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的施工技术的应用

时间:2022-06-07 08:11:19

谈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的施工技术的应用

【摘要】中国地形很是复杂,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在建造道路时不免需要建造桥梁,道路桥梁的施工质量就更加重要了,所以就需要加强路基路面的施工技术。本文主要对公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的施工技术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道路桥梁沉降路基路面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U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公路作为交通运输的强大载体,始终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而在公路和桥梁之间的过渡段上经常会出现沉降段,就算过渡段桥台与公路堤出现的差异沉降很小,也很容易导致桥头出现跳车现象,造成行车时候颠簸过多,降低行车的安全性。所以在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时术的运用是很重要的,本文就来探讨一下关于这个的施工技术。

作为交通基础设施之一的公路交通,为经济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提高和和谐社会的构建,发挥了愈来愈重要的作用。从已投入使用的高等级公路来看,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其中较为普遍的问题是:桥梁台后普遍存在着搭板断裂及不均匀沉降,最终导致桥头跳车的产生,这种现象几乎在每条高速公路上都有,只是数量多少和程度轻重的差别。桥头跳车问题的存在,一方面,不仅影响行车的安全、速度、舒适及人们对高速公路的总体评价,影响公路使用性能和运输效益的发挥,同时,也影响了车辆的使用寿命,严重的可能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此外,桥头跳车还会加速桥台台背、桥头伸缩缝以及接缝路面的破坏。

从已完成施工并且已经投入使用的高速公路的使用状况来看,通常在桥梁台后出现的问题主要是搭板发生断裂并且有一定程度的不均匀沉降现象,很容易造成桥头跳车问题,除此之外,桥头发现跳车状况还会对桥梁本身造成严重的破坏,导致伸缩缝的出现,对桥台台背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在建设和运营高速公路的时候,一定要重视桥头跳车现象,并且采取积极的措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

首先介绍一下搭板设置方法,搭板的设置方法一般有四种:方法一是在搭板长度范围内,在车辆荷载作用下,路面的厚度逐渐变化即刚度渐变,但这种方法给实际施工带来很大困难。方法二是将搭板与面层顶面平行,搭板顶面标高可以与桥面面层底标高相同,或与正常路段基层顶面标高相同。它的特点是克服了方法一的不足,而且又有效地解决刚柔过渡的问题。方法三是具有方法一和方法二的优点,b 值应根据实际情况经计算而定,一般不小于 8cm。第四种方法是预留反向坡度,即搭板与桥台连接处标高一致,而与路面连接端则高于设计标高,形成一个预留的反向坡,坡度大小根据路桥之间的沉降差而定,此法的关键在于考虑路线纵断面平顺的前提下,确定沉降差和预留反向坡度。

搭板的近台端置于桥台上,为了防止搭板沿纵向滑移,造成桥头处凹陷,通常在搭板与台背之间布设竖直锚栓和水平拉杆,一般采用书 22 钢筋,间距 75~80cm。前者有时易造成搭板或牛腿被拉裂而破坏,后者与限制位移的方向一致,故效果较好。

搭板近台端的下面,常铺设油毡垫层,厚度约为 1~2cm。若采 用 板 式 橡 胶 支 座 时 , 其 规 格 可 选 用150mmx150mm×(21~38)mm,支座间距取 80cm左右。

为了防止搭板因转动对路面及结构造成损伤,宜将搭板近台端的上缘和牛腿的上边缘设计成倒角。填缝在搭板与桥台的连接处,为了防止雨水渗入,可在接缝间塞人填缝材料,例如玻璃纤维类的物质、油浸甘蔗板或沥青麻絮等,然后再灌进较稀的沥青。

在施工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的施工情况来选择不同的地基,有效的处理地基能够将公路的承载能力进一步的提高到新的水平,还可以改善地基原本就具有的一些优良性能,最大程度上缩小了路段和桥台之间发生的沉降差异,减少了由于沉降而出现的公路变形,防止出现错台的情况。

