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与质量通病与防范技术

时间:2022-06-08 04:31:47

论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与质量通病与防范技术

[摘要]在工程建设中,混凝土施工技术是施工的重要环节,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近年来建筑行业的发展越来越快,逐渐成为我国的支柱型产业。混凝土结构在建筑整个结构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整个建筑的结构基础,因此人们越来越重视混凝土施工技术,针对施工过程中的混凝土技术进行深入研究,针对施工中会出现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办法,顺利完成施工,保证工程项目质量。虽然我国的混凝土结构技术已经发展的十分快,在国际上也处于领先水平,但是实践的过程中仍然会受到环境和地理位置的影响。本文就我国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简单分析,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技术措施,进一步完善混凝土施工技术。

[关键词]凝土施工技术;建筑工程;施工问题;质量控制

近年来,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现代建筑工程飞速发展,同时也带动国家经济的发展。现代建筑工程的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经过长时间实验与实践,不断规范化、严格化,国家有关部门和企业都十分关注建筑施工质量。现实建设中会产生很多因素影响混凝土施工技术,对混凝土质量的评价指标由专业人员经过无数次施工试验总结得出,有助于控制混凝土施工质量,将混凝土技术规范化,并且不断提高混凝土施工技术,才能使混凝土施工技术得到长足发展,更加适合运用到现代建筑工程中。

1、我国实际施工过程中质量出现的问题

1.1混凝土表面出现蜂窝和孔洞

混凝土施工滞后出现空洞或者蜂窝的现象主要是因为混凝土结构松散,石子之间结合不够紧密,干燥以后出现孔隙,造成混凝土表面粗糙,摩擦力增大。能够造成孔洞现象还可能是由于模板表面没有处理好,在涂刷隔离剂的时候没有涂均匀,表面沾黏到一些干硬的混凝土块或者垃圾,从而造成表面很多凹凸不平的现象。当模具凝结的时候之间会存在一些缝隙和孔洞,在实施浇筑的时候出现跑浆的现象。振捣的时候施工方式不当,造成模块边角没有振实,也会出现孔洞现象,一旦遭受到外界物体的撞击和敲打很容易造成棱角损坏。

1.2混凝土强度不够

无论是建筑还是路桥对混凝土的强度要求都十分高,是评价混凝土结构的重要指标,但是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相关施工人员常常忽视混凝土配比情况,对混凝土强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混凝强度计算对混凝土的抗压能力和承载力十分重要,若发生混凝土强度不均的情况,局部会发生问题。混凝土板的节点需要维持统一强度,在施工的过程中应该实施两遍浇筑,但是由于实际施工中一般都为了可节约时间省去这一步骤,很难将混凝土浇筑维持在平均水平【1】。

1.3混凝土产生裂缝

使用过程中混凝土经常会出现网状或者各种不规则的裂缝,这一点也证明混凝土施工质量不可靠,许多人员都参与研究,分析出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一方面是混凝土水泥的性质导致,在建成初期的养护工作没有到位,硬化的过程中水分养护措施不完善,十分容易出现干缩裂缝的现象,而且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几乎都会产生裂缝,在混凝土表面。由于混凝土是一种脱水性材料,在硬化的时候中间的多于水分都会凝固收缩,这种裂缝的面积相对较小。另一方面是由于混凝土使用的原材料质量不过关,引起质量不过关的主要原因还是市场竞争。目前建筑行业原材料供应商繁多,市场竞争十分激烈,很多企业为了实现利润增长,采用价格低廉的混凝土原材料,其中大多掺有太多杂质,导致砂粘土的含量过高、细度模数较低,参杂大量外加剂的混凝土材料,是导致最终混凝土的水灰比以及坍落度过大的根本原因,就会降低混凝土强度、拉伸强度,进而在塑性收缩时候产生裂缝【2】。

2、混凝土施工技术质量控制措施

2.1孔洞的预防措施

在施工时注意预防孔洞,首先应该保持模板表面平整、整洁,不应该出现其他杂物,提前清理干净,在涂抹隔离剂的时候应该保证涂刷均匀,就能够初步保证其施工质量。浇筑模板之前应该充分湿润模板,将模具之间的拼接缝隙消除,根据施工情况和钢筋分布情况,采用合适的混凝土强度和水平进行浇筑,并采用正确的振捣方式,确保混凝土表面平整光滑,其次对于混凝土的水灰比和混凝土的配比工作进行严格控制,不能为了赶工或者节约材料连续混合,施工的时候应该根据现场的情况将含砂量在实验室进行精确计算,并实验配比结果,选择合适的配比运用到实际施工过程中,应该根据天气、季节等各方面的情况进行选择。甚至对运输距离的控制也应该实施动态调控,同时应该按照严格投放配比投入合适量的材料,搅拌过程加强混凝土的和易性。最后,应该严格控制混凝土拆模强度,侧模的拆模工作必须保证表面和边缘完整,同时底模的拆除必须满足设计要求的强度或者符合规范标准【3】。

2.2混凝土强度和裂缝处理措施

混凝土的强度关系到整体结构的承重能力,相关技术人员应该严格控制混凝土强度,一般采用钢筋箍筋的方式改变节点的排列位置,这种操作方式比较简单,不用花费特别多的时间实施,普遍受到施工单位欢迎。其次混凝土的水灰比也是影响混凝土强度的重要因素,因为在混凝土材料称量准确一般不会出现配比不均的情况。在实施搅拌之前技术人员应该针对之前的施工质量进行检测,保证混凝土坍落度,禁止坍落度过大进入仓浇筑【4】。

应该严格控制混凝土原材料质量,对于水泥、外加剂、和骨料的控制都应该根据施工要求进行检测,只有合格的产品才能入场,一旦发现质量问题立即退回,使用的过程中注意材料保管工作,其次注意混凝土结构设计,根据施工地点特殊的地质条件在容易出问题的地方设置应急措施,保证施工质量【5】。

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中实用混凝土技术需要严格控制施工质量,针对施工环节中容易出现问题的部分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使整个工程的质量有所提高,同时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财产安全。随着科技的发展,混凝技术在未来一定会向着绿色环保方面努力,刚劲混凝土是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施工技术,所以只有不断创新,努力适应社会的发展,才能在建筑行业中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黄焕辉.浅谈土木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质量防控[J].建材发展导向,2011,09(5):209-210.

[2]卢松.综述土木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质量防控[J].建材发展导向,2013,11(4):57-58.

[3]黄晨光,高海兵,张宏波等.关于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与质量的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25(24).240.

[4]王桢.浅谈路桥施工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方法[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14(31).969.

[5]曹建平.土木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质量防控综述[J].科技信息,2010,36(19):371.

上一篇:基于房产测绘技术与测绘质量控制研究 下一篇:论市政工程大管径排水管道施工技术与质量通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