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发达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存在的问题和措施

时间:2022-06-06 12:10:53

欠发达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存在的问题和措施

摘要:承接产业转移,是当前欠发达地区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一种方式,也是我国提升产业竞争力、实现科学发展的战略。在产业转移中应重视环境保护,促进本地区的技术创新,提升传统产业技术,引导民营企业参与产业转移,提高欠发达地区的就业机会,进一步改善人文环境。

关键词:欠发达地区;产业转移;产业特色

我国的地区经济发展极不平衡,而且这种不平衡有不断扩大的趋势,如何缩小地区的差距,实现欠发达地区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其中,欠发达地区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就是一种加速这些地区经济发展的方式。这种产业梯度转移,有利于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接带动整体工业化,加速欠发达地区的发展同时,促进发达地区的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这种态势对经济欠发达的地区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一、当前产业转移中存在的问题

(一)重引进,轻环保

我国部分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招商引资、扩大开放的要求十分迫切。不少地区因此患上“招商引资饥渴症”,只要引资项目经济效益好,能增加地方财政收入,能拉动GDP的增长,甚至仅仅是能够引来资金或项目,就赠送土地,减免税收,忽略环保。一些地区打出这样的口号:“只要你来投资,一切都好商量”。在招商引资中,一些地方明知引进的是高污染、高耗能企业,却能一路“绿灯”。甚至专门开办化工、电镀等高污染的工业园,投污染企业之所好,也称其为承接产业转移。

(二)重引进,轻特色

区位条件差、基础设施薄弱、发展起点低是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承接产业转移没有结合本地区的实际,以生产性项目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增强经济发展后劲,实现经济的跨跃式发展。在承接产业转移中,没有考虑本地区实际,未能创出本地区的特色,表现在:

1、轻视产业特色。一些欠发达地区拥有独特的自然资源和经济资源,有的已形成本地的特色产业。因此,在承接产业转移中应考虑以支柱产业为支撑,加快应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工业。

2、轻视技术承接。承接产业转移必须有选择的承接,防止引进落后技术和设备,防止引进落后的项目,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的发展新格局。

3、轻视本地民资的参与。承接产业转移中,缺乏大力培育市场主体,鼓励更多的民间资本参与经济的建设和发展,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要充分发挥乡镇企业在推进工业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认真搞好乡镇企业的结构调整、技术进步和体制创新,提高乡镇企业技术装备水平、资产质量、产品质量和规模效益,增强企业竞争能力。

4、轻视提高就业。从全国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和劳动力就业状况之间的关系看,凡是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发达地区,必然是劳动力实现就业相对比较充分的地区。不仅城镇人口就业水平高,还为当地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有的甚至还解决了广大落后地区的城乡劳动力的就业问题;而经济发展滞后的地区,必然是就业不充分,大量城乡劳动力资源得不到及时有效的配置,各种资源流失严重,进而给经济发展造成严重“内伤”。

二、欠发达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措施

(一)注重环境保护

在承接产业转移中,应始终不渝地坚持不接受不经环保评估产业和项目,各地区要明确列出限制、淘汰、禁止类的产业产品,在产业转移园区的建设与规划中强调区内资源的循环利用,在项目的引进方面严格把关,拒绝污染环境、浪费资源的项目进园。同时,应高度重视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循环经济发展,在资源的开发、消耗、废弃、再生利用和社会消费等各个环节坚持循环经济的理念,最大限度地减少废弃物排放,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使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生产-消费-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紧密结合“绿色家园”建设承接产业转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生态环境是后发展地区竞争的重要优势,决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发展经济,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在承接产业转移时紧密结合环保建设,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造福子孙后代。把生态理念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之中,有所选择地承接产业转移,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要提倡“高、新、轻、外”的发展方向。决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不能把放低环保门槛作为招商引资的优惠条件,不能在接受产业转移中接受污染转移,不能让开发区、试验区和工业集中区成为新的污染源。

(二)促进技术创新

紧密结合自身产业优势承接产业转移,着力技术创新,提升产业综合竞争力。要密切联系各地发展的实际情况,通盘考虑,趋利避弊,把承接产业转移与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新型工业化等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充分发挥后发优势,以更加节约的资源和更快的时间向先进,地区看齐。要以现有支柱产业为依托,紧紧围绕提升产业综合竞争力这一中心,通过承接产业转移吸纳发达地区的资金、先进设备、管理方法、经营理念、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形成产业结构调整的新思路和新机制,加快产业升级步伐。要在强化产业配套和环境兼容等发展环境的基础上,有的放矢地开展承接工作,注重在承接过程中提升和发展本地的产业,推进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体制创新,进一步促进本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从而积极引进高新技术产业新兴产业,并在关键技术上取得突破。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内先进标准,增加中高档产品、高附加值产品、绿色环保型产品比重。推进工业化不能走传统老路,要与信息化协同推进,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促进工业化加速。要抓住掌握核心技术和自有品牌这两个关键,大力发展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构筑工业的战略先导产业。要积极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要做大做强支柱产业,狠抓高增长行业,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三)引导民企参与

