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废拆解对土壤污染的研究及修复对策

时间:2022-06-06 02:03:04

固废拆解对土壤污染的研究及修复对策

摘 要:为全面了解固废拆解业对土壤污染的情况,我们对台州市路桥区固废拆解集中区域土壤中的铜、镉、锌、铅、铬等重金属元素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固废拆解集中区域范围内土壤的各种重金属均有不同程度的超标。根据土壤监测结果、针对土壤污染现状,本研究提出了土壤污染修复方法,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关键词:固废拆解;土壤污染;污染修复

DOI:10.16640/ki.37-1222/t.2016.14.100

0 引言

本文是以固废拆解对土壤所造成的污染及采取的治理方法为研究对象。首先我们以台州市路桥区固废拆解集中区域作为我们的实验基地,对该区域进行了长时间的调查研究,了解了固废拆解的现状,并对土壤进行了监测,了解了固废拆解对土壤所造成的主要污染物及污染程度,然后提出治理方案,并通过分析比较确定了土壤污染的修复目标、修复方法,随后进行了土壤修复实验,达到预期效果。最后针对治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

1 土壤污染状况监测情况

1.1 布点设置

我们对已污染的选定区域表层土壤进行了调查筛选,通过网格法均匀布点取样检测,确定重点区块,并重新根据污染源调查情况,采取污染源为中心的放射状布点,对每个重点区块进行布点采样分析。

1.2 现状监测结果

根据监测分析结果,路桥区表层耕地土壤镉超标率最高,超标率达到41.7%;其次为铜,超标率达到32.3%;铅和锌的超标率分别达到20.5%和15.0%。在各乡镇街道中,超标情况最为严重的是峰江街道,其次为新桥镇,再次为主城区(包括路桥、路北、路南三个街道)。各乡镇街道及重点区域土壤重金属浓度如下:

2 污染土壤修复

2.1 修复方法

污染土壤的修复,不同污染类型的污染土壤具有不同的修复方法。针对有机污染土壤,国内外采用较多的方法有化学淋洗技术、热脱附技术、生物堆制技术、原位生物修复技术、热解焚烧技术等;针对重金属污染土壤,采用较多的技术有淋洗/浸提技术、生物修复技术、固化/稳定化技术等[2]。

本实验对选定区域土壤修复采用原位生物修复(动物、植物强化复合工艺)工艺为主,生物处理(化学淋洗)为辅的工艺技术。高浓度的地块预先采用化学淋洗的措施,达到中度或轻度污染浓度后再采用动物修复;修复动物为“大平二号”蚯蚓;中度和轻度污染采取作物试种,选择的植物修复品种为超积累植物芥菜。

2.2 修复实施效果

土壤污染修复后重金属浓度见下表3。

根据上表:第一阶段修复后植物修复区和动物修复区土壤中重金属铬、铜、铅的浓度均低于第一阶段修复目标值,达到了第一阶段预期目标;动物修复区,动物修复后蚓体中的重金属铬、铜、铅的浓度含量较高,修复后土壤中重金属铬、铜、铅的浓度明显降低,说明“大平二号”蚯蚓对重金属的吸附效果比较明显,在中度污染的地块采用动物修复技术是比较成功的。

3 结论

本研究通过对台州市路桥区固废拆解业的调查与了解,选定了主要拆解基地作为试验基地,对他们的土壤进行了监测,在全面了解台州市路桥区固废拆解业对土壤造成的污染现状的前提下,我们提出了生态修复方法,目前均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参考文献:

[1]《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166-2004)[S].

[2]王新,周启星.重金属与土壤微生物的相互作用及污染土壤修复[J].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2004,5(11):1-5.

上一篇:男人领衔的不缠足运动 下一篇:颜强:中国复制冰岛足球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