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地质测量工作 确保煤矿安全生产

时间:2022-06-07 06:24:17

做好地质测量工作 确保煤矿安全生产

摘要:测量是矿山的眼睛,严格地质测量工作能减少煤矿安全隐患,促进煤矿生产的健康发展。文中对地质测量工作的重要性进行分析,阐述如何做好地质测量工作的几个方面,最后根据个人工作经验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地质测量;煤矿;安全生产

引言

地质测量的任务就是测量地质图,换句话说就是将各种地质现象客观的反应在相应的平面图或剖面图上,然后我们通过地质图来了解或掌握所研究区内的地层、构造、岩石、矿产等地质特征。地质测量为普查找矿、水文及工程地质、地震地质等提供重要的基础地质资料,可见它是地质勘探和矿山采掘的一双眼睛。

1. 地质测量工作的重要性

1.1地质测量工作是保证安全生产第一步工作

矿井地质测量工作是煤矿生产、建设开发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地质工作程度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煤矿安全生产和科学发展。2001年9月15日,我县一煤矿因技术部门提供的地质测量资料不准确,在采掘作业过程中,提前掘露老空区,发生水灾事故,造成15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达87万元;2005年4月11日,我县一煤矿由于无准确的煤层和瓦斯地质资料,掘进过程中煤与瓦斯突出(瓦斯燃烧时间长达17小时),造成4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达59万元;2009年6月22日,一煤矿在掘进过断层时,由于对岩层稳定性分析不足,措施不力,发生顶板事故,造成三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达216万元。在煤矿发生的冒顶、瓦斯爆炸、突水等恶性事故中,与岩层稳定性分析不足、水文地质情况不清、瓦斯地质情况不明等原因有很大关系。准确掌握地质资料是开展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煤矿开挖时,岩石及周围植被的天然平衡状态会被破坏,煤矿内各台阶能否保持稳定,是露天煤矿能否安全、正常生产的核心。如某煤矿设计采出能力为350万吨/年,虽每年都在采出要求范围内,但煤仅仅开采半年就发生了透水事故。幸亏发现的及时,没有照成人员伤亡。但不幸的是2008年冬天,该煤矿煤矿突然发生坍塌事故,整个西区0.7km的工作帮全部滑落,10万平方米的面积塌陷,塌陷体积约400万立方米致使正在井下作业的46名矿工全部被困。给生产带来了巨大困难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分析原因是没有做好地质测量工作,忽略了对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和周边环境等做全面了解。工程地质测量没能保质保量的做好,就自然而然的造成了建设设计阶段的考虑不周,最终难免发生安全事故。可见做好地质测量工作是保证安全生产,取得丰厚经济效益的第一步。

1.2地质测量工作是实现设计目标的有力保证

测量是矿山的眼睛。准确无误的测量工作,是保证采掘生产按照预定的设计目标顺利推进的前提。内容全面的矿图,巷道关系清楚,能够有效地保证生产过程中不会发生透巷事故,有利于防止水害和瓦斯事故的发生;详细计算的成果资料能够有效的保证采区开切位置和巷道贯通的精度。及时准确的中腰线标定,能够有效的促进工程质量,保证正规循环、加快生产进度。保证了工程质量和速度,就能保证采掘接续,保证了采掘接续就能提高经济效益。

严格的停采停掘和其它测量制度能减少安全隐患,促进煤矿生产的健康发展。但如果忽视测量工作的技术指导和业务监督,缺乏严格的制度和很不及时的中腰线标定,就根本不可能实现设计目标。这种现象虽然在我矿没有发生,但在其它矿井不是没有先例,务必引起重视。

2.做好地质测量工作几个方面

2.1地质测量的准备工作

地质测量的准备工作有以下几方面,一是收集和阅读有关资料。首先收集整理各类测绘资料,施工作业前研究成果资料和原始资料,对各种专题性的研究成果、物化探成果、矿床和矿点等有关资料进行分析,同时还要对矿床、矿点等进行实地考察,以便在地质测量时做到有的放矢。二是解释卫片、航片编制各种图件。结合实际工作,根据实际地质材料图,标出全部基岩露头地点,编制出地质和工程地质略图等。三是编写设计书。设计书包括自然地理与经济地理概况、地质和矿产概况、目的和任务等方面。

2.2地质测绘的野外实测工作

在开展野外工作时,为了全面了解被测区内的地理、地貌和地质构造轮廓,为了使野外实测剖面准确、统一,须对被测区进行踏勘调查。在踏勘时还要有目的的了解区内交通、供应、经济、气候和地质概况。有代表行的选择几条横贯全区的观测路线,作为该区的采样点对其地层剖面进行轮廓性地质了解。总之,要全面了解矿床、矿点的地貌、地质条件,搜集有关资料,就必须对必要的测区内外地质进行概略观察和检查。

