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芹:高龄产妇的危与机

时间:2022-06-07 05:41:20

医学界普遍认为,年龄超过35岁的产妇属于高龄产妇,随着年龄增长,她们的生育能力将明显下降。随着二胎生育政策全面放开,唤起了无数家庭对新生命的渴望,其中不乏大龄夫妻萌生了生二胎的想法。姑且抛开孩子出生之后带给家庭的种种压力,另一个现实问题摆在大龄夫妻面前:你还能生吗,如何生?本刊记者专访了山东大学附属生殖医院主任医师高芹。

高龄背后的忧虑与抉择

撰写《北京孕事》的羚子曾经说过,“作为一个70后,我的许多朋友多多少少地纠结于二孩问题,有的是想要而不敢,有的是想要而不得,更多的是,在要不要的纠结中年华渐逝,最终变成一句无奈又坚决的‘算了吧’!”

自从全面放开二胎政策出台之后,高芹的朋友圈沸腾了,她告诉本刊记者:“处在风口浪尖上的应该是70后80初的这批人。70后中最年轻的女性也已36岁了,她们怀孕同时出现糖尿病及妊娠糖尿病、孩子早产或宫内死亡等风险也较高。”

大龄夫妇生孩子是一件风险很大的事情,面临着身体上和心理上的双重考验。高芹向记者介绍,“一般来说,我们认定的最佳女性生育年龄在25岁到30岁之间,甚至更早。到了45岁以上,能够生育的几率就很小了。”

造成妇女不育的原因有很多,除了一般影响不孕的因素外,如排卵障碍、输卵管通而不易等。最重要的原因来自妇女的卵子。女性卵巢功能下降的本质是卵子的质量和数量下降,卵子属无法再生资源。原来,一名妇女在她刚出生的时候,卵巢内的卵子总量便已确定,再也无法更改了。妇女性成熟之后,每个月排出一枚健康卵子等待受孕,如果没遇到便会自行萎缩,并随着经血排出体外,被“浪费”掉。随着年龄的增加,体内卵子库的储备会逐渐减少,若减少至一定程度就进入了绝经状态。在绝经前10年女性的排卵就会出现障碍,再加上环境因素比如导致DNA突变的化学物质等等。这些因素时时刻刻都会作用于卵子库,引发一部分卵子的DNA产生突变,成为“次品”。一旦好卵子被用光了,她也就生不出属于自己的孩子了。

据统计,25岁左右的健康妇女如果有正常的性生活,每个月的怀孕可能性为20%左右,自发流产的比率不到10%。35岁妇女的生育能力则降为25岁时的一半,自发流产的比率也相应地提高到20%。40岁的妇女生育能力比35岁再降一半,自发流产的可能性也会提高到35%左右。而到了45岁,自发流产的比率便会高达50%,此时要顺利地生下一名健康的宝宝,几率是非常低的。

有限的生育时间和无限的可能性

尽管困难重重,不少的高龄夫妻仍然渴望尝试生育二胎。作为两个孩子的母亲,高芹说自己是彻底的主生派。“怀孕的事情谁也做不到指点江山。但是既然有了这个计划,就应该积极地去准备。高龄夫妻应该提前对自己的生育能力作出评估,争取不浪费有限的生育时间。”

高芹向本刊记者举例,她的一名患者今年43岁了,一直在生与不生二胎的问题上纠结徘徊。全面二孩政策还没有出台的时候她就符合政策,但是却一直下不了决心。这位患者的第一个孩子14岁,已经上高中了。孩子成长的疏离让她有心再生一个孩子,但却在许多因素上举棋不定。今年二孩全面放开之后,她突然觉得这是“大势所趋”。于是她找到高芹,目前正在积极治疗中。

“这种情况还是比较幸运。放开二孩就像一列高速行驶的火车,你想搭上这趟列车,要全身而上。像她这样高龄的母亲有生育的愿望,也有实际的障碍,是一只脚上去了,一只脚还在下面。”

好在许多人已经有了这个意识。高芹告诉记者,从这一段时间的咨询量来看,40岁左右的女性越来越多。虽然有羊年这个生育率一贯走低的因素,但是她认为接下来的准生数据将有一个比较大的涨幅。

父亲一方的因素也是至关重要。我们普遍认为男性的生育年龄普遍要比女性长很多年,因此大龄男青年们大都缺乏紧迫感,仿佛生孩子只是女方的事情,和自己没什么关系。但是,来自“基因解码公司”的统计数据显示,父亲生子时的年龄越大,来自父亲的基因突变就越多。相比之下,来自母亲的基因突变是恒定的,不会随着母亲年龄的增加而增加。

总部位于冰岛的“基因解码公司”专门从事基因组测序的商业机构,这方面的技术能力很强。该公司的研究人员测量了78对冰岛夫妻以及他们所生孩子的全部基因组顺序,发现孩子的绝大部分基因突变来自父亲,其数量和父亲的年龄有着直接的关系。

“生育二孩之前,夫妻双方最好进行全身体检和生殖体检,确定各项指标正常后再准备怀孕。备孕半年以上却无法怀孕的,可到医院接受生育能力评估,如卵巢功能等检查,再根据评估结果决定是否进行辅助生殖技术。”高芹总结道,“生孩子也是讲究时机的,作出决定就要积极备孕。生自己的孩子,让别人去说吧。”

上一篇:Israel: A Miracle Hatched by Science and Te... 下一篇:中外合作办学的现实、挑战和未来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