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中医分期辨治原发性痛风性关节炎

时间:2022-06-06 12:12:08

试论中医分期辨治原发性痛风性关节炎

关键词 原发性痛风性关节炎 分期辨治 中医药疗法

原发性痛风性关节炎是由于长期嘌呤代谢障碍,血尿酸增高而引发的关节炎症。临床上一般分为急性发作期与慢性缓解期两种类型。笔者不揣浅陋,将多年的临床经验总结如下,就正于同道。

1 急性发作期

痛风性关节炎好发于下肢关节,以第一跖趾关节和踝关节为常见。急性发作时,关节红、肿、热、痛,功能障碍。属中医湿热痹范畴。方选四妙散加味,功在清热利湿、凉血通络。如治沈某某,男,56岁。2004年4月13日初诊。患者右第一跖趾关节红肿疼痛反复发作半年,昨天因饮啤酒及食海鲜后,今天右第一跖趾关节红肿疼痛再发,局部灼热,行走困难。查血尿酸610μm1/l。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证属湿热下注,流注关节。治以清热泄浊、凉血散瘀。方选四妙散加味:黄柏、川牛膝、丹皮各10g,薏苡仁、土茯苓、海桐皮、蚕砂、汉防己、革薜各30g,苍术20g,生地、赤芍各15g,全蝎6g。5剂后患者第一跖趾关节红肿、灼热基本消退,疼痛缓解,但触之仍有轻微疼痛。前方出入服用60余剂,症状消失,复查血尿酸166μmol/l。随访2年,未见复发。

2 慢性缓解期

此期属痛风性关节炎的休止期,血尿酸增高但不发病。患者往往不进行治疗,导致关节炎反复发作或痛风石形成、关节畸形等。此期一般以脾虚湿浊为主。方选防己黄芪汤加味,功在益气健脾、燥湿泄浊。如治王某某,男,58岁。2007年6月15日初诊。患者左第一跖趾关节、左内踝关节反复红肿疼痛3年。平时服用别嘌醇、苯溴马隆,发作时用秋水仙碱等治疗。因胃肠道反应明显和肝功能异常而停药。今见左第一跖趾关节和左内踝关节外突,略暗红,稍有压痛,伴神倦乏力,纳食少。舌质淡、苔白黄腻,脉小滑。查血尿酸589μmol/l。证属脾虚气弱,湿浊内蕴,瘀浊内滞,流注关节。治以益气健脾,泄浊化瘀。方选防己黄芪汤加味:防己1.5g,黄芪、党参、炒苍术各20g,薏苡仁、土茯苓、蚕砂、川革薷、威灵仙、海桐皮各30g,甘草6g,参三七10g。5剂后复诊,患者精神好转,苔腻变薄。仍按前方出入,连服3月余,关节痛未发,复查血尿酸210μmol/l。随访2年,未见发作。

3 体会

本病多系湿蕴生热,湿热流注关节,遂发本病。急性期以邪实为主,治以清热泄浊化瘀;慢性期以本虚为主,治以补脾燥湿泄浊。排泄湿浊应贯穿治疗的始终。笔者推崇土茯苓、海桐皮、蚕砂、汉防己、川萆薜这5味中药利湿排浊,用量宜大,一般在30g以上。其降低血尿酸、减少发作的疗效确切,可能与改变人体内环境有关,其药理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其他用药可结合辨证论治。本病的致病特点为内湿作祟,因湿性粘滞,缠绵难愈,故疗程较长,症状消失后一般要求连续治疗3个月以上。如久治不愈,可增加或加重活血化瘀、搜风剔络、化痰散结的中药。

上一篇: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DC亚型与 NK细胞的关系 下一篇:强烈化疗后Ⅳ度骨髓抑制患者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