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涨船不高”

时间:2022-06-07 06:12:43

前段时间,《中国经济周刊》报道,内蒙古GDP含金量排在全国末位。我们认为,我区是低起点上的高增长,应该说连续多年的高速增长为快速赶上先进地区和为今后继续保持快速发展势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城乡居民收入慢于经济增长速度,是有我区经济发展的必然性。目前我区人均GDP已经超过3000美元,经济社会结构将发生重大转型与变化。因此,认真分析近年来全国各省市区城乡居民全年家庭收入来源的构成变化有助于进一步改善我区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

一、城镇居民收入结构变化分析

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总收入包括:工薪收人、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

总体来看,2002-2008年全国各地区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总收入都呈逐年增长的态势,上海市连续7年排名第1(北京市第2、浙江省第3),并大幅领先于全国平均水平。我区连续7年呈上升趋势,但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分别位列第28位、21位、16位、16位、14位、13位、12位。对比上海市,7年的绝对值差距在逐年扩大,对比全国平均水平,7年的绝对值差距无显著变化。

(一)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工薪收入

2002-2008年全国各地区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工薪收入绝对值上海市连续5年排名第1(2002年广东省第1、2006年北京市第1),并大幅领先于全国平均水平。我区连续7年呈上升趋势,但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分别位列第22位、18位、18位、14位、12位、11位、12位。从工薪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看,2002―2008年我区从71.79%降至67.68%,全国平均水平从70.19%降至66.20%,上海市从62.34%升至73,23%。

(二)城镇居民家庭人均经营净收入

2002-2008年全国各地区城镇居民家庭人均经营净收入绝对值浙江省连续7年排名第1,我区连续7年呈上升趋势,且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分别位列第3位、4位、3位、7位、8位、7位、7位。从经营净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看,2002-2008年。我区从8.29%升至10.24%,全国平均水平从4.06%升至8.52%,浙江省从6.00%升至12.66%。

(三)城镇居民家庭人均财产性收入

2002-2008年全国各地区城镇居民家庭人均财产性收入绝对值浙江省连续6年排名第1(2002年广东省第1),并大幅领先于全国平均水平,我区连续7年呈上升趋势,但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分别位列第26位、21位、20位、13位、13位、11位、10位。从财产性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看,2002―2008年我区从0.80%升至2.14%,全国平均水平从1.25%升至2.27%,浙江省从1.59%升至5.30%。

(四)城镇居民家庭人均转移性收入

2002-2008年全国各地区城镇居民家庭人均转移性收入绝对值北京市连续5年排名第1(2002、2003年上海市第1),并大幅领先于全国平均水平。我区连续7年呈上升趋势,但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分别位列第30位、28位、25位、27位、27位、28位、26位。从转移性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看,2002―2008年,我区从19.11%升至19.95%,全国平均水平从24.50%降至23.02%,北京市从28.91%降至27.85%。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上海市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工薪收入7年间占总收入的比重提高了10.89%,显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这得益于上海市在保障工资增长方面保持了一贯的政策,如1994年企业职工最低工资规定,1996年企业工资增长指导价位,1997年劳动力市场职位工资指导价位,2005年公布毕业生工资指导价位等,这些政策和办法的制定为上海市城镇居民工薪水平的提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浙江省城镇居民家庭人均经营净收入7年间占总收入的比重提高了6.66%,并显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浙江省是个体私营经济比较发达的省份,城镇居民从事经营活动的较多。特别是企事业单位的分流人员,相当一部分转而从事个体经营,经营收人较高成为浙江的一大特色。城镇居民家庭人均财产性收入7年间占总收入的比重提高了3.71%,并显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主要原因是近些年随着股市和房地产市场的迅速发展。股息红利、房地产投资及出租房屋收入成为浙江省众多城镇居民家庭获得财产性收人的主要途径。

北京市城镇居民家庭人均转移性收入7年间占总收入的比重虽然降低了1.06%,但仍显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养老金、离退休金标准的提高及社会救济收入的大幅增长是拉动北京市城镇居民转移性收入快速增长的主要因素。

2002-2008年,我区经济增长明显快于城镇居民收入水平的增长。7年间我区GDP年均增长率为18.65%,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总收入年均增长率为10.41%(按不变价计算),两者差距扩大到8.24个百分点。其中,工薪收入一直是我区城镇居民家庭主要收入来源,尽管与全国平均水平还有差距,但这差距已从2002年占全国平均水平的20.69%缩减至2008年的8.98%:财产性收入和经营性收入增长较快,但是占总收入的比重依然较小,其中房租收入约占财产性收入的4成以上。转移性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基本保持稳定,虽然绝对值在7年间有了大幅提升,但仍显著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08年我区城镇居民家庭人均转移性收入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77.16%。

二、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结构及变化分析

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包括: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纯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