紧密结合民营企业发展基础承接产业转移,促进民营经济跃上新台阶。承接产业转移要充分发挥民营企业现有的基础与潜力,以民营企业为着力点,利用其在发展经济合作方面所具有的体制上的灵活性和运作上的高效性,大力承接产业转移的资金、技术、品牌、管理、营销等生产要素的注入,与民资民力交融会成强劲的经济发展驱动力,推动民营经济跨越式发展,为实现新的腾飞充分发挥作用。与此同时,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增强民营企业整体素质,做大做强一批龙头骨干企业,重点扶持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优秀民营企业、名牌名标企业等,力争形成一批主业突出、主导产品市场占有率高、拥有国家名牌名标、科技接近或达到国际或国内水平的大型企业或企业集团。促进拥有自主产权和知名品牌且市场竞争力较强的企业(集团)发展,进而实现工业发展规模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提高。在产业转移中,通过对口扶持,从政策上、体制上保护、支持和鼓励、帮助多种形式的民营经济发展。要采取措施放宽国内外民间资本的市场准入领域,在投融资、税收、土地使用以及对外贸易等方面实现公平竞争。进一步放开搞活中小企业,加大对乡镇企业的鼓励和扶持力度,要着眼将来,筛选产品前景好、市场潜力大、经济效益好、发展后劲强的重点企业,从人力、物力、财力及政策等多方面给予特殊的倾斜,培育龙头企业。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产业联动、扩大就业、活跃市场和促进经济增长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带动经济发展。

(四)增加就业机会

扩大就业是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必须充分认识到,就业是解决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和基层社会稳定等一系列问题的关键。只有把不断扩大就业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才能最终解决城乡人民群众的就业和再就业问题,劳动力资源优势才能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才能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积极力量;也只有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才能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领域的转移,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农村消费需求,促进国民经济全局的发展。如果不能确保群众实现不断扩大就业,欠发达地区经济的长期协调、健康、稳定发展也是不可能实现的。紧密结合农村劳动力就业承接产业转移,增加劳务经济收入。在承接产业转移时,要注意引进一定数量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使本地劳动力特别是农村富余劳动力能够在这些企业做工,既解决就业压力,又增加劳务收入。要积极向外拓展劳动力就业门路,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加强与产业转出地区劳动人事部门的联系和协作,争取与其签订劳务输出和劳务协作的协议或计划。进一步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和技能,建立劳动力转移的技能培训机制,多渠道增加投入。进一步健全包括就业咨询、就业培训、初中高级职业技能教育培训和职业介绍在内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以满足承接产业转移后企业的需求。

(五)扶持农业产业

大多数欠发达地区都拥有丰富的农产品,但由于缺乏相应的资金和技术,很难形成农业生产集约化和农产品加工现代化。因此,在承接产业转移中要大力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在项目申报、审批及土地征用、税费征缴等方面予以优惠,依托农业主导产业,大力培育和引进科技型、流通型、加工型龙头企业。今后,应重点发展农产品加工业,适应市场的不同需求,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引导和组织龙头企业与农户建立紧密的利益连接机制,形成“利益均沾,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采用“公司+农户”的方式来调整农业组织结构并推进农业产业化是比较适当的,适度规模经营也有利于促进农业的产业化。在承接产业转移中不断提高农产品的科技附加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扶持农业工作要把着力点放在提高农产品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上来。围绕“绿色、环保、无公害”这个全球消费新潮流,在引进、采用新技术上下功夫,不断提高农产品的科技附加值。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业示范园区、种养大户要加强与农业科研院所的技术合作,可以搞技术引进,也可以技术参股,走产学研一体化的路子。

(六)改善人文环境

承接产业转移,培养和提高广大劳动者的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要有高素质的企业家队伍做支撑。引进企业要同培养企业人才结合起来,切实培养和造就一批职业化、现代化的高素质企业家和经营管理人才,做好相互间的传、帮、带,以提高对口人才培训效果。这是保证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生存发展的关键所在。在承接产业转移中抓好软环境建设,主动为客商做好优质服务,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要强化宣传推介,尽快树立欠发达地区的务实、进取、创新的人文形象。创造公平竞争的投资环境,消除不合时宜的体制。要树立诚信、高效、办事形象,增强服务意识,提高办事效能。政府要强化信用意识,充分发挥政府在信用建设中的表率作用,树立诚信的形象。要改善行政管理,提高行政效能,做到决策透明、公正,并把政府的服务建立在科学规范的管理之上,做好科学规划、设计、论证等工作。面对复杂的形势和各种各样的风险,政府要建立预警系统,加强对灾难和风险的预测工作,增强对政治的、金融的、自然的风险和灾害的预警和防范能力。充分体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做好便捷周到的服务工作。

当前国际国内的竞争更加激烈,产业升级加速,产业转移已是大势所趋,欠发达地区要利用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机遇,制订相应的法规,加强监管,发挥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劳动力成本优势、政策优势等,从承接产业转移中实现经济的稳定协调发展。

(作者单位:广东汕头职业技术学院。作者为经济师)

上一篇:多领域合作:中加服务外包拓展合作新路径 下一篇:奥运营销的战略规划及策略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