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风险投资的动因与组织模式选择

时间:2022-06-07 03:44:22

公司风险投资的动因与组织模式选择

摘要:中国经济长期高速增长带来企业和居民财富迅速积累,在资本市场繁荣的同时,市场经济组成结构和资本来源形式逐渐多元化,而公司风险投资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本文从公司风险投资的动因和组织模式选择对投资效率和收益的影响的角度,建立二者之间的动态联系。

关键词:投资动因 组织模式

一、公司风险投资的特征与发展历程

公司风险投资(Corporate Venture Capital 简称CVC)是风险投资的一种特殊形式,许多学者都对CVC做出了定义,美国学者Kann A .认为CVC就是成熟的大公司在战略利益驱动下对处于发展中的外部创新企业进行的股权投资。我国学者翟丽把CVC定义为:有明确主营业务的非金融类企业,对外部企业所进行的直接或间接的权益投资。本文采用美国风险投资协会对CVC的定义:非金融类公司的风险投资项目,或其附属投资部门对投资组合企业进行的直接投资。CVC与其他的单纯追求投资利润的风险投资形式存在两个基本的区别:一是投资者在获取利润的同时兼顾企业发展战略方向;二是风险投资中相当部分资金来源于大企业或企业联盟。

从其发展历程来看,公司风险投资伴随着经济的繁荣而兴盛。从20世纪60年代只有少数企业涉足,到70年代初财富500强中有25%的企业参与其中。经过70时代末CVC短暂衰退之后,公司风险投资再次吸引企业大规模进入,并于1986年达到最高峰,直至1987年美国股市崩盘后浪潮消退。进入21世纪后,全球化进程加快给风险投资带来全新的机会和领域,资本为寻求高额利润也加快全球性流动的步伐,投资方向也逐渐由高新科技领域向关注民生的基础事业领域转移。

二、公司风险投资的动因

在公司风险投资市场上有两个最基本的参与者:提供资金的风险投资企业和拥有创新技术或创意但缺乏资金维持其研发的创新企业。从风险投资机构投资动机来看,CVC主要追求财务收益或公司战略目标。因此,公司参与风险投资目标可分为两大类:财务目标和战略目标。Mackewicz & Parterner(2003)在对德国的31个CVC单位进行研究发现,其中48%的单位强调战略收益(15%只追求战略目标,33%主要追求战略目标),30%的单位强调财务收益(3%的只追求财务收益,27%主要追求财务收益)其余的认为两个目标同样重要。

(一)财务目标

财务目标的子目标是财务收益,强调的是获取财务利润。这是部分公司寻求外部风险投资项目的直接动因。追求财务目标具有短期性和长期性双重特点,短期利润主要对已经显露发展前景,缺少短期融资资金的企业。这类投资期限短,风险小,但收益也相对较低。长期投资主要针对尚处于创意阶段的投资项目。这类投资在未来可能会生产出创新性产品或技术,但投资期限长、风险高。其风险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创新技术或创意能否产品化;二是创新技术必须得到市场认可并愿意支付高于成本的价格才能创造利润。

单纯追求财务目标的风险投资项目的关键在于项目选择和过程控制。首先,风险投资承担了高风险,就必然要求得到与风险水平相符合的回报率。特别是对于长期投资而言,资金占用时间长,投资项目能否成功具有较大不确定性,因此要求对投资项目的选择必须谨慎,并要求对被投资企业管理、研发水平和项目产品未来的盈利能力保有前瞻性。其次,过程控制也是风险控制的重要手段。风险投资公司必须对项目投资过程分阶段监控,依据前一个阶段的实施情况决定是否继续支持,或者退出。

(二)战略目标

在上文中指出,公司风险投资与其他风险投资方式最明显的区别在于更重视战略目标的实现,风险投资是公司长期发展的横向或纵向战略延伸。在战略目标这一大的框架下,又分为学习、期权构造以及资源利用三个子目标。

1、学习子目标

McNally(1997)在调查了英国公司的CVC活动后发现,除了财务回报外,识别新市场、接触新技术、识别新产品和发展业务关系是CVC最重要的目标,本文将其视为学习子目标中市场层面的学习,企业层面的学习则包括R&D的外部化和制造过程的完善;间接学习则涵盖了改变企业文化、培训初级管理者、学习风险投资和辅助合同四类内容。许多企业在对目标企业进行风险投资的过程中形成了良好互动,与目标企业共同成长。

2、期权构造子目标

期权构造子目标是指通过选择风险投资目标,识别和评价潜在收购目标,同时寻求进入新市场的机会,扩张期权。Madhok&Tallman在1998年的实证研究中证明,在公司面临许多机会选择时,CVC可以作为一种期权自由选择进入新市场的机会,控制关键资产获取互补性资源。例如IBM公司通过收购Kenexa,进军人才管理行业从而加强在社交商务领域的主导地位,可口可乐公司借由风险投资实现多元化经营等。

3、资源利用子目标

Aemoudt & SanJoes 在2003年的研究中指出,大公司参与风险投资的主要动机在于获得投资组合与核心业务的战略收益,更多的公司则是因为受到了内部创新的限制和外部竞争的压力,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自身技术平台增加自身产品和技术需求,支持原产品的新应用,另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辅资产,在现有分销渠道中增加新产品或是利用过剩的生产设施和人员。例如国内多家传媒集团利用自身资源成立投资公司对文化创意产业进行投资。

