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读写结合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时间:2022-06-05 09:02:12

论读写结合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 本文分析了现今普遍的英语阅读教学模式,并结合作者自己的教学经验阐述了读写结合的教学方法在阅读课堂上的可行性。为此,针对英语学习者在阅读学习中的策略误区,作者提出了一系列的教学方式引导学习者培养其语篇意识,建立正确的阅读策略。

关键词: 读写结合英语阅读教学应用

英语阅读能力是各个年龄阶段英语学习者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最重视的学习环节。而据统计显示,大部分的英语阅读课堂教学大部分都是围绕着生词和句子理解做文章,以及长期以来学习者们以“分数万岁”为阅读目的,以做对阅读理解试题为最终目标,导致了大部分学习者急功近利,英语阅读水平不高。

近年来,在英语阅读教学实践中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改革思想和理论,例如语篇教学法、课堂提问互动法、翻译法和讨论教学法等。这些教学方法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教学效率和学习者的语言认知能力。而现代语言教学理论认为,外语学习过程是一个输入(视听、阅读)到吸入(加工、记忆)再到输出(说、写、译)的过程。笔者在长期的教学经验中总结出阅读教学与写作训练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旨在利用大量的语言输入影响学生的语言输出质量,从而提高其基础的语言能力。

一、教学实践

1.阅读前的准备练习

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最基本的还是学习者对于英语语篇分析能力的提高。常见的篇章模式有问题―解决模式(Problem―solution Pattern)、主张―反主张模式(Claim―couterclaim Pattern)、叙事模式(Narrative Pattern)、提问―回答模式(Question―answer Pattern)和具体―概括模式(General―Specific Pattern)(刘辰诞,1999:129-38)。这种篇章模式理论可以激活学习者头脑定的语言组织框架,预测篇章的中心思想,把握文章的写作思路。例如在讲解一篇英语课文之前,如果教师能先带领学生针对课文标题进行分析,预测文章的写作思路,学习提纲写作,这对于着手理解语篇和帮助学生培养文章阅读习惯有着积极的作用。基于英语测试中说明文文体比较常见的现象,教师可以对课本中出现的说明文着重强调。

我们以《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郑树堂主编)第一册中的Unit 5 “The Battle Against AIDS”为例。文章的标题以“Battle”作为中心词展开了对艾滋病的对抗活动的描述。学生在阅读文章之前可以先用自己的思路来构思该题目之下的段落编排,或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头脑风暴”,写出文章的段落大意。例如“日益猖獗的艾滋病毒”、“造成艾滋病的原因”、“医学领域对于艾滋病毒治疗的不懈研究”、“对广大民众的知识普及和卫生教育”、“抗艾运动取得的各方面进展”等段落思想。此步骤的进行能使学生对于文章的篇章结构更有把握。并可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该段落内容作一个初步的顺序排列。

2.阅读教学

语篇的基本单位是段落。要了解语篇的谋篇布局,划分段落是非常必要的。出现在试题中的阅读材料如说明文、描写文、议论文等语篇类型的段落划分相对清晰和容易些,因此,利用课文作为范本教学可以增强学生的语篇意识和段落框架感。

在开始学习以上课文时,笔者并没有对文章进行逐字逐句的翻译式教学。许多研究表明,阅读策略是可以通过训练教授给学生的,而且在教授过程中,策略可以帮助其提高阅读理解成绩和知识记忆能力(李炯英、秦智娟,2005:4)。因此,在学生对文章的结构预测之后,再由学生通过阅读概括出每段的大意,教师此时可由段落大意总结并呈现出该篇章模式的特点:“综述问题(situation)―提出问题(problem)―解决问题(solution)―自我测评(evaluation)”。教师此时可提醒学生在熟记该篇章结构特点的同时,再次阅读课文内容,了解文章的语言特点,例如在篇章间的标志性语句:“The problem is...”,“The question is...”,“To solve the question/problem...”等。此时教师可训练并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1)整体阅读,让学生集中注意力于整体篇章内容,而不是个别词语。学生遇到阅读篇章开头的某些关键性词语时,头脑立刻预测篇章内容;接着在继续阅读的过程中,通过对部分词语的辨认而不断证实、扩展开始时的预测,最后达到对篇章内容的全面理解。

(2)区别阅读,根据不同的阅读需求和目标,选择合适的阅读方式。

a.面式阅读:为了对文章的框架结构、作者的思路走向等进行初步的了解,从而为深入理解文章的隐含信息打下基础。这是为掌握文章的大意梗概而使用的方法。

b.点式阅读:为寻求特定细节,放弃大部分无关内容,只注意某一点或几点的阅读方式。

c.线式阅读:详细地阅读,在基本获取文章表层信息、细节难点、深层内涵剖析思考后,站在新的高度上再读课文,从而对文章的主题、时间的背景和结局、主要人物的评析、作者的观点意图等形成较深刻的认识。

