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作为教师的人”与“作为人的教师”

时间:2022-06-07 05:58:44

论“作为教师的人”与“作为人的教师”

随着时代的发展,基于工具理性形成的传统教师角色不断受到批判与解构。教师不再是毫无争议的社会代言人,不再是无可替代的知识传递者,亦不再是至高无上的知识权威,而是学生“平等中的首席”。教师一方面要从高高在上的“君主”般的支配地位走下来,成为学生的益友;另一方面还要在与学生“打成一片”的局面中保持“首席”的智慧与魅力,成为学生真正的良师。“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无疑也是太阳底下最复杂的职业之一。教师究竟是怎样的职业?教师又是怎样的人?教师承担着怎样的社会角色?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何去何从?综观我国学者对教师角色的研究,大体有两种倾向:其一是强调教师职业的特殊性与专业性,强调教师是有别于一般人的专业人,是“作为教师的人”;其二是强调教师作为人的本质属性,认为教师首先是“人”,不能以“人之为师的特性掩盖了师之为人的本质属性”[1]。这种观点体现了对教师职业的人性关怀。这两种视角为教师自身的成长及如何客观公正地看待教师提供了帮助,但同时又都有一定的局限性。

一、教师只是“作为教师的人”吗

关注教师是“作为教师的人”这种观点是在强调教师“人之为师”的专业性。国内多数学者在研究教师时都会将教师的专业性纳入到研究的视野之中,并且对教师的专业素质提出要求与标准。如有学者认为,作为21世纪的教师,除了应具备专业精神、师德素质和业务素质等基本素质外,还应具备教育家的意识,创新精神和改革意识,教育科学研究的意识和能力,健康的心理素质,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技能和法律意识。[2]

强调教师是“作为教师的人”有其必要性,因为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我国教师的专业性并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首先,从历史角度看,我国教师的角色经历了古代官学中的官师、私学中的塾师、书院中的“山主”或“洞主”,近代学校中的“教员”,以及至今的“教师”。在这一历史传统中,教师角色的专业性始终强调不够。其次,人们对教师职业存有错误认识。很多人认为教师的工作就是“教知识,看孩子”,无视教师除了传授知识之外,更重要的是促成人的全面健康发展――使学生不仅学会知识,并且使学生成长为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精神风貌的全面发展的人。这些教师职业的隐性的、延迟的功能常常为人们所忽视。再次,教师队伍建设存在一些问题。我国教师资格认证制度始于1995年,尚不完善。近年来,社会转型期失范的价值观的冲击及教师待遇不高等问题,使得不少教师产生职业倦怠感,个别教师的失范行为使得人们对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出质疑。鉴于多种原因,加强教师专业化发展是必要的。

然而,单一强调教师是“作为教师的人”有将教师“工具化”之嫌,将教师的职业特殊性凌驾于师之为“人”的本性之上,在失落了对教师应有的人文关怀的同时,也会不可避免地导致教育观念的异化。“自教师成为一种社会职业产生以来,教师的生存方式似乎已逐渐定性:教师为教育而生、为教育而存在,教师栖居于学校的教育现场,他们的全部生存意义指向学生的发展以及促进社会的进步。”[3]这样的教师在社会的视野里已经纯然是一种工具了――劳动力再生产的工具、社会关系再生产的工具。这会导致一些弊端。第一,既然是工具,那么效率就是第一位的,于是教师就不得不迫于社会这只无形却有力的大手,采取各种“高压式”的、“填鸭式”的等不利于学生健康全面发展但有利于学生快速掌握大量知识的方法与手段,迫使学生成为了盛装知识的容器。第二,既然是工具,那么还谈什么情感与需求呢?于是,作为教师,人之本性的喜怒哀乐与需求便淡出了社会的视野,甚至有些地区教师的基本生活需求都无法得到保障。这些严重地挫伤了教师的专业积极性。如果教师是不幸福的,他又如何能够热情洋溢地为学生创造幸福呢?

二、教师只是“作为人的教师”吗

相对于“作为教师的人”的提法,将教师首先看做是“作为人的教师”更多地关注教师的“能为”,客观地看待教师做为“人”的本质属性。人的本质有两种含义,“一是指人的类本质,即人类区别于其他物质存在的本质;二是指个人的本质,即人区别与其他人的本质”[4]。这里所说的“人的本质”指的是人的类本质。毫无疑问,即便是学富五车、教学经验丰富、教育信念崇高、教育理想坚定的“精英教师”也决然摆脱不了他们作为人的“类本质”。正如有学者针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有把教师当‘神’看的倾向;现代社会的价值观有把教师当‘完人’看的倾向;教师的管理者有把教师当‘超人’看的倾向”,认为“首先,要把教师当人来认识,当人来尊重,不可用‘人之为师’的特殊性来替代‘师之为人’的本质属性”。[5]

关注“作为人的教师”,就是要把教师当做活生生的、完整的人来看待。第一,教师是既有精神追求,也有物质追求的人。物质需求是教师为“人”的最根本的需求。所以,在要求教师提高自身素质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的时候,社会也不应对教师的物质需求置若罔闻。第二,教师是在实现社会价值的同时也在追求实现自我价值的人。他们既是规范价值取向的代表者,同时也需要有独立的思想与自主的权力,需要有自我发展的空间。第三,教师是既有优点又有不足的人。教师作为多知者、先知者以及具有良好道德操守的人往往成为学生乃至社会的楷模,但同时,由于“人自身的复杂性和社会的复杂性,就使得人在认识上具有局限性,尤其是个体在有限的生命时间里不可能穷尽人生的奥秘,不可能认识和把握人之生存的物质世界、精神世界的全部规律,不可能把握社会变化的全部规律,因而也就决定人有缺陷不足”[6]。

