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化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风险控制

时间:2022-06-08 02:38:28

集团化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风险控制

摘要:集团化企业区别于一般企业,是以某企业为核心所构建的多重企业组织机构。在这个机构中,由于地域性、规模化和产业特征的差异,人力资源管理的复杂性和风险性也相对较大。本文结合集团化企业的特点,论述集团化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风险控制的必要性,分析风险存在的原因和主要风险表现,寻求有效的风险控制措施,力求降低集团化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风险,提高团队竞争力,为促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人力资源支持。

关键词:集团化企业 人力资源管理 风险 控制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风险可以按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各环节风险进行分类,如招聘风险、绩效考评风险、薪金福利风险、员工劳动关系风险。人力资源管理风险损失大多是隐形的,出现之初不易被企业察觉和关注,可能只是出现人才的流失,但是问题积累到一定程度后果就会显得严重,有可能会出现动摇员工对企业的信任和支持,导致企业经营管理失去人才和团队的支撑,进而造成经营管理效益日趋下滑,成为企业经营目标完成的最大阻力。因此,对于企业来说,风险控制成为了其人力资源管理当中必须要做的工作。

一、集团化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风险管理的原因

1.外部原因。集团化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风险管理的外部原因,主要源于政府管理的需要。我国市场中的竞争者不断增多增强,竞争也愈演愈烈,而集团化企业作为大规模经营管理型企业,其发展状况都会对我国经济有较大影响,因此,外部监管部门对于大中型企业的关注力度也进一步加强;另一方面,随着政府加大民生建设的力度,劳动关系管理也已经成为了其关注的重点,并提出了“和谐劳动管理”,对广大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提出了要求。

2.内部原因。集团化企业人力资源风险管理的内部原因,主要源于集团化企业自身的需求。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集团化企业自身也已经感受到了巨大的竞争压力。在挑战和机遇并存的时代,企业自身也要不断寻求自我壮大的途径,而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风险却是导致其人才流失,降低企业核心竞争力,阻碍其快速壮大和长远发展的重要因素。除此之外,作为集团化企业,相对于其它企业来说跨行业、跨地域的管理,加之人员层次、用工类别、岗位分布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更是一般小型企业所无法企及的。因此,在集团化企业当中,针对不同文化理念和不同行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其存在风险的可能性更大,人力资源风险管理也变得更加重要。

二、集团化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风险点

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风险,主要是指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的六大板块如招聘、绩效考核、工作评估、职业规划和员工培训等各个环节出现了问题。如招聘失败、各个分支企业之间的绩效考核和工作评估所带来的员工不满、技术骨干离职等等,但这都是一般性企业所出现的人力资源管理风险。对于集团化企业来说,其中的风险点就相对更加复杂化。在集团化企业当中,着重以核心企业为纽带,对各分、子公司形成控制。如果控制不当则会出现不同类型的管理风险。

在集团化公司当中,对于子公司管理而言,每个子公司都有自己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那么也就是说,每个子公司都存在人力资源管理风险,而子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也会通过集团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影响整个集团的人力资源管理。例如,依据集团企业人力资源战略规划,某子公司需要招聘一批普通员工,而在招聘的过程中,由于招聘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插曲,导致招聘工作无法圆满完成,这就导致该子公司的工作无法得到有效的分配,而对于集团战略目标的完成则会有所耽误,集团企业整体的人员需求也无法得到有效的满足,经营管理的进展也就会有所改变,整个人力资源管理风险的危害也就散播开来。对于分公司管理而言,切实贯彻和执行集团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政策则显得尤为重要。如果分公司对集团企业部署的管理政策置若罔闻或阳奉阴违,那么集团化管理的决策将成会成为“空中楼阁”。例如人才录用方面,分公司新增或招聘人员编制要受集团限制,人事自不足,可能会导致其运用长期临时用工的方式擅自录用人员,规避集团公司对于其正式员工编制总量的控制管理。

三、集团化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风险控制措施

1.建立适应集团化管理要求的规范化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就是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包括以人为中心和以物为中心两种。在物质极端丰富和经济发展速度极快的今天,广大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都开始采取以人为中心的模式。因此,要建立适应集团化管理要求的规范化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就要在坚持以人为中心的基础上开展。如,在人力资源管理的六大板块中,以企业文化作为纽带把成员企业进行连接,进一步规范岗位职责,将考核KPI等指数、考核过程进行公开化和透明化。除此之外,定期对员工进行各类岗位职责和行为规范制度的宣教,加强集团企业和分子公司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尽管按照公司组织架构和产业特性,集团企业、子公司和分公司之间,以及分、子公司之间必然存在一定的管理和文化上的差异,但是在完成集团整体战略规划的前提下,集团企业需要与其所属产业增加交流和沟通,多组织些与集团化的集体活动,让各成员多方位了解和领会集团企业的发展目标和规划,增强成员企业和全体员工的归属感,有助于集团各方面管理政策的落实。

2.强化集团管控机制,将监管结果与绩效挂钩。集团化企业内部监管机制是以管控促规范,目的是促进企业经营流程的合理化和规范化,确保集团化企业各项方针、目标的贯彻执行,进而提升集团化企业自身的经营管理水平。加大集团管控力度有利于统一集团各成员企业的工作思想,提高效率,确保集团内部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协同效应,发挥集团的整体优势,有序推进集团战略的贯彻实施。集团化管控遵从于“共性要求和个性管理”相结合的原则,贯穿于企业运营管理的全过程,包括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资产管理、运营管理等各方面,既有集团整体的战略要求,也有针对各成员企业不同的管控思路。对于集团化企业人力资源管控而言,重点之一在于人力资源总体规划,也就是对成员企业岗位编制总量的控制;二是对成员企业人员“进出口”的控制。无论何种用工形式都应纳入管控范围内;三是薪酬绩效管控,包括工资总额预算和重点关键岗位人员的工资标准执行。为使集团人力资源管控措施落实到位,集团化企业应该更加注重过程管理,加大对各成员企业管控措施执行情况的检查与考核力度,并将检查结果与各成员企业绩效责任指标考核挂钩,对因未按规定程序和要求进行管理的行为,制定相应的处罚措施。

3.融入现代化信息技术,完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对于集团化的跨地域跨行业的管理,现代化的信息技术能够帮助其完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并进一步提升其人力资源管理的效率。利用信息系统平台,可以将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环节均涵盖在内,并结合集团化企业经营管理发展的要求,固化人力资源管理流程,将系统应用融入日常管理工作中,强化对集团各产业员工人员编制、岗位及工资薪酬分配的动态控制,降低集团化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风险,提升集团化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规范性、系统性和有效性,不断促进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层次提升。

总之,在未来的发展历程中,企业一定要从自身的特点入手,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不断完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提高人力资源管理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张彦波.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风险的预警与控制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10

[2]汪平富.集团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信息化推进策略[J].科技创业月刊,2010(7)

[3]张艳.国有大型企业集团人力资源管控模式设计初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7(6)

[4]谢延浩,孙剑平,申瑜.薪酬特征的个人——组织匹配与薪酬满意关系实证研究[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6)

[5]朱正磊,张霞.浅议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内部岗位轮换[J].中国电力教育,2012(36)

上一篇:新形势下劳动用工规范化管理与实践 下一篇:我国高校后勤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