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身立教,以德育人

时间:2022-06-06 12:40:04

摘 要: 德育是学校育人的首要任务,是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教师作为德育工作的组织者和直接实施者,其自身就是一种德育教育资源,对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以及德育质量的提高有不可估量的作用。作者就如何发挥教师在德育工作中的表率作用,结合自身多年的教育经验,从“以身立教”、“以德育人”两方面进行探索,论述教师表率作用的重要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 表率作用 以身立教 以德育人

德育工作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法律和心理健康的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贯穿学生学习与生活的一条红线,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导航仪”和“助推器”。教师作为德育工作的组织者和直接实施者,其自身就是一种德育教育资源,对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以及德育质量的提高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中小学校的党组织和党员教师要充分发挥政治核心和先锋模范作用。”

其实,德育工作这种模范的表率作用不仅仅体现在党员教师身上,历代教育家都提出了“为人师表”、“以身作则”、“躬行实践”的古训,因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的行为示范对学生最具感染力,而且德育工作重在养成而不是说教,老师是“言传身教”的主体,“身教”的作用远远超出“言传”。因此,应该把德育工作从简单的说教中解放出来,充分发挥教师的表率作用,采取“以身立教、以德育人”的教育方法,在工作中像花农一样“双手扶持千木茂,慈怀灌注万花稠”。

一、“以身立教”千木茂

陶行知指出:“教师是学生增长知识和思想进步的导师,他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一定要以身作则,自觉率先垂范,这样才能真正为人师表。”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指出:“教师的职责是自己的榜样教育学生。”可见,教师的表率作用既是一种教育资源,更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方式。

1.“以身立教”是教学活动的需要,更是教育工作的需要。

传统的教师只是限于课堂的知识传授,也就是进行言传的教学过程,这种对教师角色的定义是片面的、不科学的。因为,教师的教育方式可以分为言传、身教两种,如果说课堂的教学活动是通过言传这种方式完成,那么,课堂以外的思想教育、品行教育、纪律教育等则需要教师的“身教”来完成。所以,“以身立教”是教学活动的需要,也是教育工作的需要,正所谓“师爱为魂,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言传”是用言语来讲解、传授要表达的意思,而“身教”则是用行动来示范,同时还要加以言语的教导。既用言语来教导,又用行动来示范,也就意味着在学校教育工作中,教师的行动对学生起着重要的模范作用。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一方面要注意措辞得当,自觉说普通话、写规范字,另一方面要根据具体的教学环境和教学内容,针对不同的教育对象,设计和选择不同的教学用语,达到高效、科学的教学目的。

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为人师表,身教重于言传。所以,在身教中,教师要以人民教师的标准要求自己并约束自己的行为。一方面对学生传授道德规范,通过自己的思想品德和言行举止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要学生做到的首先自己要做到。另一方面要努力提升自己的品德修养,努力做一个高尚的人。在与学生的交往中,严格要求自己,处处以身作则,努力做学生修养品德的表率。孔子曾教导学生要“不耻下问”,他自己率先示范用行动去影响学生。在田间地头,孔子随时向农夫请教,处处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教育学生。同样,身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的天职就是通过榜样的作用去影响学生、教育学生,从而使教育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为人师表”是教育的方式,更是教师的职业形象。

教师的职业形象是指教师的思想道德、业务、作风、礼仪等素质综合的外在表现,是德高为表的内在美,学高为师的外在美,仪表为范的风貌美的具体表现。简而言之,就是在一切教育过程中做到“为人师表”。

(1)在学习上为师。“教师”,顾名思义,一是“教”学生学,二是学生的“师”。所以,为人师表,在学习上要成为学生的“师傅”,这样学生才会“信其师、亲其道”,才能把知识传授给学生。

首先,在教学态度上,爱岗敬业、安教乐教,正确认识自身的职业价值,倡导爱岗敬业,强化责任意识,是社会对教师职业道德的必然要求。“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是教师对待人生的根本出发点,安心教学的教师才会有静心学习的学生,同样,用心教学的老师才能教出优秀的学生。

其次,在自身文化素质上,“给学生一瓢水,教师应具有一桶水”,为人师表,自身文化素质一定要过硬过关。不仅要教自己所教科目的知识,而且要掌握相关的教育理论和心理知识,更要有“科学发展观”的教育思想,与时俱进地吸收新的教育理念、学习新的教育方式。学生在学习中成长,教师也应该在教学中进步,自己补充得越多,教给学生的就越丰富。

(2)在言行上表率。北京师范大学的校训“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所强调的正是教师在言行上身先表率的示范作用,就是要求教师在言谈、行为、举止上要恪守教师道德准则,并以此来教育学生,给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榜样。

首先,从细节做起。俗话说:“教育无小事,事事是教育;教育无小节,节节是楷模。”教师对自己的言行更不能“以善小而不为,以恶小而为之”,而是重视自己言行的细节,从平常事、小事做起,于细微处做好教育工作,塑造自己良好的教师形象,促进教育工作高效地开展。