根据笔者多年的地质测量工作经验,要想取得好的测量效果就要循着一定的观察线路进行。地质测量规范还要求选好的地质观测路线按一定间距布满全区,按照地质构造的复杂程度确定出路线间距,通过穿越地层走向确定出路线方向。为确保地质图质量,在观测线路确定后,首先要选取地质观测点,地质点要准确定在地形图上,然后按照地质体分界线的实际出露情况,与相邻路线相应点的延伸线相连,连线方向要根据地质体的产状与地形的相互关系而定。在测量地质观测路线上,要随时记录地质情况,并划分出地层单位和相带分界线、断层面的出露线以及岩体矿体等。野外地质图是在地质调查的野外工作阶段,根据实地观察研究所测绘的原始地质图件,它是地质调查工作野外阶段的主要成果。它给出的内容比较详尽,只要在此基础上,根据实验鉴定资料稍加补充、修改和综合取舍,便可编绘出正规的地质图。

2.3地质测量成果的整理和编写

1)地质测量成果的整理。为了对地质测量成果进行有效地整理,以便能够迅速、准确地为各项工程建设提供准确的资料,保证其成图成果的质量达到规定的要求。阶段性的成果整理很重要,在成果整理阶段,需要认真研究和整理所取得的资料。

首先,要依据野外收集到的原始资料,完成实际材料图,再根据原始记录核对标本,通过核对后的标本对地层和岩石进行补充。其次,清绘地质图,要将图面认真仔细地整饰,对一些出露不好地段推测的地质界线要用断线画出。图面上的界限、符号、数据都要清绘得整洁、美观、匀称。在清绘地质图的基础上,对成果图件按照规定图例色谱上色、编制、整饰、成图。

2)地质测量成果的编写。地质测量成果所要阐述的主要内容有:一是工作区的地理位置和行政区划,图幅编号、名称、范围和总面积;自然地理特征,山川形式,地形的特征,山岭及河谷的绝对标高和相对标高,露头情况,植被覆盖程度,气候特征等;工作区的经济和交通概况,工业、农业的发展情况,人口密度,资源开发及交通路线等;工作区所处大地构造位置,地质构造的最主要特征,以往地质研究的历史及研究程度及评价。二是概述测区地层发育情况,所有地层时代,主要岩性特征,古生物化石的概貌等,然后应根据地层时代的新老关系,由老至新详细叙述地层各组、段的分布特征,出露情况,岩性特征,所含化石的种属,时代划分及其依据,接触关系和厚度等。三是描述区内出露的各个岩体的特征,包括岩体出露的位置、规模,所处的构造部位,岩体的形状,与围岩的接触关系,三度空间的产状特征,岩体内的分相情况,岩石类型及名称,岩体内外接触带的蚀变特征等。然后要叙述岩石的物质组成,包括岩石的矿物成分和化学成分、岩石的结构和构造特征、岩石所经受变化及改造等,并对岩石类型、形成时代、与围岩的关系、含矿性等进行说明。

地质测量都必须从井下原始实测记录开始,到整理成技术成果台帐和卡片,再到绘制成各种图件的全部过程的每个环节都严格执行标准化的要求。也就是说每项具体工作(包括测量、地质、水文地质、储量管理的各种记录、台帐和卡片;各种测量矿图和地质矿图,各种平面图、剖面图、柱状图以及仪器的保管和使用等)都必须一步到位。良好的习惯和严格的管理办法促进和推动了地测标准化工作的发展。

3.个人建议

(1)加强制度建设,以完善的制度为保障,严格落实有关地质测量工作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制,进而推动地质测量工作的良性发展。

(2)地质测量工作是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眼睛,有关矿井采掘活动方面的很大部份决策信息来源于地质测量技术基础管理工作,生产决策、指挥人员应强化地质测量技术工作管理。

(3)地质测量工作与其它生产采掘、通风、机电运输工作应纳入同等标准管理。在制定采、掘、通风、瓦斯工程计划的同时制定地质测量工作计划,对工作质量和工作计划完成情况进行考核。

(4)地质测量工作人员要充分认识到所从事工作对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积极主动学习煤矿采、掘、机运、通风方面的生产技术知识,把地质测量工作与煤矿各项生产管理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地质测量基础工作的作用。

(5)充分利用新技术、新设备,提高工作效率。领导干部要高度重视地质测量工作,加大对地质测量工作的资金投入,完善全矿井的地测临控系统。

参考文献:

[1]刘延伯主编.工程测量[M].中南矿冶学院, 1984.

[2]黄成勇.谈谈地形测量的监理[J].岩土工程技术, 1997,(3).

[3]阜新矿业学院,中国矿业学院,焦作矿业学院合编.矿区控制测量[M]. 1981.

[4]云南煤矿安全监察局,云南煤矿事故分析与案例汇编(2001年--2005年).2007.

上一篇:《机械基础》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探究 下一篇:工程施工技术管理重要性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