总体来看,2002-2008年全国各地区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都呈逐年增长的态势,上海市连续7年排名第1,我区连续7年呈上升趋势。但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分别位列第22位、18位、17位、17位、16位、15位、15位。对比上海市。7年的绝对值差距在逐年扩大。对比全国平均水平,7年的绝对值差距则逐年缩小。

(一)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工资性收入

2002-2008年全国各地区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工资性收人绝对值上海市连续7年排名第1,并大幅领先于全国平均水平,我区连续7年呈上升趋势,但都大幅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分别位列第27位、28位、29位、27位、27位、25位、28位。从工资性收入占纯收入的比重看,2002-2008年,我区从15.34%升至17.32%,全国平均水平从33.94%升至38.94%,上海市从79.06%降至70.88%。

(二)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经营纯收入

2002-2008年全国各地区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经营纯收入绝对值浙江省连续7年排名第1,我区连续7年呈上升趋势,且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分别位列第10位、9位、9位、8位、8位、7位、4位。从家庭经营纯收入占纯收入的

比重看,2002-2008年我区从81.23%降至69.11%,全国平均水平从60.05%降至51.16%,浙江省从42.01%降至40.65%。

(三)农村居民家庭人均财产性收入

2002-2008年全国各地区农村居民家庭人均财产性收入绝对值北京市连续7年排名第1,并大幅领先于全国平均水平,7年来涨幅不大,且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分别位列第26位、17位、17位、15位、15位、15位、18位。从财产性收入占纯收入的比重看,2002-2008年我区从0.99%升至2.47%,全国平均水平从2.05%升至3.11%,北京市从6.32%升至10.72%。

(四)农村居民家庭人均转移性收入

2002-2008年全国各地区农村居民家庭人均转移性收入绝对值上海市连续5年排名第1(2002、2003年北京市第1),并大幅领先于全国平均水平,我区连续7年呈上升趋势,并从2004年开始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分别位列第29位、27位、13位、10位、7位、6位、5位。从转移性收入占纯收入的比重看,2002~2008年我区从2.45%升至11.10%,全国平均水平从3.97%升至6.79%,上海市从5.33%升至15.48%。

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工资性收入是上海市农村居民收入的主要来源,是收入增长的核心因素,但由于转移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逐步成为居民增收的重要来源,导致工资性收入增量贡献呈下降走势,7年间占纯收入的比重降低了8.18%,但绝对值仍显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这是与上海市的经济发展程度相关的,据上海市第二次经济普查,2008年末,上海市第二产业单位数10.4万个,第三产业单位数31.3万个,为上海市提供了大量的工作岗位,确保了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工资性收入稳定增长。

浙江省在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经营纯收入方面占据优势,这些优势来自于种植业、林业、牧业和渔业,家庭经营的二、三产业收入的快速增长。

北京市农村居民家庭人均财产性收入7年间占总收入的比重提高了4.40%,并显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这是由于近些年北京城市建设的范围不断扩展,城郊农民的房产收益不断提高,拉动居民住户家庭财产性收入持续上涨,股息红利、房地产投资、出租房屋、土地征用补偿和转让承包土地经营权收入成为北京市众多农村居民家庭获得财产性收入的主要途径。

上海市农村居民家庭人均转移性收入7年间占总收入的比重提高了10.15%,在四大收入来源中增幅最高。这是因为前些年上海市深入推进农村改革,相继出台提高“镇保”、“农保”、“养老金”和农村“低保”标准等各项政策,加强农村社会保障力度,使农民的转移性收入较快增长。

2002-2008年,我区经济增长明显快于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增长,7年间我区GDP年均增长率为18.65%,而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总收入年均增长率为8.12%(按不变价计算),两者差距扩大到10.53个百分点。其中。工资性收入比重偏小,但其占纯收入的比重呈现稳步上升的趋势:经营性收入还是我区农牧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但其占纯收入的比重在逐年下降,这是由于其它三项收入的增速较快而导致,转移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占纯收入的比重有了大幅提升,这主要是因为随着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逐步完善,政府加大了转移支付的力度,使转移性收入成为农牧民收入稳定增长的重要来源,但比较而言,仍明显低于城镇水平。

三、政策建议

(一)努力扩大就业,激励群众创业

大力发展农畜产品加工、轻纺、餐饮等劳动密集型产业,保持就业增长。逐步完善相关政策法规,进一步健全服务体系,鼓励劳动密集型企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高度重视中小企业发展,在发展大企业、大集团的同时,培育发展配套中小企业,促进产业集群的形成。加大改革力度,进一步清除体制,认真贯彻落实促进服务业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优化服务业发展环境。鼓励下岗、无业人员自谋职业和创业,为私营个体经济创造低门槛、宽领域、非歧视、高质量的发展环境。鼓励开发公益性岗位和社区就业岗位,安置就业困难人员,逐步实现无“零就业”家庭。支持并规范发展就业中介组织。帮助新转为城镇居民的农牧民和下岗职工提高就业能力,

