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韵蓉:安全感决定宝宝一生

时间:2022-06-06 12:01:39

金韵蓉:安全感决定宝宝一生

安全感是定一个人心理健康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对于年幼的宝宝来说,安全感是对世界信任的基础,一个宝宝只有觉得爸爸妈妈是可以信赖的,才会觉得世界是可靠的,生活是美好的,惟此,才能获得生存的动力、勇气和毅力。本刊专访心理专家金韵蓉老师!

金老师告诉你:

安全是种什么感?

安全感是心理健康的基础,有安全感的人才有自信和自尊,能与他人建立信任的人际关系,积极挖掘自身的潜能。而缺乏安全感的人会更多地感到孤独和被拒绝、对他人通常持有不信任、嫉妒、傲慢甚至仇恨和敌视的态度,行为上也更容易出现逃避、退缩或攻击性的行为,较难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也很难有幸福正常的生活。而且缺乏安全感还是多种心理疾病的隐患之一。

金老师帮你判断:

你的宝宝

有安全感吗?

A.有安全感的宝宝什么样儿?

安全感好的宝宝内心坚信:“我是可爱的,我是被爱的,我的存在是有价值的,我有能力克服困难解问题,我相信自己的判断。”

安全感好的宝宝不随意冒险,不在马路上乱跑,每到一个陌生之处也不会随意闯入,而是沉稳地观察环境,慢慢地融入。他们与父母的关系是依恋式独立,他们很自信,不怕犯错和失败,乐于分享与合作,不以竞争获胜或物质占有定义自身的价值,不怕不同意见,在人际交往中也不会刻意逢迎。

B.没有安全感的宝宝会怎样?

如果您的宝宝符合如下几条,那么妈妈请注意,宝宝的“安全感缺乏征”正在向您亮起红灯!

要么过度怯懦,要么胆大妄为,不顾自身安全;

要么过度黏人,要么过度独立;

不愿意独立解问题,总是依赖他人的帮助;

迷恋物品,渴求物质满足,离开慰藉物就六神无主、寝食不安;

不敢参与竞争,或不能接受失败;

不愿意接受不同意见,而是要求大家必须和他统一意见。

“安全感妈妈”

能量大法

情境模拟1

别人家的宝宝看起来又懂礼貌又乖巧,还很擅长社交呢!可是我的宝宝却既不爱和小朋友们玩、也不爱主动和大人打招呼,在别人家做客时不但独来独往,还一直蹲在角落里玩些奇奇怪怪的玩具……

金老师观点:

现在的妈妈们,你们可能是太焦虑了!要知道现在所谓那些“怪怪的”行为,50年前的妈妈都不会觉得,因为那时的妈妈要照顾好几个宝宝,忙得都已经自顾不暇了。所以妈妈们请先检查自己,是不是把过多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惟一的宝宝身上了?

再就是,请问妈妈你的心目中是否已经画了一个完美宝宝的画像?觉得如果宝宝符合这个画像就是正常的,如果不符合就是不正常的,这才是我们一定要打破的方面。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格特质,面对同一个情境,两个不同的大人也会做出不同的反应。

轻松一点!接受自己的宝宝可能就是这样一个人。喜欢一个人在角落玩?是个男孩但不喜欢小汽车?性格内向不喜欢讲话?都OK啦!没有人规定伟大的人物必须是要对着同伴喋喋不休的。我们得学习去欣赏和尊重我们的孩子,有些妈妈在欣赏中带着很多焦虑,更谈不到尊重宝宝的独立人格了。

不过轻松也不能跨越底线。比如有的宝宝是会跟一两个好友玩,但在新的游乐场显得比较安静和退缩,那应该是TA只是熟练于小范围的交往,没有问题;可是假如这个孩子从来不跟人交往,那应该就属于是性格方面的缺陷了。面对这样的孩子,则需要增加他和同龄小朋友交往的机会,比如妈妈需要主动陪着他参加小团体呀,或者是过生日时妈妈邀请他的同学们来家里玩,等等。

情境模拟2

宝宝从幼儿园回来后,几乎从不跟妈妈说幼儿园的情况。妈妈看到宝宝身上时会有一些小伤口、担心强壮的同学会欺负他,还担心老师会不会对宝宝使用语言“冷暴力”,可不管怎么绕着弯儿问,宝宝都置若罔闻,或者顾左右而言他……

金老师观点:

在抱怨宝宝没有良好的沟通习惯之前,妈妈们,请先问自己:你确定“要”听宝宝讲话吗?

