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如何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时间:2022-06-06 06:27:14

小议如何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摘 要】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灵活运用各种手法,最大限度地调动每个学生参与的积极主动性,积极参与教和学的全过程,让他们学会求知,学会做人,让他们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真正使数学课堂活跃起来。在理解和掌握知识的过程中,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从而达到学生好学、乐学的境界。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使人的各种感观处于最活跃的状态,接受知识信息达到最佳效果,它可以有效地诱发学习动机,使学生自觉地集中注意力,全神贯注的投入学习中。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启发了学生的创造力,为他们学数学、爱数学创造了条件。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学生对学习的内容感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主动地调动全部感官,积极地参与教与学的全过程。为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教学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我设计了《西游记》的动画片: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有一天,路过女儿国,国王给了他们师徒四人一块饼。唐僧说:“咱们把这块饼平均分成四块,每人一块吧。”猪八戒听见了,急忙说:“一块太少了,师傅,我吃得多,就多分给我一块吧。”唐僧看了看这贪吃的徒弟,不知道怎么办好,孙悟空说:“师傅,那就把这块饼平均分成八块,给他二块吧。”猪八戒高兴的说“谢谢猴哥”。老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了“猪八戒吃的多吗”的问题情境,制造了认知冲突,激发了学生对新的学习内容的兴趣、好奇心、急于探索的精神,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

二、巧设问题,激发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重视问题的创设,学生的思维才会被激活,对新知的探索才会主动,才会在对数学问题的探索和独立思考中有所发现。如教学《长方形的认识》时,我先引导学生观察书表面、桌面、作业本面。提出问题:“它们是什么形状?”由实例出发,抽象出图形,让学生初步感觉长方形。再让学生找身边的长方形,让学生感悟长方形的用处,体会长方形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然后让学生从装有不同的图形(正方形、梯形、三角形)的袋子中摸图形,提问学生“你摸出的图形为什么不是长方形?”感知长方形与其它图形的不同。再指导学生动手折一折,量一量,比一比,你发现长方形的边有什么特点?你是用什么方法发现的?长方形的角呢?你是用什么方法发现的?量了几次?抽象出长方形的特征。最后让学生讨论、归纳长方形和正方形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步步深入的问题,不断地唤起学生知识的认知,很好的突出了教学重点,突破了难点,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

三、合作探究,激发兴趣

只有学生亲身经历、感受的东西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让学生动手操作,全方位参与教学活动,并在操作的过程中积累经验,满足了学生好奇、爱动的心理特点,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推导“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时,可让学生分组合作,由学生把长方形和四边形分别剪一刀,使他们分别变成两个三角形,然后让学生观察、思考、讨论剪出的每个三角形的形状大小和面积,然后拼一拼。这样,让学生在边操作、边交流、边讨论的过程中,推导出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经历了知识探究的过程,真正体验了学生在学习上的主体能动作用。小组合作学习让孩子们在活动中学习,在学习中思考,在思考中成长,最大限度地调动了每个学生参与的积极主动性,真正使课堂活跃起来。

四、体验成功,激发兴趣

成功感是学习中非常宝贵的情感体验。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鼓起学生进一步追求成功的勇气,它能极大地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因此,在学生获得知识的探索过程中要让学生体验成功的愉悦,感受自主探索的乐趣。教学《圆锥的体积》时,由于学生对圆锥是初次认识,在日常生活中较少遇到,计算体积就更是难上加难了,为此,我引导鼓励学生大胆猜测,学生会自觉地投入到探究新知过程中去。在老师的指导下,动手用与圆柱体同底等高的圆锥体量水倒入圆柱体,看几次能够倒满。实验开始后,人人开动脑筋、想办法,紧张地忙碌着,短短几分钟时间,学生便发现三次刚好倒满。学生的神情中充满了无限的自豪与快乐,他们享受到了成功的喜悦。成功强化了自信,自信激活了快乐;快乐将更加自信,自信将更加成功。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灵活运用各种手法,最大限度地调动每个学生参与的积极主动性,积极参与教和学的全过程,让他们学会求知,学会做人,让他们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真正使数学课堂活跃起来。在理解和掌握知识的过程中,促进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从而达到学生好学、乐学的境界。

上一篇:浅议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下一篇:“辅导员+辅导员助理”模式在新生管理中的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