其次,做到言行一致。中国现代著名教育家杨昌济认为,只有教师言行一致、以身作则,才能有效地影响学生,完成造就人的光荣任务。他说:“教育者行为若不违其言,其影响于被教育者必甚大。”叶圣陶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可见,教师言行一致是何等的重要而意义深远。在2012年高州“921”特大水灾中,学校组织捐款,但是学生的反应不热烈,所以,在捐款时,我对大家说了一句话:“谁都会遇到困难,谁遇到困难时都希望得到他人的帮助,所以,我们应该从自己做起,我们教师更应该带头,所以,我个人捐200元。”很明显,学生被我打动了。他们纷纷捐款、捐物,没带钱的学生也认捐了。在“学生心目中最不喜欢的教师行为”的调查报告中,“口是心非”这一项位居榜首,再次说明:教师要言行一致,这样才能做学生喜欢的老师。

二、“以德育人”万花稠

古语有言:“以力育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育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强调的就是以德育人的教育效果。“以德育人”,是指教师以身作则,用自己的美德、高尚的品质、良好的思想素质去熏陶学生、感化学生,进而达到教育培养学生的目的。这里的“德”,即美德,指教师的职业道德、良好的思想素质等。

1.“以德育人”需教师严要得法、慈要有度。

教师要“以德育人”必须先关爱学生。教育,是从爱出发的,没有爱,教育的阳光就无法照进学生的心灵。高尔基说:“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爱学生体现在“严”和“慈”两方面。常言道:“严师出高徒。”但严要得法,慈要有度。慈,就是对学生要关心、爱护、宽容、尊重,要充分鼓励学生的自尊和自信,关心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进步,使学生全面发展。

参加工作的第四年,我负责学校写作兴趣小组的辅导工作。在一次语文测试中,一位兴趣小组的学生30分的考试作文只得到20分,对于不少学生来说,这个分数已经不低了,但是我认为对于参加写作兴趣小组的人来说,是一个非常不理想的成绩。试卷改出来后,我批评了她,并意味深长地对她说:“平时的作文比赛你都可以写得很好,还获奖了。你只是太骄傲了,没有认真对待这次测验,但是你要知道如果平时的智慧不能在考试上展现出来,你就无法展现自己的实力。你要知道老师在你的身上寄托了无限的希望。你真是让我太失望了。”接着我跟她一起分析作文中的每一个错误,让她认识到是粗心大意丢分,让她知道老师对她的爱与希望,以后争取更大的进步。

在工作上,我谨记“讲台上,书桌边,寒来暑往,洒下心血点点;润花蕾,育桃李,春华秋实,拳拳赤诚一片”,做到关爱学生、热爱教育、严格对待学生的过失,慈爱地对待学生的成长,不断提高自己的德育工作水平。

2.“以德育人”需教师重感情、讲民主。

“以德育人”要求教师在教育中要讲真话、讲科学,不能讲假话、讲谎话。要顺“理”,要用真理启迪学生的思想,用真理塑造学生的灵魂。要用事实来教育学生,不仅要讲道理,而且要有事实根据,更要用丰富的事实来论证理论的正确性,论证各种品德规范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因此,“以德育人”必须做到“以理服人”。

“以德育人”要求教师在教育中允许学生提出不同的意见,允许学生不服气,切忌简单粗暴,以势压人。因为学生处于身体和心理成长发育时期,难免会和教师产生不同意见,这时教师耐心开导,甚至耐心地等待,允许学生有个思想消化和思想反复的过程,这个过程也许要一天,两天,一周,甚至更长的时间,这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冷处理”。

记得在讲《三国演义》的习题时,我要学生区分好是谁战长坂坡,谁战长坂桥,当时就有学生对我的答案不认同。他说得面红耳赤,对比我并没有发火,而是心平气和地说:“很好,有钻研精神。为了确认正确答案,请同学们回去查阅《三国演义》的相关部分。”过了几天,那个学生为他的行为感到抱歉,我当即就表扬他,学习就需要这种严谨的精神。

“言必行,行必果”,行动实践远胜于说教。德育工作,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一种精神体现,一种深厚的知识内涵和文化品位的体现,一种最现实、最生动、最鲜明、最有力的教育手段,对学生起着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教师在实际工作中应该充分发挥教师的表率作用,严格做到“以身立教、以德育人”,以热爱学生、教书育人为核心,做到真正负起“三钱粉笔,万钧重担”的为师之责,并用“学为人师、行为示范”的要求来约束自己,做家长认可、学生喜欢、学校放心的“三满意”教师。

参考文献:

[1]班华.现代德育论[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3.

[2]曹伟星.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对策[J].新课程教研,2010,3.

[3]李刚.新课改背景下的中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创新[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27.

[4]李翠红.花儿朵朵香:语文老师的班主任德育教学[J].成才之路,2011,22.

[5]陈文艳.网络时代班主任德育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1,12.

上一篇:普通高校公共音乐鉴赏课程现状及发展对策 下一篇:浅析学生自理模式下的民办高校校园媒体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