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合唱教学中的技能训练

时间:2022-06-06 12:06:58

小议合唱教学中的技能训练

摘 要:音乐教学中的合唱教学是很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合唱教学应注重对合唱技能的培养和训练。对合唱教学中技能训练进行探讨很有必要。

关键词:合唱教学;技能训练;音乐审美

合唱作为一种高雅的艺术表演形式,不仅给人以旋律、和声和情感方面的审美感受,又能使学生受到集体主义思想教育,具有很强的集体性。合唱也是音乐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陶冶学生情操的同时还能提高学生的综合音乐素质。而合唱也是非常专业的音乐活动,不仅需要一定的专业技巧,同时还需专业的技能训练。合唱教学中的技能训练,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正式训练前先进行喉部放松

合唱教学应首先对学生的声音进行统一、协调,只有统一协调的声音才能带给人们美妙的音乐感受,如果合唱队伍中充满“大本嗓”“大白嗓”等比较突兀的音色,就达不到合唱所要求的对整体音色优美而圆润的要求。所以要对学生进行科学发声的训练,将其声音中不协调的部分去除,才能完整体现出整体音色。科学发声首先要让学生找到适合发生的位置,应在正式训练前进行喉部放松练习。喉部放松的目的是让咽部肌肉慢慢放松,从而在歌唱时能使其充分地振动,最终能唱出各个层次的音色,如高音、低音等,不会造成由于喉部紧张导致“高音上不去低音下不来”的现象。所以在每次集体训练时,要预留部分时间让学生充分进行喉部放松运动,可以用“打呵欠”的方法或单纯的喉头下放,使学生逐渐进入状态,找到适合发生的初步位置。

二、进行共性训练

共性是指整体音色或发声方法要在各个声部一齐发声的基础上达到统一与和谐,共性不仅能衡量合唱队伍的水平高低,更是观察声音色彩的主要渠道。因此,进行共性训练对提升合唱整体效果而言是必不可少的。共性训练有多种方式,最简单的就是前面提到的“打呵欠”,因为每个人的口腔构造大同小异,“打呵欠”的时候基本上都是抬高上颚,导致声音在一个很高的位置上,而且由于喉头放松,导致声音同时会稍靠后。还有一种常见的方式是像闻到香味一样深呼吸,好像味道已经深入肺腑一样。或者引导学生发出吃惊时经常发出的声音,如“啊、咦、呀”等,声调要逐渐提高然后逐渐降低,这种由低到高而后又由高到低的声音变化会让学生体会到气息是怎样在腹腔内游走的,可以利用气息作为支撑点,在此状态下进行连跳音的发音练习,逐渐推进,直至整体音色达到目标效果为止。

三、加强正确的吐字和咬字训练

明代戏曲家魏良辅曾在其著作《曲律》中提到:“曲有三绝:字清为一绝;腔纯为二绝;板正为三绝。”很明确地指出了正确的咬字和吐字是演绎歌曲、传达感情的重要根本。而且掌握熟练的咬字和吐字技巧,一方面是为了将音律中的感情更完整地传达给听众,另一方面是通过正确的吐字、咬字带动发声,以便充沛地表达歌曲的思想,使歌声更富魅力。如果经常听一些国内外的合唱作品,就会发现无论是哪种语言的合唱,最终要表现的都不仅仅是合音整体的单方面效果,而是注重声音、情感的结合与完整体现,完美的合唱效果是要通过清晰的咬字、优美的发声、丰富的情感三方面协调统一实现的。因此,在声乐训练中,要充分认识到掌握正确吐字、咬字的重要性,通过有目的的专门训练,使学生掌握相关的技巧。这方面可以参考我国历代歌唱家的作品,通过对作品的细心揣摩,归纳、总结出一套训练方法。

四、培养学生内在听觉,提升音准

音准是使合唱呈现和谐效果的关键,因为在合唱中,只有各个声部间音准合理、高音关系协调,才能使合唱效果和谐。在合唱中,因为学生只负责各自对应的声部,调校音准不成问题,只需通过一定的技巧培训和加强练习即可。但进行合唱时,是所有声部一齐发生,音准问题将会被扩大,有些同学在分声部演唱已经很标准,但和声时仍会有音准问题。解决和声音准问题,可以通过让学生在合唱中相互靠拢、彼此倾听的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内在听觉。具体做法是循序渐进,从练习横向音程开始,逐渐过渡到纵向音程或简单的和弦,而且要采用无伴奏的方式,让学生清楚明晰地听到彼此的声音,从而自行对声音进行调校,自动达到和谐而统一的和声效果。训练素材可以选用匈牙利音乐教育家柯达伊的无伴奏合唱训练曲,在训练学生内在听觉的同时要让学生对其作品加入自己的理解,空洞的演绎对提升音准和把握音律毫无意义,只有加入艺术内涵,有自己真实的情感投入,才能得到实质上的提高,才能使合唱最终呈现出完美和谐的效果。

总之,合唱是一种富于艺术内涵的音乐表现手法,是用来抒发人们的情感、表达情绪的变化及更深层次哲学问题的思考,不仅包括交织、重叠、变换等专业性的艺术手段,还蕴涵着直达人们内心深处的复杂情感。因此,我们要加强合唱教学中的技能训练,带给听众更卓越的音乐感受。

参考文献:

[1]郭婕.有关合唱教学中技能技巧训练的几点见解.音乐时空:理论版,2012(9):87-88.

[2]任岩.合唱的审美特征[J].文教资料,2011(2):94-95.

[3]梁海景.谈合唱教学的美育功能[J].咸宁学院学报,2011(10):17-18.

(作者单位 甘肃省敦煌市转渠口中学)

上一篇:加强高职院校影视艺术专业政治法律理论课的实... 下一篇:如何轻松应对英语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