重要的是,将教师作为“人”来看待,并不意味着抹杀教师的职业特殊性。它更多的是在为学生、家长、社会评价教师树立一个更加客观的标杆――不可将教师当做“神人”“完人”“超人”来要求和对待,这是对教师角色错误定位的匡正与纠偏,并不代表教师自身因此可以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不能成为教师专业素养退化的“挡箭牌”。

三、教师角色追求――“人”“师”合一

教师职业具有特殊性,决定了教师不同于工厂的工人――走进车间,他们是对冰冷无情的生产资料进行加工和改造的技术工人,而走出车间可以回到另一个完全不同的“我”。教师――以“教书育人”为天职的人,他们的工作不仅仅是“教书”,更重要的是“育人”。学生从教师身上不仅习得知识,同时也是透过教师的言行观察成人的世界,并且通过模仿教师的举止来塑造自我。在孩子的心目中,家长是第一任教师,但教师才是最权威的教师。学生,尤其是中小学生具有极强的向师性,那么,能想象一个在教室内是道貌岸然的师者,在教室外却是随心所欲之徒的人,会带给学生怎样的影响吗?能不担心这样的人在课堂上总会有“狐狸尾巴露出来”的时候吗?即便很多教师并非如此不堪,但在心中认为“教师”不过是一种临时的角色的教师却不在少数,这样的教师能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吗?正是由于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作为教师的人”与“作为人的教师”需要有机的融合。师者,应该是“优秀的人”与“优秀的师”交融的“人师合一”――即课堂上的教师不仅是有专业素养的教师,而且张扬着人性的光辉和生活的气息;课堂下的教师则不止于是一个“普通人”,也应成为堪为人师的典范。这样做的必要性有以下几点。

其一,“师”与“人”的融合,有利于生成富有生命活力的课堂教学。教学不仅是教师完成工作的过程,事实上,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教学工作正是教师生命活动重要的组成部分。如同叶澜先生呼吁,要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要焕发出学生的生命活力,其前提是要焕发出教师的生命活力。如果教师能把“教师”这个身份与“我”融为一体――使真实的“我”具有“师”的高度,使优秀的“师”回归“我”的本真,教师的教学过程便也是张扬自我的过程。这样,课堂才能真正成为教师和学生共同焕发生命活力的地方,而不是教师与学生的“化妆舞会”。

其二,“师”与“人”的融合,是重要的隐性课程。教师的角色已从“经师”转变为“人师”。当教师走进课堂,他不仅捧着书本、揣着知识,同时也是带着他的人生阅历,带着他在生活中积淀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带着他的个性品质来到学生面前。以上这些都是十分重要的“隐性课程”,对学生进行着悄无声息的耳濡目染。甚至,在学生眼里,教师不经意间的举手投足要比教师精心准备的语言更具有说服力。一个教师如果首先没有作为一个“人”的高尚的品质,那么他一定不会是一个真正的优秀的教师。教师的风范是建立在为“人”的风范基础之上的,而且教师的真正风范恰恰体现在一点一滴的、无意识的自然流露中。

其三,“师”与“人”的融合,有利于消弭课堂与生活之间的距离。知识本来是源于生活和生产实践的,是人类智慧的结晶,蕴涵着生活的温暖与对生命的关怀。然而,在很多中小学课堂上,对于学生来说知识却是冰冷的、机械的、悬空的,原因不止是教师教学经验不足或教学艺术缺乏,在这背后潜藏的更深一层的原因是,教师自己将“教师”仅仅看做是一种外在于“我”的角色,是临时的、特定情境中的角色。那么自然,在教师的眼里,“知识”就仅仅是外在于生活的教学内容,“学生”也仅仅是外在于生活的教学对象,于是课堂就异化为脱离生活的“知识灌输车间”。如果仅仅要求教师转变“知识观”“学生观”,而忽略了教师也应该树立科学的“教师观”,忽略了教师“师”与“我”的融合统一,那么,课堂终究还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工具,而教师自己也沦为传递知识的工具。只有教师将“教师”内化于“我”之中,教师上课才不再是带着面具“虚情假意”的表演,而是从生活中走来的真实的且优秀的“人”的展现。对学生而言,这样的教师是亲切自然的;对教师而言,这样的教学是真实自如的。

总之,教师不仅是“作为教师的人”,也不仅是“作为人的教师”,更应追求以“师”化“我”、以“我”融“师”、“师”“我”合一的融通境界。

参考文献:

[1][5][6]明庆华,程斯辉.论作为“人”的教师[J].课程•教材•教法,2004,(11).

[2]扈中平,李方,张俊洪.现代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3]吴惠青.论教师个体生存方式[J].教育研究,2003,(6).

[4]胡德海.人生与教师修养[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6.

(作者单位:湖北大学教育学院)

上一篇:校长开展行动研究的实践与反思 下一篇: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职业困惑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