三、公司风险投资组织模式分析

公司风险投资的组织模式也被称为组织结构或是投资渠道,虽然在对CVC组织模式的分类上学者们有不同的简介,但从总体上来看一共有两种基本类型:

(一)公司内部风险投资模式

公司内部风险投资是指公司利用内部资源进行投资,具体又可以分为内部创业投资计划和内部创业投资机构。前者是公司划拨一笔专门的创业基金,并由研发部门和市场部门对风险投资进行决策和投资。后者是公司在内部新设立专门的风险投资部门或是在原有的投资部门下设立专门的风险投资项目组。

以上两种方式的结构和操作流程基本相同,并且都需要与公司内部其他部门提供必要的支持与合作,在财务上并不独立,直接受控于公司的管理层。这种组织模式的优势在于可以帮助公司识别和发现与其发展战略相关的风险投资机会,以填补公司现有研发创新能力的不足。除此之外,能够将第一手的产业创新信息反馈给公司高级管理层,提供未来决策的依据。但内部风险投资也存在诸多弊端,如受制于企业内层层审批制度的限制,难以发挥灵活性。同时由于是隶属于公司内部,使得人才的激励激化受到整个公司激励计划的约束,不利于吸引和留住优秀的投资人才。一般而言,在公司开展风险投资的早期,规模不足以设立外部投资机构的公司通常会采用内部风险投资这种方式。

(二)公司外部风险投资模式

外部风险投资方式又称为间接投资模式,是指公司通过设立独立的子公司或是与其他公司建立战略联盟等形式间接的参与风险投资。组织形式包括公司附属创投企业、与其他企业联盟、委托投资三类。

1、设立附属创业投资企业

设立附属创业投资企业包括设立自我管理基金、委托管理基金或设立第三方基金三种形式。这三种形式都是公司在企业外部建立的独立核算、自主决策和实施投资活动的子公司。在投资方向选择上会协同母公司战略进行投资决策,但掌握足够的投资项目决策权和管理自,在设立方式和补偿方式上与传统的风险投资公司相似。这一模式与内部投资模式相比最大的优势在于避免母公司办公文化的影响,保持投资机构的专业性和灵活性,在选择投资项目时可以与独立的风险投资机构进行有效的竞争。但这一模式同样存在不足之处,作为独立的法人,投资机构在选择风险投资项目的过程中可能更关心自身的项目回报率和短期的财务收益,有可能偏离母公司战略目标。因此,采用这一模式的企业应当建立符合母子公司利益的考核机制,增强二者之间的协同能力。

2、建立投资战略联盟

风险投资战略联盟是指传统实体公司之间,或实体公司与传统风险投资机构之间通过某种合作形式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共同出资进行风险投资。具体的合作性质形式一般有三种,一是公司与战略伙伴直接参股对目标企业进行投资,二是建立在合作契约上的非股权式联盟,三是建立合资企业。其中联盟协同度最高的是建立合资企业,最低的是建立在合作契约上的非股权的联盟。这一组织模式下的公司风险投资,优势首先在于可以获得大规模的资金支持,使得投资的领域更为广泛,同时有效的分散了单个企业进行风险投资时面临的高风险。其次,建立联盟的企业之间往往在某一领域有一定的互补关系,通过在风险投资领域的联盟可以促使企业更好的沟通和合作,从而实现双赢的局面。而此种模式相应的缺陷在于很难确保联盟的风险投资方向都能符合双方的战略目标,在合资企业的管理上若不能达成一致,势必影响投资公司的正常运转和投资效率,甚至影响到双方在其他领域的合作。

3、委托风险投资

委托投资是指公司委托外部专业投资机构或基金进行风险投资。目前这一模式下采取的委托方式有有限合伙方式和FOF方式。有限合伙方式是由专业风险投资公司、基金管理公司担任普通合伙人(GP),而由委托公司担任有限合伙人(LP)。而FOF(Fund to Fund)方式则是在基金旗下设置特殊项目体进行不同领域的投资,或是代表基金购买其他的风险投资基金。委托投资的优点在于可以让专业的风险投资家进行风险投资项目的选择与管理,投资更为专业化。委托投资公司不掌控风险投资公司,避免由于风险投资企业与委托投资公司在公司文化上的差异导致融合难题。不足之处在于公司对风险投资项目的介入程度低,由此增加委托—的监管成本。

四、结论与建议

从上文的论述中可知:不同的企业进行风险投资目标有差异,而不同组织模式有其优势和不足之处,从事风险投资的企业首先要确立进行风险投资的目标,并根据企业目前所处阶段的可用资金规模与抗损失能力选择适合本企业的经营模式。但无论哪种公司风险投资组织形式都将承担一定的风险,因此企业在进行公司风险投资的过程中,必须树立风险防范意识,建立一套严格规范的项目评估筛选机制,做到预防和控制风险,平衡财务目标与战略目标,立足于企业经营管理现状,实现企业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①王冠东. 公司风险投资—CVC—三阶段的战略价值创造[J].技术与市场,2010(2)

②成思危. 风险投资在中国[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

③罗国锋,谈毅,黄卫来.2007年国际风险投资研究特征及前沿动态综述[J]. 公共管理学报,2008(5)

④《中国创业投资行业发展报告》[M].中国计划出版社,2011.07?

⑤《2010中国投资发展报告:变革中发展的大企业集团风险投资》[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

(李秋蓉,1987年出生,广西河池人,暨南大学产业经济研究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产业组织交易成本)

上一篇:关于加强社会保险内控工作的几点思考 下一篇:新加坡城市交通管理经验及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