在修筑高速公路堤遇到非常厚的软土层地基时,由于需要填入必要的填充材料,很容易导致软土层地基发生侧向挤动的现象,增大了对基桩的压力,甚至会让桥台出现不正常的转动,甚至会在水平方向上发生位移。以上状况都会严重损坏到支座以及伸缩缝,如果情况非常严重还会造成桥台以及桥面的断裂。所以,为了有效的防止桥台出现非正常的位移,必须要采取正确的措施提高地基的刚度,减轻回填材料,除此之外还可以利用基桩对地基产生的侧向流动来防止桥台的不正常位移。

在实际修筑过程中如果遇到了沟壑地段,那么就可以利用该地段土壤之间孔隙大、含水量多的特点,跟粘土层之间进行换土作业,而粘性土层一般具有较大的强度,含有丰富的有机物质。在确定换土的具体深度时,可以按照软层的具体厚度来进行。对于一般性质的粘土层来说,在挖开之后就可以直接开始翻晒作业。如果填土高度小于 4 m,那0. 6 m 就可以确定为最佳深度; 如果填土高度大于 4 m 甚至大出很多时,可以将深度开挖到 1 m 以上,持续开挖翻晒粘土达到相关的要求以及规定之后,按照土层的含水量来作为控制粘土的标准,就可以开始回填密实作业。

处理好桥背软弱地基,是控制桥头跳车的重要措施。对软基目前有换土、粉喷桩、超载预压、减少附加应力、排水固结、深层揽拌和高压喷射注浆、振动碎石桩等处理方法,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用,以改善地基性能,提高承载力,减少沉降,缩小桥台与路堤的沉降差,避免错台。修建在软土地基上的桥台通常采用桩基础。如果在相当厚的软土层修筑高路堤,则软土会因同填材料的质量而向侧向挤动并对基桩施加很大的力,使桥台发生水平位移或转动。这将损坏支座、伸缩缝,有时还会损坏桥面和桥台。为了避免不正常的位移的出现,必须减轻回填材料,增强地基土,或用基桩,以达到抵抗侧向流动的强度。

此外在桥头采用桩板法、轻质填料、连接箱式桥台、支撑连续板等措施可有效地减少路基的沉降。

桥梁引道路堤的沉降由地基沉降、路基本体压缩变形和路面压缩变形三部分组成,其中路面压缩变形很小,可以忽略不计。按时间上,路堤的沉降又可分为瞬时沉降、同结沉降和次同结沉降,其中影响桥头跳车的主要是固结沉降和次固结沉降。台后填筑的材料和质量极大地影响路堤的沉降,如轻型材料可以减少原地基沉降和路堤下部土体的压缩变形,压实后的材料可以提高压缩模量及动荷载反复作用下产生的竖向累积变形等。因此,需认真组织台背材料的选取及填筑。

在桥台后 5~10m 范围内应填筑工程性质良好的填料。由于路桥过渡段属于刚柔过渡段,因此填料的刚度应介于路基材料的刚度与桥台材料的刚度之间。

土工合成材料加固台背路基可以有效地控制填土荷载作用下的变形和自然沉降,尤其是不均匀沉降。这是由于土工合成材料可以增强土体本身颗粒间以及土颗粒与土工合成材料接触面间的摩擦咬合作用,使土体部分应力得到扩散和转移,从而使土体的垂直应力和水平应力明显降低,土体剪应力明显提高,土体承载能力和抗变形能力、抗裂能力因此得到明显的提高。但地基为软基时,应先予以加同处理。

路桥过渡段桥台和引道路堤之间经常会产生差异沉降,较小的差异沉降就会导致桥头跳车使得行车不舒适,甚至影响行车安全。以上的探讨是很有必要的。

结语:总而言之,高速公路和桥梁之间的过渡路段上,很容易出现路面以及路基的沉降差异,这样就会造成车辆跳头问题,而且还会降低行车安全性,所以需要在施工过程中采取各种有效的施工方式从根本上避免过渡路段出现沉降差异,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刘菀茹. 路桥过渡段的差异沉降分析及处理措施[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 18) : 98 -99.

[2]王万文. 路桥过渡段路基沉降控制对策分析[J]. 科技资讯,2010,( 9) : 121 - 122.

上一篇:浅谈如何加强机关单位汽车技术管理工作 下一篇:混凝土框架结构填充外墙渗漏原因分析及防治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