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ML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整体设计方案

时间:2022-06-06 06:20:38

UML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整体设计方案

摘要:本文介绍了职业教育课程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开发与设计,以工作过程分析为起点,选用适于教学的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整合教学内容,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凸现以学生为主体、以职业能力的培养为主线、“教学做一体化”的特点。我院软件技术专业“UML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设计把握上述原则,对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提高学生的职业关键能力起到了强有力的支撑作用。

关键词:工作过程系统化;软件模型建立;课程开发与设计

1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

职业教育课程的开发是工作过程导向的,依据并围绕职业活动中“为完成一件工作任务并获得工作成果而进行的一个完整的工作程序(工作过程)”选择课程内容,并以之为参照系对知识内容实施序化,着眼于蕴含在行动体系中的隐性实践知识的生成与构建,筑造课程内容结构[1-2]。

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以工作过程分析为起点,选用适于教学的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整合教学内容,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凸现以学生为主体、以职业能力的培养为主线、“教学做一体化”的特点。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模式将职业活动中的各个元素渗透到教学的整个过程,实现学习者从经验层面向策略层面的能力发展,培养企业真正需要的人才;与此同时,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也关注如何在满足社会需求的同时实现人的个性需求、如何在就业导向的职业教育大目标下人保持个人的可持续发展[3]。

2软件技术专业整体课程设计

软件技术专业以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素养,具有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适应软件开发、测试、维护、应用、推广、支持及服务等岗位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对软件技术专业进行职业专门化方向研究后,认定软件技术专业人才面向的岗位及岗位群有项目经理、数据库开发工程师、程序设计工程师、系统测试工程师、系统维护与售后工程师等。

软件技术专业的就业岗位主要包括:1)软件设计员、软件项目经理、软件项目组长、程序员、编码员:程序模块设计、代码编写、软件文档制作等相关技术岗位;2)测试员:与软件测试、质量保证等工作相关的技术岗位;3)软件技术支持、推广、维护等人员:与软件应用、服务、推广、维护等工作相关的技术支持岗位;4)企业信息员:与企业信息化,如企业管理系统应用、数据库应用程序维护及开发等工作相关的一般技术岗位;5)办公室文员:与办公自动化,如桌面应用程序开发、Web应用系统开发等工作相关的一般技术岗位。

软件技术专业的典型工作任务包括:1)软件开发资讯、计划、质量管理、进度管理;2)针对概要设计,进行项目开发前期的准备工作;3)针对概要设计进行系统详细设计;4)阅读理解详细设计书进行代码编制;5)数据库的开发、测试、运行与维护;6)进行单元测试设计过程,填写技术文档;7)代码检查,填写技术文档;8)程序集成测试与维护;9)常见网络和系统环境的配置和纠错并进行客户操作培训等。

3基于工作过程的“UML系统分析与设计”学习领域课程的总体设计

“UML系统分析与设计”是软件技术专业的核心学习领域课程,具有承前启后的关键作用,它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掌握面向对象的软件开发技术,也为后续课程(如程序设计及编码规范、Java程序设计、Web应用开发、桌面应用程序开发等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还为毕业后的就业,尤其是应用软件开发类职业岗位的就业增加机会。

“UML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主要讲授如何将统一建模语言(UML)运用于面向对象的分析与设计及整个软件开发过程中。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熟悉UML建模语言组成符号的基本意义和使

用,能够通过阅读相关的UML图迅速获取用户的需求,能够迅速读懂程序详细设计开发文档,能够运用Rational Rose建模工具开发典型的软件设计模型、实现模型、部署模型、测试模型等。

“UML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的典型工作任务包括:1)与用户沟通、交流,获取用户对软件开发的需求,根据用户需求开展软件开发前的系统分析与设计,分析设计意图,规划软件模型;2)选用软件建模工具,绘制用例图、类图、顺序图、状态图、协作图、组件图等图形,构造软件开发模型;3)与用户反复交流,调整并完善软件开发模型,直至用户满意。其过程如图1所示。

“UML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的总体目标是:能快速阅读UML的各种模型图,并以此获取用户需求及领会软件设计师的设计意图;能使用Rational Rose建模工具以及软件需求建模、架构建模和应用建模中的方法和技巧,绘制典型的软件设计模型、实现模型、部署模型、测试模型;通过课程设计、实训等途径,锻炼学习能力、知识应用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沟通能力和创新能力等。

我院“UML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的学习单元整体设计如表2所示。

图书馆信息管理系统用例建模 机房 4 R2.2

图书馆信息管理系统静态建模 机房 4 R3.2

4.动态建模 小型商贸公司数据管理软件动态建模 机房 2 N4.1

N4.2 Z4.1

Z4.2

Z4.3 R4.1

图书馆信息管理系统动态建模 机房 2 R4.2

(续表)

学习单元 主题学习单元 学习地点 学习目标与主要学习内容

课堂学习时间 能力目标编号 知识要求编号 任务或项目编号

5.体系结构建模 小型商贸公司数据管理软件体系结构建模 机房 8 N5.1

N5.2 Z5.1

Z5.2

Z5.3 R5.1

图书馆信息管理系统体系结构建模 机房 8 R5.2

6.模型整合与完善 小型商贸公司数据管理软件模型整合 机房 12 N6.1

N6.2

N6.3

N6.4 Z6.1

Z6.2

Z6.3 R6.1

图书馆信息管理系统模型整合 机房 12 R6.2

总学时:64

4学习单元2“用例建模”的完整设计

表2中学习单元2“用例建模”的主题学习单元1是“小型商贸公司数据管理软件用例建模”,4学时完成。该单元的学习目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专业能力目标:能理解用户的设计需求并进行需求说明;能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发现参与者、明确用例并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能根据分析结果,制定工作规划;能使用建模工具绘制用例图。

2) 方法能力目标:能制定合理的工作计划、选择合适的工具开展工作;能在行动过程中发现问题并

解决问题;能尽职尽责完成任务;能对工作进行恰当、合理的评价,并追求完善。

3) 社会能力目标:能有效地与人沟通并开展合作;能有效地开展自我学习并独立创新。

该单元使用典型的、真实的“小型商贸公司数据管理软件”作为学习平台,研究该软件的用例模型,该单元的学习重点是:分析与发现系统参与者;分析并确定参与者与用例之间的关系;绘制用例图的一般方法与技巧。

学习过程的组织实施如表3所示。

表3 “UML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学习过程的组织与实施

学习过程 学习性工作任务或项目编号 学习过程的组织与实施 学时

资讯 研究与分析业务流程,通过典型实例,回顾各种图形元素的使用方法与技巧 讨论并分析小型商贸公司数据管理系统的一般业务流程,确定系统边界,明确该系统涉及的数据及结构,布置工作任务并指导学生进行调研 1/2

上一篇:基于开源项目的项目教学法在Java教学中的应用 下一篇:“计算机组成与体系结构”课程群建设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