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能大连电厂1号主机推力瓦温度高原因分析及处理方案

时间:2022-06-07 06:10:23

华能大连电厂1号主机推力瓦温度高原因分析及处理方案

摘 要 随着我国电力工业的蓬勃发展,电厂大容量机组的比重有了迅速增加。大机组对于主机推力瓦温度标准要求是很高的,它不仅配有可靠的温度监测装置,并且部分机组还配有主机推力瓦温度超高分析和故障诊断系统。能及时准确的分析和处理好主机推力瓦温度超高问题,是确保发电机组安全、稳定运行的关键。

关键词 主机;推力瓦;温度超高

中图分类TM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99-0157-03

0 引言

华能大连电厂1号机组系日本三菱公司生产的TC2F-40型350MW燃煤中间再热、凝汽式机组,推力轴承设计安装间隙:(0.25mm~0.38mm)。大连发电总厂安装检修公司自1986年至今一直承担该厂的A、B、C级检修工作,2004年9月,检修前,该厂检修部技术交底中反应,#1机组存在推力瓦温度超高的缺陷。通过本次检修,在该厂相关部门及人员的协助配合下,彻底解决了推力瓦温度超高的缺陷问题。

1存在问题

1)1号机组2004年2月以来,主机推力轴承GEN侧金属温度缓慢上升99℃;

2)主机轴向位移由0.38mm变化到0.53mm(向GEN侧移动了0.15mm);

3)主机推力轴承磨损油压由1.8bar上升至目前的2.75bar。对此,我们将其做了调整,使其恢复到了2.0bar。如下图所示:

2推力轴瓦温度高原因分析

(2)推力盘温度在80℃左右,而推力瓦块及推力瓦壳温度在15℃左右,这样回装使轴向推力间隙不准确,1号机最终安装推力间隙是0.38mm(设计上限值)。但由于温度差,实际间隙超过0.38mm,推力间隙并不是越大越好,推力间隙不准确是造成推力瓦温度高的原因之二。

2)推力瓦温度升高的主要原因是轴向推力增加。作用于多级汽轮机转于上的轴向推力有:作用于动叶片上的轴向推力;叶轮两侧、高低压平衡毂压差产生的轴向推力;汽封套直径不等引起的轴向推力等。而引起轴向推力增加的原因有:

(1)机组当前的主蒸汽流量大于设计值约40t/h。在额定负荷下,蒸汽流量增加,汽轮机的正向轴向推力也随之增加;

(2)高压平衡鼓汽封环径向间隙增大,调节级蒸汽漏到平衡鼓的蒸汽流量增加,使高压平衡鼓腔室内压力增加,汽轮机的正向推力增加;而这路蒸汽在高压缸压力级没有作功就导入高压缸排汽,从而使主蒸汽流量增加,汽轮机的正向推力增加;如果低压平衡鼓汽封环径向间隙的增大,或者低压平衡鼓背压侧平衡管通流面积不是足够大,其背压力就有可能升高,以至减少低压平衡鼓所产生的负向推力,引起推力轴承工作瓦温度升高。

2004年9月检修,推力瓦温度又由低向高发生了变化。其主要原因是,检修中仅更换了推力轴承工作瓦,而机组的轴向推力并没有减少,故推力瓦磨损后,热偶测点处乌金厚度变薄,温度开始升高;

(3)如果水质不良及高加疏水系统改造,改造前几乎每周须清扫一次8导7及7导6高加疏水滤网,而改造后直抽式,氧化物系统内循环,虽然量不大,但常年累积使高压通流的动静部件结垢,汽动参数的变化使其后各级的做功减少,轴向负推力减小,轴向正推力相对增加;则推力轴承的负荷过大,是造成推力瓦温度高的原因之三;

(4)1号机停8段抽汽,使高压缸1~7级做功能力增加,轴向负推力增加,轴向正推力相对减小,则GEN侧推力瓦的承载减轻,推力瓦温度降低;

(5)不排除机组热工蒸汽温度热偶护套断裂问题。如图二所示,正常情况下,高压平衡盘的12个平衡孔的漏汽G1及高压蒸汽入口管漏汽G2进入高压内外缸之间,一部分经过高压内缸与外缸的凸凹榫的间隙漏入中压缸G3,另一部分经过1号静叶环与外缸的凸凹榫的间隙漏进高压缸排汽G4,那么G4=G1+G2-G3。

调节级蒸汽温度热偶套筒穿过高压内缸和1号静叶环后伸入在调节级蒸汽室底部,热偶套筒尾部焊接在内缸外侧。热偶套筒直径Φ30mm,1号静叶环处的孔径Φ35mm,两者之间存在环状间隙,相当于Φ18mm孔的通流面积,但调节级蒸汽室的蒸汽是不能进入到内、外缸之间的。

