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小学语文教学激发文本阅读兴趣的有效策略

时间:2022-06-07 10:59:30

探讨小学语文教学激发文本阅读兴趣的有效策略

摘要:随着快速发展的教育事业,不断深化改革我国的教育体制,逐渐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和普及新课程标准改革和素质教育,更加重视提高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在教学的过程中加强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形成良好的学习行为和习惯,这对学生学习成效的提高以及全面大战具有主要的意义和作用。在小学阶段,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性的学科,其能力的培养对学生后期的学习和成长都具有积极的促进意义。但是就目前来看,由于教学模式和方法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和缺陷,还难以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学效率和质量还没有得到有效的提高。

关键词:小学语文;文本阅读兴趣激发;教学策略;有效

G623.2

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文本阅读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对学生学习和理解相关语文知识都会产生直接的影响。但是目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由于教学手段和模式都比较落后,学生阅读文本的兴趣难以得到有效的激发,这样一来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就会比较沉闷、枯燥,自然难以有效的提升其学习效果。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方式,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生动性,充分的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这对学生学习成效的提升具有主要的意义。

一、在小学语文教学学生文本阅读兴趣激发中存在的问题

对于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学生的文本阅读兴趣没有得打有效激发的主要原因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为了更好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往往会制作一些精美的课件,这样一来,确实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是却可能会导致学生对课件的注意力过于集中,反而不会进行适当的联想和想象;另一方面就是教师有的时候会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注重对课堂气氛的调节,但是有的教师没有把握好教学与气氛调节两者之间的关系,反而会花费大量的教学时间来用在气氛调节方面,这自然也就难以达到有效的教学效果[1]。

二、小学语文教学激发文本阅读兴趣的有效策略

(一)注重示范朗读

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的示范朗读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主要是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在心理上和生理上都不成熟,在行为上比较倾向于模仿,而且相较于后期的学习来说,小学阶段对教师的依赖程度更强。因此,如果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能够入情入境的、声情并茂的进行朗读示范,能够对学生行为产生直接的影响,更加全身心的投入。在这种潜移默化的环境中,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技巧,都能够得到有效的提升,这样文本阅读兴趣自然也就能够得到有效的激发。而且对于小学生来说,由于自身的认知水平和能力有限,难以有效的区别文章作品的好坏之分,这就需要教师加强引导。而且好的作品也能够更好的吸引学生的兴趣,自然而然的将课堂阅读时间进行有效的延伸[2]。比如在阅读《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文章的时候,教师首先可以进行声情并茂的朗读示范,快速的吸引学生进入文章的情境中,实现情感体验,并感受到阅读的快乐,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天性。

(二)注重对阅读氛围的营造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的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性格特征,因此在设计教学活动的时候,就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注重教学内容的个性化。这样一来,不仅仅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能够有效的提升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程度。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由于受到落后教学理念和模式的影响,往往所采用的教学方式都比较单一,而且学生与教师之间几乎没有有效的交流和沟通,这样整个教学环境和氛围就会比较沉闷、枯燥,这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学生的阅读和学习效率。对于这种情况,教师应该注重对教学阅读环境和分氛围的营造,并在教学的过程中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有效沟通和交流,增加教学手段的多样性,这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具有重要的作用[3]。比如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小组教学的方式来授课,这样一方面学生之间能够相互沟通、交流,能够有效的培养其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另一方面也有助于营造出自由、愉悦、轻松的教学环境,学生愿意更加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当中来,有效的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效率。

(三)注重对教学情境的创设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 这就能够看出阅读对人们学生的重要意义,但是对于小学生来说,由于自身的理解能力和感知能力都比较差,如果只是自学的话,自然难以对文章的内容进行深入的理解。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加强对教学情境的创设,这对促进学生把握文章作者情感,深入理解文章含义,增加情感体验具有重要的意义。在讲解文章的时候,教师应该根据文章的真实含义和思想情感,进而创设差异化的教学情境,比如在讲解散文类型文章的时候,可以用轻音乐来加强情境创设。在这种情境下,学生能够更好的感受到文章作者的思想感受,对文章的理解也能够更加的深入。对于小学语文教材来说,一般多是一些文质兼美、情真意切的优质文章,如果只是简单的阅读,文章的美妙之处自然也就难以深入感受。而且通过情景创设,学生更加愿意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当中来,其主观能动性就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自然也就具有了文本阅读兴趣[4]。

(四)注重启发诱导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教学内容感兴趣之后,才能够更好的学习。由于小学生的年龄比较小,如果是强制性的让学生阅读文本的话,并不能得到较好的阅读效果。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严格的要求学生进行文本阅读,则需要根据小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和学生年龄特点,进行针对性的引导。但是在引导的时候,教师还需要把握好度,只有这样,学生既不会产生厌倦的心理,形成阅读兴趣,也能够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5]。

参考文献:

[1]陈永旭.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J].学周刊,2016,02:27.

[2]王胜伟.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文本感悟与教学策略的探讨[J].学周刊,2013,21:56-57.

[3]桂A连.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探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3,28:219-220.

[4]谭慧.让兴趣引领学生阅读――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之我见[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1,11:84+86.

[5]肖晶华,李文阁,马艳红.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的探索与实践[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2,10:236.

上一篇:探讨如何在高校美术基础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作... 下一篇:多媒体教学让语文课堂成为学生的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