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右任书法鉴赏(三)

时间:2022-06-07 11:09:23

于右任书法鉴赏(三)

三、草书篇

于右任对楷书、行书艺术的探索达到一定高度后,从1931年起与他的弟子们在上海成立了“草书社”,次年更名为“标准草书社”。经过大约五年多时间的整理,初选各种草书约六十余万字,于1936年第一次出版《标准草书千字文》,先后八次修改再版。在对标准草书的研究中,他的草书艺术经历了几个不同的阶段。

1. 成长期

这一时期草书主要以魏碑行楷为基础,参照章草的草书风格,从他1935年所书《赵君次庭墓志铭》及风格相近的条屏 “梅村诗轴”(图1)中可看出这几种风格的并存。同时于右任结识了近代章草大家王世镗,与王的交往和交流使他的书法也发生了一次较大的变化,书法的字形结构及整体章法都不像从前行书期那样张力四射,而转为古朴、温润的形态,但魏体行楷的横平竖直、宽博外拓的影子依然可见。通过观察这一时期的作品,可以看出他在将自己的草书不断完善,并一步步向着他所倡导的标准草书的准则不停地迈进。

2. 成熟期

大约经过十年左右的时间于右任的草书已向他所追求的目标渐渐靠近了。成书于1943年的《无名英烈纪念碑》和风格相近的“定应自信”联(图2)、条屏“日暮”轴(图3)、“愿雪时为”(图4)等几幅作品每字几乎全以草法为之,疏密均匀,字距行距错落有致,线条柔中寓刚,使转圆中带方,笔法自然活泼,结字放中有收,削尽繁华,退尽火气,完全按他所追求的标准草书的法则在运行,将一种静动中和之美表现得那样和谐及随意。可以说这一阶段于右任的草书已完全成熟并且形成自己草书艺术的独特个性。

3. 化境期

上世纪60年代前后于右任的书法又发生了一个质的变化。这时他的人生已经步入最后阶段,同时书法艺术也达到出神入化的非凡境界,一改以往的刚健、宽博、豪迈、大度、率直,而皆“归于平淡”。1959年成书的“居安处变”联以及“自由屏”(图5)、“结庐轴”(图6)等几幅作品与上世纪四五十年代作品的风格有很大的不同,而且是质的变化。从起笔到收笔都难觅早期书法踪迹,圆起圆转圆收,是那么的“平易近人”,很难见到先前的方直、棱角,运笔的节奏和缓自然,宁静恬淡。按照一般的书法常规,这种缓慢丰润以及圆转的行笔很容易使作品出现软弱无力、臃肿肥大的弊病。但于右任以他超凡的“巨手”将常人难以驾驭的笔势,在此变得非常轻松,将书法艺术推向了一种脱俗超凡的境界。正如他晚年在写字歌里所讲的“起笔不停滞,落笔不作势,纯任自然,自迅速、自轻快、自美丽”。(全文完)

(责编:辛友)

上一篇:何海霞笔下的华岳情韵 下一篇:黄杨木灵芝如意·吉祥三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