如果调节级蒸汽室蒸汽温度热偶套筒断裂或破损,调节级的高温高压蒸汽流过环状间隙,通过静叶环与内缸结合面的断裂处进入温度套管内部,使速度级后的高压蒸汽(约14Mpa、500℃)经热偶护套的内孔(φ19mm)漏入高中压平衡毂的12个(φ46mm)加热孔内,使高中压侧填密环(平衡毂)的压力大大增加,轴向正推力加大,使推力瓦升温并磨损;

(6)机组从安装初期运行至今,由于基础沉降、汽缸及转子的刚性等发生变化,使汽机的轴系扬度变化很大,这种变化将引起推力盘与推力瓦块的平行度不良,使各推力瓦块在运行中的承载不均匀,承载大的瓦块温度必然升高。扬度变化如下图所示: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汽轮机高压缸内存在问题,所以检修时对高压缸进行解体检查。

3推力轴瓦温度高处理措施

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

第一方面:利用1号机组检修之机对高、中压缸进行重点检查:

1)汽轮机扬度进行校核测量,尽可能按设计值恢复。同时对#1机组基础沉降进行检测;

2)检查大轴零位,并在此状态下测量高、中压缸通流间隙,进行通流间隙调整,尤其是高中压平衡毂、低压平衡毂汽封、阻汽片磨损情况,进行有效修复及更换;

3)对四个高压进汽管密封圈处进行检查更换;

4)喷嘴室与转子间阻汽片的顶部和根部径向间隙进行校核测量,检查汽封、阻汽片磨损情况,进行有效修复及更换;判定是否有漏入高压平衡鼓及高排流量蒸汽,若有进行修复;

5)检查高、中压缸通流部分结垢程度,对通流部件除垢;

6)检查低压平衡鼓至中排导汽管通流情况;

7)检查调节级温度套管完好性,热工蒸汽温度热偶护套断裂与否,我们都将更换;

第二方面:对推力瓦本身进行检查,检查的重点:

1)检查推力瓦工作间隙有无变化,修后按标准值0.25-0.38mm的上限设定;

2)检查推力瓦(两侧)的乌金磨损及支撑块状况,进行更换;

3)检查推力瓦供回油管路有无异常,活接头是否松动。推力轴承工作瓦供油管油量,推力轴承工作瓦回油节流孔流通面积,回油的调节螺栓是否松动;

4)检查推力瓦装置有无异常,平行度是否良好(变形等);

5)检查调整斜铁及垫块的紧固螺栓⑤有无松动,检查H尺寸与垫块⑦的厚度差。

6)解体推力瓦:在推力瓦的壳体的垂直面左右分别支两块百分表,在转子前轴端支一块百分表,测量转子的轴向定位尺寸并记录。分别拧松调整斜铁的四个紧固螺栓⑤,观察百分表的读数并记录。用撬棍推拉推力瓦的壳体,测量推力间隙并记录。检查推力瓦块的磨损情况,并测量其厚度,做好记录;检查支承垫块14、15、16的接触;销17及“G”部的磨损情况;检验瓦块与推力盘的接触度;推力盘垂直度校验。

7)组装推力瓦:临检状态下检修推力瓦,必须拆卸LP-GEN对轮。测量轴端的定位尺寸符合设计(“K”尺寸=7.2mm时)55.85mm,在推力瓦的壳体垂直左右分别支两块百分表,在轴端支一块百分表,用撬棍推拉推力瓦的壳体,测量推力间隙并记录。分别拧紧调整斜铁两个同一方向的紧固螺栓⑤,观察三个百分表的读数使其保持不变。

锁紧调整斜铁紧固螺栓⑤,测量轴端的定位尺寸符合设计尺寸,并用防松线紧固。确认前轴承箱内热工各监测热偶及探头恢复后,扣前轴承箱。

4 结论

通过上述系列检修工作,机组在并网运行中发现,主机推力瓦温度等各项监测参数,达到了设计标准要求,机组已处于安全、稳定的运行状态,受到该厂的肯定与表扬。在此,本人对在本次检修中,给予大力支持的相关领导、检修部、运行部等职能部门及人员,衷心表示感谢。

参考文献

[1]张游祖,施维新.汽轮发电机组的振动及转子找平衡.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63.

[2]水利电力部西安热工研究所.汽轮机扭振研究译文集.

[3]周荣光.电力系统故障分析.清华大学出版社,1988.

[4]黄树红等.汽轮发电机组甩负荷时的轴系扭振特性.动力工程.1994.14(2).

上一篇:江西科技社团期刊现状与创新发展调查分析 下一篇:电解铝整流供电对计算机的有效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