩作为风穴寺末代住持维持山门,后来驻锡白马寺。期间,德明以僧人身份分得18亩水浇地,但他很快离开风穴寺回到少林寺,人去寺空的风穴寺被部队征用后变身为部队医院,逐渐被人遗忘。

20世纪80年代后期,少林寺僧人永乾开始驻守风穴寺,后来永国也短暂住持风穴寺。但是本地还俗僧人勾结地痞多次骚扰,意图赶走13名少林寺僧人。经过无数次的上访,1992年河南省下发了解决风穴寺归属问题的20号文件,确定了少林寺僧人的主体地位,同时也为风穴寺留下了难以弥合的矛盾。

按照国家宗教政策,文物保管所应无条件全部退出,寺院交给僧人管理。但是平顶山和临汝(后更名汝州)宗教局、文物局时任官员,以风穴寺国家级文物众多,僧人水平有限,不能确保文物安全为由,要求与僧人共同管理寺院。河南省20号文件明确要求文物保管所和少林寺僧人共同管理风穴寺,形成了制约风穴寺发展的瓶颈。风穴寺由文物保管所和僧人分单双日轮流卖门票,文物保管所分管的几座大殿也承包给了私人,算卦抽签等江湖路数被他们带进了风穴寺。

门票阻止了信徒,算卦影响了游客,风穴寺门可罗雀。在永海法师的主持下,居士发心,风穴寺仍然进行了艰难的整修。近年重建藏经阁的时候,少林寺方丈永信大和尚也把信徒供养少林寺的20万元交给师弟永海,算是对下院的一点资助。

如今的风穴寺晨钟暮鼓,吸引了很多居士居住在内,他们白天帮助师父们做饭打水,夜晚听僧人讲经说法。一座隐藏在山林的千年古寺正努力重新成为人们的信仰中心。

上一篇:不做“空中楼阁”的家居创意 下一篇:孕妈在家也健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