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赫《d小调半音阶幻想曲与赋格》的创作成就

时间:2022-06-07 05:23:16

巴赫《d小调半音阶幻想曲与赋格》的创作成就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1685-1750)是西方巴罗克音乐文化阶段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作为德国作曲家、管风琴大师与古钢琴演奏家的巴赫,研究学者给于他的历史评价,其言辞一般开首就是“博大精深、浩如烟海”八个字。同时还高度评价他的音乐创作理念与创作思想,公认“巴赫的作品都含有一定的哲学伦理的意义,但他的表现形式却不是抽象的、教条的,相反,在他的作品中,哲学伦理思想是和抒情、写景密切结合的。”①他的作品中蕴涵了坚强的意志、崇高的信念和自我牺牲、自我克制和理想化的精神。

J.S.巴赫的音乐创作几乎涉及巴罗克音乐的所有领域(除了歌剧),包括有管风琴曲、古钢琴曲、器乐合奏曲、声乐康塔塔以及弥撒等等。即使在古钢琴曲这一个创作领域,他的古钢琴曲也几乎包括了巴罗克晚期已定型的所有古钢琴的体裁。他确立了键盘协奏曲体裁,并以《平均律钢琴曲集》作为代表体现他的古钢琴音乐复调技巧的无与伦比与丰富深刻的精神内涵。在《戈尔德堡变奏曲》等古钢琴作品中展现有高超的键盘变奏技术。J.S.巴赫通过一生的努力,将古钢琴组曲(如《英国组曲》、《法国组曲》等等)创作推向了艺术顶峰。 J.S.巴赫的《升c小调半音阶幻想曲与赋格〉等类古钢琴作品,鲜明地显示出J.S.巴赫的古钢琴音乐创作同时吸收有他自己的管风琴音乐风格。这里我们将对他的《d小调半音阶幻想曲与赋格》展开专题研究。

(一)创作背景

《d小调半音阶幻想曲与赋格》(BWV903)最初开始写作于1720年,即J.S.巴赫在科登的利奥坡里王子宫中担任宫廷乐长的第三年,此曲最后定稿并出版于1730年(在莱比锡出版)。由此可见,这首作品经过了作者长时间的深思熟虑与修改写作的历程。与他同时期的许多乐队作品一样,《d小调半音阶幻想曲与赋格》显示出了J.S.巴赫成熟时期的的创作特征:浪漫而热情、流畅而华丽、戏剧而又富有哲理,这部作品因此而成为18世纪钢琴音乐作品当中首屈一指的名作。福克尔曾激赞说“这首幻想曲是独一无二的作品,在此之前没有任何作品堪与此曲相提并论”。在他所著的《巴赫生涯与作品》中又提到“或许我们可以在巴赫的这种艺术中,发现从前一直被看成是次一世代的‘狂飙运动’(Sturm und Drang)作风”。

18世纪上半叶,德国的宗教势力还相当大。人们在宗教中寻求精神生活的安慰和寄托,抑制自身的个性情感。J.S.巴赫作为新教徒和为教会创作音乐的人,宗教音乐成为其音乐创作的一部分。由于J.S.巴赫处于中下层社会生活阶层,他接触并能感受到平民大众的疾苦、生存的艰难。他将此反映在自己的音乐创作当中,结合他本人人生的艰难与屈辱、挣扎与奋斗,他的音乐由此而在创作思想和创作精神上远远超越了当时的社会生活时代的局限,也超越了宗教崇拜仪式的局限,体现出了人类音乐思维所能达到的崇高境界,对后来的贝多芬的交响乐创作思想有直接的影响。这种超越还表现在对音乐材料条理化的运用,最典型的表现是在复调音乐中。在他的复调作品中,一方面充满着直接的、自由即兴的、热情如火的情感运动;另一方面,即使在最富于情感戏剧性表现的部分,仍然尽量保持音乐材料的节省。比如,在巴赫的这部d小调《半音阶幻想曲与赋格》中的幻想曲有着十分极端的对比,以即兴的手法展开绚丽的幻想,无拘无束而又在发展中有着戏剧性的逻辑和悲剧性的色彩。第一部分象托卡塔一样的装饰保持着一种奇妙的均衡,它和经过琶音和弦的过渡而引入的第二部分形成对比。三声部的赋格也有同样戏剧性的处理。赋格呈示部的半音性质逐渐发展为复调声部之间更为自由的处理。宽阔和扩展的结尾部用了自由和弦伴奏的主调织体来描绘主题。由曲式自由想像力的托卡塔曲般的“幻想曲”和使用极为严格的对位法作成的“赋格曲”组合而成的,把巴洛克时代的音乐规范――“自由”与规律颇为奇妙地调和在一起,而展现出炉火纯青般的熟练度与热情②。因此,《半音阶幻想曲与赋格》的感情内容可以说是浪漫主义的③,这在当时是十分少见的,有着超越时代的创新精神,预示了浪漫主义的产生。

