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发余:肯定先修路

时间:2022-06-07 08:08:04

唐发余,一个寄托了父辈发财梦的名字。“看来要辜负他老人家了”,来北京打工10余年的唐发余也没攒到多少钱。“自己快45岁的人了,也很难再有什么作为,过些年攒点钱帮儿子买套房子,这辈子就算交代了,圆满了。”唐发余笑了笑说,“要是真的有钱了,肯定是先修路。”这位来自扬州市邗江区红桥镇的中国第一代农民工拉开了话匣子。

“路还是早修的好”

唐发余家所在的国玉村离红桥镇也就2-3公里,一条沙土路,每逢连绵阴雨,路面就泥泞不堪,村里的摩托车、农用车还时不时地给路面“挖”些坑。

其实村里身家上百万的人大有人在,就是没人出面集资来修路。“我要是有了一二百万,肯定先把路修好,不管村里别的人出多少,剩下的我全包了。修一条2-3公里的水泥路,估计也就30万。”唐发余说,“路修好了,出门在外的,过年回家也方便了,最起码在家里走路不用穿胶鞋了。”

唐发余一再强调自己并不是为了在村里、镇上扬名,而是出于对老家的真挚感情,“那里是生我养我的地方,那里还有我的父母和妻子,最终自己叶落归根,也要回到那里去”。其实江浙一带的农村,相对中西部省份来说,算是非常富裕的。截至2007年底,江苏省100%的乡镇、99.8%的行政村,都实现公路连通,通达率居全国第一,直接受惠农民群众达4000多万。

唐发余自己也知道,不管他是否有钱,村民是否集资,“这条路迟早都会修好的,政府也会掏钱修”。不过,他认为既然自己有钱了,也就无所谓了,路还是早修的好。

“开个装饰装潢公司”

“有钱了,我可能回扬州开个装饰装潢公司,注册资金有80到100万就行。”唐发余说。在北京的10多年,他对装修行业已经非常熟悉了。在技术上,装修的各个工种,他都了如指掌;如今的唐发余看图纸根本没有问题,简单的住房装修,他还能自己画图纸。除此之外,对各种装修材料的优劣和目前价位,唐发余也是过眼就知道。

1980年,初中毕业后的唐发余就开始学徒,几年之后,他就成为一个熟练的木工了,经常在村里、镇上做些工。上世纪90年代,成家后的唐发余出外打工,他去过西北,沿着河西走廊从东至西穿过整个甘肃,还北上东三省,在山东济南也呆过一两年。刚开始,唐发余只做着修修补补的木工活,后来住房市场化后,套房装修慢慢成为城市的需要,他也就忙起装修了。

1997年,唐发余随着朋友来到江苏建筑劳务有限公司在北京的直属分公司,成为一名大建筑公司的装修工人。“人民大会堂、军事博物馆等我都去过,北三环边上的城建大厦的装修工程也是我们完成的。”提及自己这些年来的北京生活,唐发余不无感慨地说。

可以说,开个公司搞装修对唐发余来说,可谓轻车熟路。但不是任何懂的人都能当老板,唐发余解释着:“需要两个关键的条件,一是建立在广泛的人脉资源基础上的业务关系;二是垫付资金,任何装修工程,多少都需要装修公司垫付材料及劳务费用。”

其实,作为江浙一带出来的唐发余,难免受到老家很多人自己做老板的影响:2000年曾经从建筑公司出来,自己拉起10余人单干过。但由于在北京这个大城市,自己缺乏上述两项条件,缺乏垫付资金和业务关系,一年后,以亏损数万而结束。“其实,当时也是结款太难,要是坚持下来,自己现在也是老板了。”此时的唐发余显得很激动。

现在有了钱,为什么不能在北京开公司呢?唐发余说,目前北京的装修市场非常成熟,一般的小公司很难进入,“人家谁信你啊”,而中等城市扬州,中小型装修公司却还有生存的空间。

“老家房子翻修一下”

唐发余的老家可谓是“渔米之乡”,家门口便有一口池塘,池塘边上桑树成荫。桑树外头自家圈起一片,种了些蔬菜。“我家还有三亩地,一亩水田,两亩桑田,家里还养着蚕,春秋各一拨。”唐发余数起了自家的情况,“家里是平房,除了3间大蚕房外,还有3间大房和4间小房,小房被用作厨房、卫生间、储物间等。”

自家的房子翻修的计划本来就提上日程,唐发余打算把它翻成两层楼房,“村里现在都是独院小楼了”。“如果有钱了,可能会翻修得好一点,不过怎么弄也不会超过10万元。”唐发余自嘲着,“农村嘛,就这点好,住得宽敞。”

唐发余翻修家中房屋的原因很简单――叶落归根,在外面闯荡,迟早都是要回去的。“再过10年,自己干不动的时候,就回家,自家种点菜,养养蚕,闲时在池塘边晒晒太阳,钓钓鱼。”唐发余说,“那个时候,养大了孩子,混自己的日子还是很容易的。”农村空气好,水土好,有多少城里人退休后都希望到农村呆几年,何况家在农村的唐发余。

“为儿子做点什么”

唐发余惟一的儿子刚满19岁,正在扬州职业大学实习,做网络技术管理员。三年前,唐发余把儿子送到中国人民大学管理下的前程学院学习网络技术管理专业,如今刚拿到大专文凭。“真的有钱了,还得支持儿子创业,不过这得等孩子得在社会上锻炼几年。”唐发余说。有钱后,再有几年的时间,唐发余的装修公司在扬州应该可以立足了,“到时,儿子有兴趣就交给他管理,没有兴趣就转让给别人”。

不管有钱没钱,唐发余始终认为给儿子置一套房子还是必要的,“可能是某中小城市,没钱就按揭”。唐发余认为,其实有钱没钱也就这么过,有钱了,可以给自己一个机会再闯一闯,成功了,就算人生“辉煌”了,当然到时“也要回馈社会,给灾区、老山区捐点钱,办个小学校什么的”;没钱的话,就这样过,也算“圆满”了。

上一篇:王氏大姓修族谱 下一篇:北京奥运:住酒店OR家庭旅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