(二)建立科学合理的工资增长机制

把增加城镇居民收入的主要着力点放在提高企业职工工资水平上,形成内生的企业工资增长机制。完善经营者年薪制考核办法,调整工效挂钩基数和比例,扩大工效挂钩企业面,并在税收政策上适当倾斜,鼓励和引导企业经营者增加职工工资。落实工资集体协商办法。尽快解决企业历史拖欠职IT资问题,建立健全工资支付监控制度和工资支付诚信制度,全面建立建筑行业农民工工资保障金制度。随着经济发展和财政收入的提高,在兑现国家增资政策的基础上,逐年增加地方性津贴和补贴,不断提高行政事业单位职工和离退休人员收入水平。同时。适时提高城镇职工最低工资标准和离退休职工的离退休金标准。

(三)加快发展个体私营经济

充分发挥政策引导作用,确保鼓励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落到实处。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实行“一站式”服务、“一条龙”审批、“一卡制”收费。加快费改税步伐,逐步减少行政事业性收费。认真落实自治区《关于贯彻国务院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的有关规定,提高个体工商户营业税起征点,并随经济发展情况继续提高。

(四)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不断加大社会保障支出规模,特别是提高低收入居民的最低生活保障水平。争取国家养老保险试点。加大监管力度,将企业是否足额缴纳养老金纳人工效挂钩和企业工资审核内容。多渠道筹措养老资金,可采用国有资产变现划拨、国有股减持、国有土地使用权转让等方法进行筹集。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积极开展企业补充养老保险。扩大社会保险的覆盖范围,重点覆盖混合所有制、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从业人员和灵活就业人员。

(五)全面加快农牧业人口转移

取消农牧业人口进入城镇的户籍限制,取消针对进城人口的所有管理性收费,全面降低农牧业人口务工经商成本。落实好新人户农牧民优先购买经济适用住房的优惠政策,为进入城镇的农牧民创造安居条件。优化中小学布局,保障进城务工经商农牧民子女在公立学校就等入学。

(六)加大财政转移力度

在积极推进农牧业产业化进程的基础上,着力提高农牧民收入。首先,要保证社会保障资金的来源,巩固农村牧区税费改革成果,加大乡镇改革力度,降低农村牧区行政成本,进一步清理和取消对农牧民进城就业的歧视性规定。其次,要建立科学合理的社会保障线动态调整机制,切实保障农村牧区贫困人口的基本生活。第三,要深化集体土地制度改革,让农牧民长期享有土地和集体资产的收益分配,建立完善农牧民稳定增收的长效机制。

(七)增加农贷资金投入。协调农牧民项目发展资金

从我区农牧业的发展情况看,由于目前乡村债务负担沉重、集体经济积累太少,因此在严格监管、有效防范金融风险的前提下,提高小额贷款的发放力度是农牧民获取启动资金的主要手段。应不断拓宽融资渠道,从以下几方面协调农牧民项目发展资金:一是鼓励有条件的龙头企业或经济合作组织,采取赊欠、预支、担保等形式为农牧民创业提供资金支持。二是由政府公共财政、基金组织、社会团体提供资金,设立农牧民致富专项基金,解决特殊项目、特殊群体增收致富的资金问题。三是积极探讨新形势下农村牧区民办银行的发展,不断激活农村牧区资本市场。解决资金短缺问题。

(八)扶持龙头企业,壮大县域经济

龙头企业是壮大县域经济的主要驱动力,着眼扶持龙头企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是壮大县域经济促进农牧民持续增收的必由之路。在这方面,应抓好以下几项工作:一要通过招商引资、扶持民营经济的模式培育壮大龙头企业队伍,加快农牧业产业化进程,建立一批产业基地,增强产业带户功能,促进农牧业增效和农牧民增收。二要拓宽农牧产品市场,按主要农牧产品的产地、集散地、中心城镇,培育并形成布局合理、交易有序的批发市场、直销市场、零售市场和生产资料市场,加强流通体系建设,实现货畅其流。三要加快小城镇建设,促进城镇产业集聚、人口集聚。靠工业拉动,靠农产品流通市场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吸纳、承载、转移农村牧区富余劳动力,让城镇成为农牧民务工经商的平台和增收致富的重要区域。

(九)全面降低农牧民生产生活成本

在集中转移的基础上,加强农村牧区规划建设,改善农村牧区通水、通路、通电和通信基础设施条件,缩短农牧业及农牧民与市场的距离。打破农资供销行业垄断,鼓励多元主体参与农村牧区流通,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严格控制农牧业生产资料价格过快上涨。

(作者单位:内蒙古发展研究中心)

上一篇:内蒙古城市化进程中服务业面临的问题 下一篇:创造条件开放我国的汽车金融服务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