而后可结合课文,对于学生先前作出的提纲与课文大纲作一个比较,找出差异性,使其加深篇章印象感。

3.读后练习

大部分的阅读课教学之后都是对于课后习题的讲解,而学生对于文章类型和篇章模式了解并不透彻。笔者对几个平行班级学生作出问卷调查,发现困扰他们的第一难点常常是生词和长句子理解,篇章结构是他们常常最不在意的环节,而针对某些生词和句子而浪费大量阅读时间却是英语考试中出现的最普遍的策略障碍。根本原因还是学生对于英语语篇结构的生疏,碰到文章总是过分注重细节问题,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在一些课文样本讲解之后,教师可以尝试利用文章典型的篇章结构,让学生进行模仿写作,鼓励学生即使在表达不流畅的情况下,按照例文的结构模式完成写作练习。除了以上的问题解决模式,还有穿插于课文段落之中的各种结构模式:因果结构、总分结构、分总结构、时间顺序结构、比较对比结构、列举结构等,也是学生很好的模仿范例。

从对段落的掌握,学生同时也了解到英语单句的写作和表达特点。以马丁・路德・金的著名的“I Have a Dream”演讲其中一段为例:

I do not have any doubt in my mind that it’s wrong to allow patrons to access pornography through computers in public libraries.It’s wrong because the sole purpose and function of public libraries is to provide useful information,not to gratify some weirdo’s appetite for pornography.It’s wrong because public libraries are funded by taxpayers and as a taxpayer,I don’t want to see my money being abused for a wrong prupose.It’s wrong because young kids studying in public libraries could be exposed to pornography and their moral well-being could be jeopardized.Let me be clear one more time:pornography has no place whatsoever in public libraries and let’s keep it where it belongs so that it will now raise its ugly head in the public libraries.Period!

通过大量的名人演讲稿或散文文体阅读,学生能对的排比、重复、对偶和层进等英语语句结构逐渐熟悉,培养其良好的语感。教师也可以尝试让学生对这类段落进行模仿写作,效果也非常理想。

通过这一系列的对于课文讲解,对好文章的功能、体裁结构、语言特点的分析,使学生逐步提高语篇阅读理解能力,了解英语各种问题的表达方式和特点,扩大词汇量和熟悉英语常用句型,从而提高基本的书面表达能力,而写作任务的运用,可以加强他们的篇章意识,达到以读促写、以写带读的最终教学目的。

二、教学体会

笔者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还常常利用各种任务型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例如布置阅读任务、写读书报告或进行课堂讨论,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而写作练习的穿行促使了学生将外显学习向内隐学习的转化,从而获得更牢固的内隐知识,构建相对稳定的语言系统,发展自身的阅读学习策略。

根据笔者对学生的问卷调查,目前的英语测试模式使大多数学生对于英语阅读能力的认知有所偏差,常常把在英语测试中,能快速阅读并找出答案的速度与能力放在第一位,而不注重平时对于文章结构和内涵理解及言语模块的积累。现代各类辅导媒介也鼓吹种种“高分技巧”常使学生迷失方向,结果使其一碰到文章就开始忙着问题解码,选项排查。因此在英语阅读课中,教师更加需要引导学生进行阅读策略的训练,培养他们对于提高听、说、读、写各语言能力的正确意识。同时,对于学生英语语言意识和语感的培养也是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常忽略的一个环节。现代英语教学的首要目的是让学生学会使用语言并进行交流,读写结合的教学方式在某种程度上利用了任务型的教学思想,发挥了语言学习者最大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了其在语法学习之外的语篇意识,加强了其语言感知能力。

参考文献:

[1]Jeremy Harmer.How to Teach English[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2]丁往道,吴冰,钟美荪,郭庆.英语写作手册.英语写作手册(修订本)[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

[3]李炯英,秦智娟.第二语言阅读策略研究30年:回顾与展望[J].国外外语教学,2005,(4).

[4]刘辰诞.教学篇章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学出版社,1994.

[5]蒋显菊.构建英语写作教学新模式[J].国外外语教学,2006,(3).

[6]祁寿华.英语演讲艺术[M].上海:上海外语教学出版社,2005.

[7]束定芳.外语教学改革:问题与对策[M].上海:上海外语教学出版社,2004.

[8]唐建萍.培养语篇意识,提高语言能力[J].国外外语教学,2006,(3).

[9]王宏芳.元认知与成人外语阅读[J].国外外语教学,2006,(4).

[10]王荣英.大学英语输出型教学中的内隐知识转化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8,(6).

[11]吴一安.走出英语教学的误区[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6).

上一篇:任务型教学如何适应英语阅读大班授课教学的趋... 下一篇:简论英语视听说课程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