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巩:扶贫甘露遍山乡

时间:2022-06-07 03:41:25

初冬,走进贵州省岑巩县龙田镇胡家村,通村水泥路平整而干净,马路两边,一栋栋小洋房拔地而起,小轿车开进了寻常百姓家。

“自从通了路,大家都想盖新房,我抓住时机买了辆大货车跑运输,每天都能挣到五六百。”胡家村军屯组村民袁廷辉说,从村里到集镇有二十多里路程,以前没有水泥路,卖点东西全靠肩挑,再把生活用品从集镇上挑回来,累得够呛,现在油门一踩,十多分钟就到镇上了。

“以前没有自来水,想买个太阳能或者热水器都不行,现在不仅水泥路修到了家门口,还统一装了自来水,水龙头一拧,水就哗哗流出来,洗衣做饭都很方便。”村民陈春莲笑着说。

“老头子,回来吃饭了。”临近中午,村民杨妹打了个电话叫丈夫回来吃饭。杨妹说,以前村里没通电话,在外面打工的村民想跟家里人联系,都得先打电话到十里路外的侯溪桥,然后找人带口信回村,约好明天什么时候再打电话,让家里人按时间去等。现在,整个村里的老人小孩都会用手机,有什么事情立刻就能联系上说明白。

在该县水尾镇大树林村,望着自己新建的小洋房,村民胡和平感慨万千。“以前住的木房子低矮阴暗又破旧,手里也没多少余钱,连给小孩买点零食都要考虑半天。”

据胡和平介绍,原本他家里经济状况不太好,日子过得紧巴巴的。但在龙田镇精准扶贫政策的帮扶下,他家现已规划建成了约40亩的蔬菜基地,同时还办起一个小型养殖场, 养了20头猪,建起沼气池,形成一个生产―养殖―粪便利用的生态农业循环系统,产值在10万元左右。

“政府不仅给我们提供技术指导,还积极帮我们寻找资金渠道和销售渠道。像我这40亩地的蔬菜,单在这镇上销售那是肯定卖不完的,但在政府的帮助下,我跟鸿强蔬菜种植有限公司签订了种植合同,销路完全不愁,只要自己好好干,种出高品质的蔬菜,就能坐在家里数钱了。”胡和平乐呵着说。

像胡和平一样得到帮扶致富的还有腊岩村的张永昌,他建起了一口规模不小的鱼塘及一座以桂花、梅花、樟树等为主的经济园林。据张永昌介绍,他的鱼塘投入近二十万元,其中镇政府帮扶了九千尾鱼苗,还积极帮他提供资金筹措渠道。而他的经济园林,政府给予的帮扶措施是通过各种渠道帮其进行宣传,打响名气,拓宽销售渠道。

“要是没有政府的精准扶贫政策,没有这些干部的帮忙指导,我哪有那个胆去贷款弄个二十万元的鱼塘啊。”张永昌说。

胡家村、大树林村、腊岩村的致富村民只是岑巩县扶贫开发工作成效的一个缩影。

近年,该县按照国家实施美丽乡村建设的要求和省委“四在农家・美丽乡村”的决策部署,坚持以人为本,突出农民利益保障;坚持规划优先,突出资源优化配置;坚持分级负责,突出县乡主体责任,大力实施“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小康路、小康水、小康房、小康电、小康讯、小康寨六项行动计划。加快推动基础设施向乡镇以下延伸,切实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拉动投资、扩大内需,优化公共资源配置、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提高扶贫开发成效、加快农村全面小康建设进程。

“想不到我们这山旮旯也有产业可以打工,农闲的时候来这里干活,一个月能有两千多块的收入呢。”在羊桥土家族乡姚寨村的万亩油茶林基地,正在除草的杨金香说,她在这里的工作是除草施肥,活计轻松,还能增加一笔收入。

“这片油茶林是我儿子承包的,明年就要进入盛产期了,我负责帮他管理。”今年73岁的夏启银说,油茶果很有市场,生果能卖到2元一斤,如果管理得好,一棵油茶树可产10多斤生果,按每亩地110棵油茶树算,一亩地可收入2000多元,而他家承包了200余亩山地,就能有四五十万元的收入。

