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你总是拖“平均工资”的后腿

时间:2022-06-07 12:51:20

为什么你总是拖“平均工资”的后腿

各地2014年的平均工资数据已于近日陆陆续续出来了。在这些省份中,北京的平均工资最高,城镇私营单位为52902元,非私营单位的平均工资超10万,达到102268元。看过这个消息后,我为此流下了羞愧的泪水。

许多网友表示自己拖了工作所在地的后腿。事实上,每逢公布跟收入有关的“平均数”时,总有很多人感觉自己拿到手的工资没这么多。今天,我们就来说说,为什么每次公布平均收入,大多数人都感觉自己在拖后腿?

平均值与中位数的PK

正常情况下提到一个事情的平均情况,我们很容易就想到平均值,把所有的值加起来再除以总数,比如一群人的平均身高,平均每人读几本书,又或者平均每人在熟睡中能吃进多少只虫子……

用到工资上,这个算法也成立。如果人的工资分布比较均匀,用平均值体现出来的收入就比较能反应现实情况的“平均”收入。什么叫均匀分布呢?我们拿2007年地区农民收入的分布情况来举个例子:

这是一条漂亮的正态分布曲线:中等收入群体比例趋高,高收入和低收入趋少,也是一种被广泛认同为结构趋向合理的收入格局。但是世界并不总是如此美好。实际上,当今世界主要大国的收入分布均属于左偏分布,长成下面这样:

美国肯塔基州的平均工资为39,520美元,而实际情况是工资在平均值以下的人,要比在平均值以上的人多很多。这种情况下,少数有钱人把平均值生生捧了起来。如果有一天比尔・盖茨来到了我们的办公室,那么我们办公室全体人员工资的平均值,呵呵,那就不知道会高到哪里去了。

所以,这时候用平均数,就跟大家的感受相差甚远,而用中位数来体现该地区的平均工资更为合适。中位数保证了有一半的人工资低于这个数,而另一半的人高于这个数,几乎不受高低两端收入变化的影响。实际上,肯塔基州的工资中位数为31,220美元,比工资平均值低了8,300美元。

这在当今其实是很普遍的现象,人们工资的平均值比中位数高出个百分之二三四十都是经常的事儿。如果媒体想让读者高兴点,就多公布工资中位数,如果看读者不爽想让读者受点打击(本人发誓我从来没有这种不良动机),就在平均工资的问题上多下工夫。

2005年,英国的媒体关于国民平均工资到底是升了还是降了的问题就展开了很大的一场争论。英国财政研究所了一份报告表明,2003年到2004年间国民的实际家庭收入比上一年下降了0.2%,这里取的是平均值。这份报告也同样指出,实际家庭收入的中位数增长了0.5%。

当这件事情在媒体上表现出来的时候,一些评论员便把明显的“平均收入下降”这一问题拿出来大书特书,作为批评政府的有力证据。当时英国的财政大臣,也是后来的首相戈登・布朗迎着炮火解释:“咳咳,当我们谈论收入时我们谈论中位数,因为收入分布不均匀。”

不过确实,平均值和中位数比较起来,人们对前者更熟悉,反应也更敏感,在人们心中,“平均”二字几乎就和“平均值”划了等号,以至于我们在面对像收入这种分布不均匀的东西时,也会忘掉两者的区别。直到某一天,当你把“平均工资”和自己的工资一对比,惊讶得想让它去开个介绍信来证明它真的是平均工资。这时候,我们建议你去看看工资中位数,安抚自己受伤的心灵。

不过坏消息是,有关部门在公布中位数这件事上,并没有什么积极的动作。原因嘛,你懂的。

“被平均”了的美国同胞

这种没问过你意见就把你平均了的情况,不止在中国有,美国人民也在不断地被打击中开始清醒认识到平均值和中位数的区别。

2014年9月,美联储了连续三年的消费金融调查报告:2010年到2013年间平均家庭收入增长了4%至87,200美元,而这三年间家庭收入中位数则下降了5%至46,700美元。

正如鲁迅《故乡》中的杨二嫂指出的,“啊呀啊呀,真是愈有钱,便愈是一毫不肯放松;愈是一毫不肯放松,便愈有钱”。平均值的增长是因为有着最高收入的那群人,所得收入在这三年间增加了10%。而收入本来就一般般的人,收入继续停滞不前,最穷的那部分人则持续掉队。

这种情况同样发生在美国人民的家庭资产净值(房屋、股票及其他投资价值减去所有负债后的金额)上。这三年间家庭资产净值的平均值属于持平状态,在535,000美元,但这背后其实是两股力量的角力:最有钱的那10%的人,他们的资产净值增长了2%,而其余那90%的人,他们的平均资产净值是下降的――这三年间的家庭资产净值中位数下降了2%。

这种平均值高于真实平均水平的情况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对于美国来说,1950年到1980年间,情况是完全相反的,拿着较低工资的那一半人的收入增长比另一半人要快。

1950年美国平均家庭收入比中位数高15%,到了1958年,这个比例降到9%,这8年间高收入人群的收入增长了2.5%,而低收入的那一半人群增长了3.1%。80年代以后,平均值就力压中位数一直走高。过去三十年的美国是收入分布变得越来越糟糕的三十年,而过去十五年间的经济增长主要是让最有钱的那部分人受益。

平均值就算不准确又能怎样?

在欧美等国,收入分配的统计早就开始用“中位数”来反映收入分配状况,中国香港和澳门也都有相应的指标。2012年,国家统计局首次公布了城乡居民收入中位数,中位数也小于平均数。

总体来说,我们国家还是比较依仗平均工资,比如五险一金、残疾就业人保障金、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优抚救济标准、基本养老金和退休费发放数额、最低工资标准等,都是以平均工资作为重要参考。

国家司法部门确定人身损害司法赔偿主要依据的也是平均工资。此外,平均工资还是计算GDP 的重要依据,因为对于那些提供服务的、非物质生产部门来讲,由于它们没有提品,所以统计部门通常只能用工资来作为该部门的增加值的表现。

如此多的政策措施的制定都参照了平均工资,如果平均工资不能反映真实的大多数人的情况,将使很多政策在制定时发生偏差。

不管怎么说,在平均工资仍独占鳌头的时候,各位不妨学本人的样子,把它当成鞭策自己的机会,一看见平均工资公布了,就安安静静地回到办公桌前好好码字了,比领导挥舞小皮鞭还管用。

请相信,虽然不能拼爹拼妈,但是只要努力学习知识,提高文化修养,肯定能够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改变自己的命运。

摘编自壹读微信公号

上一篇:警惕那些无用甚至有害的情感 下一篇:“借题发挥”针砭时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