性急的妈妈可能看到这里便嚷了起来:我这样想尽方法去问宝宝,我怎么可能不“要”听?嗯,先别急,让我先来告诉你,妈妈要如何说,宝宝才会觉得自己“被听见”了,宝宝感受到安全,沟通才是有效的。

如果你在回家的宝宝身上发现衣服脏了一块,或者有点小伤口,不要心急地连珠炮似的问“怎么搞的?”、“谁打你了?”……这些问题,会让宝宝的心情更沮丧,而宝宝回到家里,在妈妈面前首先需要知道的是:我现在很安全,在妈妈面前我是被保护的。

再举个例子,假如你的宝宝今天回家来说:老师今天批评我了。大部分妈妈第一句话就是问:“老师为什么批评你?”其实宝宝的需要是想让你问:“噢,老师批评你呀,你一定特别难过吧。”妈妈首先得接纳宝宝在说这句话时想表达的情绪。但是大部分妈妈没有做到,不但不理会宝宝的难过,反而又把宝宝带到那件被批评的事和情境里了,宝宝的需求没有满足,这个沟通是无效的,甚至宝宝在试图向妈妈沟通之后,妈妈反而会将这件事小题大做,反复询问前因后果,逼着宝宝一再说这个,这让宝宝感觉很挫败,下次遇到事情就不会再想和妈妈沟通了。

妈妈们,希望下次你再看到从幼儿园回来的宝宝身上有打斗的痕迹,请先紧紧地拥抱你的宝宝。对TA说:“你回来了,妈妈真高兴,妈妈好想你!”忽略身上的伤,先注意宝宝的情绪,别一直逼着宝宝,宝宝也会焦虑的。

情境模拟3

宝宝在幼儿园里“受了气”,个别老师的态度不够友好,宝宝大哭大闹,说他再也不想去幼儿园了!

金老师观点:

首先要确定的是老师不友好到何种程度,如果只是很轻微的程度,或者是不针对某一个具体宝宝的批评,我建议妈妈最好的做法是不要干涉,适度地让宝宝感受一下挫折,对TA的成长其实不无益处。

如果情况比较严重,必须妈妈“出头”,也请妈妈做得智慧一点,“无招胜有招”。妈妈应该成为老师的朋友、要常常拜访老师,古时候家长去看望自己家宝宝的老师时也会带上“束”,那么今天我们的妈妈看老师时为什么不可以带一份小小的礼物呢?这也是尊师重道的表现喔!但是,最最的大忌是把礼物一放下、再说上几句客套话就走人,那样不但不会使老师对你的宝宝多一份重视,反而会使老师对这个家长也生出一份轻视来。要成为老师的朋友,就应该积极参与学校的活动,常常和老师联系,乃至于适当关注老师的生活及她个人的情绪困扰,这些都会是和老师贴近感情的良好方法。

情境模拟4

别人家的宝宝能歌善舞、多才多艺……让妈妈看上去好着急!自家宝宝好像什么也不会,而且对什么也不感兴趣……可是,如果把来之不易的休息日时间都用来学才艺,对亲子间建立安全感的“高质量相处时间”是不是有损害呢?

金老师观点:

这种损害是勿庸置疑的。在才艺班里,宝宝和妈妈势必都感觉到面临竞争。在宝宝最需要安全感、最需要亲密亲子关系的的3、4岁时,整天奔波在一间又一间的教室里,这种做法实际并不合算。我们宁愿我们的生活是充满了欢声笑语、充满了鸟语花香……宁愿周六早上睡到自然醒,一家三口共同享受一个营养的、很放松的早餐,然后一起去公园跑一跑,散散步,回来洗个澡、读故事书给他听、睡睡觉……不用看表、不用比较、不用老是在催促“来不及了!”

至于才艺,并不是说不要学,给宝宝学才艺的机会是我们的责任,但一定要有取舍。你可以看看你的宝宝在哪个教室里最表现出满满的成就感、在哪个教室里乐在其中,就继续学下去;而如果你明显感觉到宝宝在哪一间教室里表现出吃力,就果断地放弃吧!

情境模拟5

宝宝霸道、无理取闹,得不到想要的玩具就大哭大闹,妈妈有心用“冷处理法”,可是这样做会损害宝宝心中的安全感吗?

金老师观点:

把霸道和安全感混为一谈可谓大错特错!妈妈对宝宝可以宠爱可以呵护,但底线是不可以被触犯的,妈妈说了不可以跨越,就是不可以跨越。无论是玩具还是别的什么,宝宝哭闹着要,妈妈让宝宝试一次得不到,再一次还是得不到,下次他就知道不可能奏效了。妈妈要切记不能增加宝宝的动机。

可是要注意!这时候如果你为了图清静而关上你的房门,那就损害了宝宝的安全感了!到那个时候,宝宝的哭叫已经不是因为没有得到他要的东西,而是没有了安全感的那种绝望地哭,这时候妈妈们请切记,你或者爸爸千万不可以离开现场,你们要轮流看住宝宝,一个崩溃了换另一个好了。总之,你们一定要让宝宝知道:你要的这个东西我们不可以给你,但你并没有被我们抛弃。做到这一条,安全感的培养和宝宝的情绪管理完全可以并行!

上一篇:孕期调味,多多少少的平衡之道 下一篇:断奶宝宝喝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