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受体拮抗剂联合抗幽门螺杆菌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评价

时间:2022-06-06 04:47:15

H1受体拮抗剂联合抗幽门螺杆菌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评价

[摘要]目的:探讨H1受体拮抗剂联合抗幽门螺杆菌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抽取13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将Hp阳性的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给予西替利嗪片口服1个月+抗Hp三联疗法持续2周;对照组给予西替利嗪片口服1个月;Hp阴性的30例作为参照,给予西替利嗪片口服1个月。比较三组患者的风团数量、大小、持续时间、瘙痒情况、治疗前后IL-4、IgE、TNF-α的血清水平。结果:①观察组痊愈率72.0%(36/50),总有效率对照组94.0%(47/50),对照组痊愈率18.0%(9/50),总有效率对照组58.0%(29/50),阴性组痊愈率66.0%(33/50),总有效率对照组90.0%(45/50),观察组与对照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H1受体拮抗剂;抗幽门螺杆菌;慢性荨麻疹

慢性荨麻疹(chronic urticaria,CU)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是因机体产生的抗体引发嗜碱性颗粒细胞脱颗粒导致的组胺释放及皮肤病变。有研究认为,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在众多胃肠外疾病中有一定的作用,许多皮肤病都与Hp感染有密切的关系,但对于Hp与慢性荨麻疹的关系,当前还存在一定争议。为探讨二者的关系及抗Hp治疗对慢性荨麻疹的影响,进行了本次研究,现做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抽取于2010年12月~2012年12月在我院皮肤科就诊的13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其中男52例,女28例,年龄18~55岁,平均31.2±6.4岁,病程3个月~11年,平均3.2±1.7年,39例有上腹痛,40例有胃灼热、反酸、嗳气,有44例行胃镜检查,显示慢性胃炎31例,消化性溃疡13例。Hp阳性100例,阴性30例。将Hp阳性的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Hp阴性的30例作为参照。三组患者均临床资料完整,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具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1.2.1观察组 给予西替利嗪片10mg/次,1次/d,口服,持续1个月,加用抗Hp三联疗法(呋喃唑酮片0.1g/次,2次/d,埃索美拉唑镁肠溶片20mg/次,2次/d,克拉霉素片0.5g/次,2次/d),持续2周。

1.2.2对照组 给予西替利嗪片10mg/次,1次/d,口服,持续1个月。

1.2.3阴性组 给予西替利嗪片10mg/次,1次/d,口服,持续1个月。

1.3观察指标 治疗结束后,按照无、轻、中、重4个等级进行症状评分(分别为0、1、2、3分),观察内容包括风团数量、大小、持续时间、瘙痒情况及IL-4(白介素4)、IgE(免疫球蛋白)、TNF-α(肿瘤坏死因子)的血清水平。

1.3.1瘙痒程度 ①无:无瘙痒;②轻:轻度瘙痒但不影响睡眠;③中:中度瘙痒且影响睡眠,但不影响生活与工作;④重:重度瘙痒、严重影响工作与生活。

1.3.2每日风团数量 ①无:无风团;②轻:1~10个风团;③中:11~20个风团;④重:风团数量>20个。

1.3.3风团持续时间 无:0;②轻:持续时间

1.4评价方法 以症状积分下降程度作为疗效评价标准。①痊愈:症状积分下降100%;②症状积分下降60%~100%;微效:症状积分下降20%~60%;无效:症状积分下降

1.5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使用SPSS18.0统计软件包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以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以X2进行检验,组间差异以P

2结果

3讨论

Th1/Th2免疫应答失衡,导致机体处于极化状态,是胃肠外疾病的重要病理生理特征,有研究者建立了Hp超声粉碎抗原与抗Hp-IgG阳性/阴性慢性荨麻疹及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共育的体外培养模型,发现在Hp的刺激下,慢性荨麻疹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产生的IL-4明显高于健康组,且Hp抗体阳性者的IL-4水平显著高于阴性者。Hp的持续作用导致机体像Th2免疫应答漂移,Th2型细胞因子增加,促使B细胞合成IgE,导致荨麻疹的发生。

本次研究中,阴性组患者单纯使用西替利嗪片1个月后的有效率显著高于阳性组,这说明Hp在慢性荨麻疹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而经过抗Hp三联疗法后,观察组的有效率大大提高,与对照组的差异具有痛医学意义。且Hp转阴者的有效率显著高于未转阴者,说明抗Hp对慢性荨麻疹的治疗有积极作用。

综上所述,本次研究认为,Hp与慢性荨麻疹有着密切的关系,联合三联疗法能有效降低慢性荨麻疹患者的IL-4、IgE、TNF-α血清水平,加快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叶辉胜,蔡洁莹,高金莲.咪唑斯汀(皿治林)治疗45例慢性荨麻疹临床观察[J].海南医学,2008,19(S2):57-57.

[2] 李海燕,孙大鹏.西替利嗪联合雷尼替丁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观察[J].现代医药卫生,2009,25(06):812-813.

[3] 刘巨和.左西替利秦与法莫替丁联合治疗慢性荨麻疹临床观察[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9,30(11):1363-1363.

[4] 王万久.氯雷他定联合雷尼替丁治疗慢性荨麻疹56例疗效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12(24):102-102.

[5] 张小敏,郭敬宾,李强,张堂德.地氯雷他定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系统评价[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09,9(07):796-801.

[6] 吕静,李惠,蔡涛.幽门螺杆菌致BALB/c小鼠胃粘膜内肥大细胞及其脱颗粒变化的研究[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08,33(03):277-280,284.

上一篇:远程监护系统在赈灾救护中的应用 下一篇:猫咪夏季喝点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