“除了收获油茶果,我们还在油茶地里套种辣椒、西瓜、胡豆等短期农作物,以短养长。我活到70多岁了,还是社会主义好啊,不仅让我吃上了饱饭,还让我这个穷苦人翻了身脱了贫致了富。”夏启银满脸笑意地说。

据了解,羊桥乡把油茶项目作为主导扶贫产业来抓,落实“集团帮扶、整村推进”主导产业油茶项目种植8900亩,涉及农户897户3220人,其中贫困户465户2530人,预计5年后进入盛产期,盛产期可实现年产值2200万元。

除了产业扶贫到村,羊桥乡还非常重视教育扶贫。

“我们通过走访发现,很多贫困户都是因为没有文化而致贫。”乡党委书记陈孝章说,只有思想文化提高了,才能彻底长远脱贫。对此,该乡针对中考或高考失利的学生进行建档立卡,鼓励帮助他们进入职校深造,学习一技之长。

“如果没有党委政府对我娃娃的关心,我娃娃怕是早就出去打工了。”羊桥乡炮湾村田坝组村民谭善友和妻子都是残疾人,大女儿谭倩、小女儿谭维初中先后毕业后,因为家里没钱准备外出务工。得知这一情况后,乡政府积极与民政部门对接,为姐妹俩提供了学费和生活费,让他们重新回到了校园。

为让产业扶贫、教育扶贫等“六个到村到户”落到实处,岑巩县加大扶贫力度,选派340名干部到68个贫困村担任驻村干部,并部署实施了以驻村干部为主的民事代办“暖心服务”,同时,按照“5321”帮扶对象,落实帮扶对象6463户24621人。干部的真情帮扶,让更多的贫困群众找准了发展路子,看到了脱贫致富的希望。

同时,该县以培育新型农民为重点,增加就业机会和强化创业本领为目的,开展了能力培训、“雨露计划”培训、贫困地区干部培训和“金种子”培训等,共投入资金300万元,培训2.5万人(次)。通过培训,提升就业技能,全年外出务工农民达4万余人,实现家庭人均工资性收入2000余元。

目前,岑巩县共建成烤烟基地5.5万亩、杂交水稻制种基地5万亩、优质果品基地5万亩、茶叶基地3.7万亩、油茶基地3.6万亩、蔬菜花卉基地1.2万亩、特色种养殖基地3.5万亩、工业原料林及楠竹基地1.1万亩。“农业支柱产业”共解决农民群众就近就业5万余人,成为该县农民群众增收致富的主要渠道。同时,全县共实施了杂稻制种、优质烤烟、思州柚、蔬菜、花卉、茶叶和油茶7个现代农业示范园建设,其中,周坪杂稻制种现代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园区、白岩坪现代烟草农业示范园区和龙江河思州柚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园区被列入省级农业园区。共培育组建了省级农业龙头企业3家、州级12家,各类专业经济合作组织111家,成功打造了“思州柚”、“思州水晶米”等省级名牌农产品,成功带动了地方优势产业篷勃发展,有效促进了农民增收,极大推进了全县减贫摘帽进程。

截至目前,岑巩县共完成农村危房改造15733户,政府补助资金11639.8万元。将交通便捷、创业就业潜力大的公路沿线、县城和工业园区作为重点安置区,着力完善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把有一定文化、长期外出务工、有一定发展眼光的贫困家庭及“70后”“80后”年轻贫困家庭作为搬迁重点对象进行动员,带动21个特困村实现整体搬迁。目前,该县实施扶贫生态房建设1584套,可搬迁贫困人口5200余人。

随着产业扶贫、雨露计划和小额信贷扶贫的推进,岑巩县以精准扶贫的“六个到村到户”和同步小康创建“六项行动计划”为抓手,构建起了专项扶贫、行业扶贫和社会扶贫大扶贫格局,形成了扶贫攻坚合力。据统计,该县2012年脱贫2325户10007人,贫困发生率由43.40%下降为38.56%;2013年脱贫4722户18760人,占目标(1.22万人)的153.77%,贫困发生率29.32%,减贫下降幅度为9%;2014年脱贫15000人,贫困发生率23.5%,减贫下降幅度为7.2%;2015年脱贫16760人,贫困发生率15.3%,减贫下降幅度为7.9%。

上一篇:在“明”字上做文章 下一篇:永恒的苏区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