(二) 创作成就

J.S.巴赫的古钢琴作品《半音阶幻想曲与赋格》的创作成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半音的运用。

在这部作品中,巴赫运用了大量的半音进行。“半音阶幻想曲”中三个八度音域内快速的音阶进行和大量的半音下行(见曲谱),使幻想曲的幻想性风格非常明显,描绘出悲怆的情感色彩。在巴洛克时期运用半音技法并不罕见,但是这样频繁使用半音技法表现悲剧性、戏剧性的乐曲还是不多的。巴赫在“半音阶幻想曲”中采用极富色彩性的半音变化的和声,使得音乐的调性也频繁变化而富有冲击性,这种不稳定的和声布局在巴洛克时期是非常大胆的。此外,巴赫在转调上运用了巴洛克时期罕见的远关系转调手法。

2、音乐会乐曲的性质。

在巴洛克时期,大部分作品都是为教会或宫廷所作,属于室内乐性质。而气势宏大,悲怆激烈、浪漫华丽、即兴性、戏剧性强烈的《半音阶幻想曲与赋格》突破了当时室内乐的局限,具有了大型演奏体裁的性质。林华在《我爱巴赫――巴赫钢琴弹奏导读》书中明确表示,“巴赫不仅预示了音乐会形式的出现,同时也预示了音乐会演奏用的戏剧性幻想曲这种新的钢琴体裁的出现。”④

3、开创了器乐领域中运用宣叙调的成功先例。

《半音阶幻想曲与赋格》曲中的“半音阶幻想曲”部分共有五个速度段落,整体上分为两个大的部分,其中第二大部分为宣叙调。宣叙调本是指歌剧、清唱剧中一种节奏自由的独唱曲体裁,又称“朗诵调”。在器乐曲中运用宣叙调,J.S.巴赫曾在《D大调幻想曲》中做过少量尝试,而在《半音阶幻想曲与赋格》则大胆地长篇地运用。这种器乐宣叙调如同一篇催人泪下的悲怆的诗篇,与华彩乐段形成对比,丰富了作品情感的表现张力。因此,可以说巴赫由此开创了器乐领域中运用宣叙调的成功先例。

4、在平均律的运用方面堪称典范。

J.S.巴赫的d小调《半音阶幻想曲与赋格》(BWV903)创作于1720年。1717年至1723年,J.S.巴赫科登担任宫廷乐长,此阶段他完成了许多重要的器乐作品。如:《勃兰登堡协奏曲》、《半音阶幻想曲与赋格》、《平均律钢琴曲集》(一)、《法国组曲》等。其中家喻户晓的《平均律钢琴曲集》第一集于1722年前后完成。

17世纪末期,德国音乐家魏克麦斯特正式提出要求采用十二平均律,但平均律的普及使用延迟到欧洲的18世纪初。推崇平均律并付诸实践的先驱代表人物就是J.S.巴赫。J.S.巴赫在他的《平均律钢琴曲集》第一集专集当中就分别使用12个大调和12个小调构成24首前奏曲与赋格。虽然该曲集还掺用了当时流行的几种变体的中庸全音律,但是充分开拓了当时键盘音乐上早期使用的平均律效能,充分显示出十二平均律在键盘乐器上的优势。

中庸全音律是欧洲16世纪用于管风琴的一种接近于纯律的调音方法。生律的基础是在五度相生律的基础上,每生律一次都减去“普通音差”的四分之一(5.4音分)。由此产生的音阶非常接近纯律。这种律制的三和弦非常协和,且使得纯律大音阶中的“大全音”和“小全音”得以平均化,故曾在欧洲盛行达上百年。但这种律制当中的因升G音不等于降A音,故此种律制只能在七个大调C、G、D、A、F、bB、bE)和四个小调(a、d、g、c)范围内转调。于是到了17、18世纪,随着音乐中转调的日益频繁与复杂,这种律制逐渐被十二平均律取代。

J.S.巴赫在这首《半音阶幻想曲与赋格》中,因为多次使用12个半音的半音阶,且全曲的使用的调式调性有D大调、c小调与降D大调等。其中降D大调只可能在平均律的键盘上才能谐和地使用(不会出现“狼音”)。所以,我们可以肯定这部与《平均律钢琴曲集》第一集创作时代相同的键盘曲同样也是充分使用平均律的典范之作。古钢琴只有按照十二平均律调律,才能使得古钢琴音乐可以自如地使用所有的大小调,还可充分利用多种离调和转调技法将音乐的主题材料加以戏剧性的展开,由此而极大地拓展了音乐的表现能力。十二平均律在古钢琴上的普及使用和键盘音乐表现力的极大提高,预示了在J.S.巴赫之后的古典音乐的调性布局和键盘乐器的远大前程,从这个意义上而言,此举奠定了现代钢琴技术的基础。

上一篇:中国农民画之美 下一篇:“内视觉”在演唱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