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美兰:戏如人生 玉汝于成

时间:2022-06-05 08:03:02

最近,陈美兰被确定为党的十代表。她说,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春天已经到来,对于戏曲工作者来说,这是欣欣向荣、生机勃发的季节,正适合勤奋的人们耕耘、播种

婺(wù)剧,是浙江金华(古称婺州)的一个地方剧种。这个许多人都不知道该怎么念的“婺剧”,却是京剧前身“徽戏”的“祖宗”。梅兰芳先生就曾说过:“京剧要寻找自己的祖宗,看来还要到婺剧中去找。”

现代人听传统戏曲的少,连京剧、越剧都存在戏迷趋于老龄、人才青黄不接的隐忧。许多地方剧种只能完全靠政府投入维持生存。然而,偏居浙江中西部的婺剧,近年来却呈现出了一派兴旺景象:每年演出600多场,既受老百姓欢迎,又年年出国访问;一系列新剧目屡获大奖,一批青年演员挑起大梁;3万多平方米的中国婺剧院即将建成,成为城市新地标。这一切,都与一个人有关。

她叫陈美兰。

在中国戏曲界,她是两度“梅花奖”得主,是婺剧的代名词;在戏迷嘴里,是被念叨得最多的名字;在浙江婺剧研究院,她是所有青年演员的老师。

精 业

“梅花奖”是中国戏剧界的最高奖,两度拿奖者全国只有30多人。此外,她还拿过文化部“文华”表演奖和十多个全国、浙江省戏剧汇演中的表演最高奖,不到30岁就获得了国务院特殊津贴。

陈美兰达到这样的成就,靠的是在戏剧表演上的“精”和“新”。

《断桥》中的青蛇是陈美兰塑造的经典角色。在一般人眼里,《白蛇传》的主角当然是白素贞,小青只是个跟班,但陈美兰却把这个配角演得比主角还抢眼。

婺剧的《断桥》曾被总理誉为“天下第一桥”,被公认是所有戏曲中最好的“断桥”,原因就在于婺剧“文戏武做”的特征,有人总结是“唱死白蛇、做死小青、跌死许仙”,特别有看头。陈美兰初演青蛇时才21岁,刚进剧团没多久。面对这出最能代表婺剧的折子戏,她考虑的不是“自己能不能演下来”,而是如何超越前人。

以往白蛇演唱时,小青只能愣愣站在一旁。陈美兰与动作指导商量:能不能给青蛇加上一些动作,以舞蹈表演的手法反映她的心情,与白蛇相呼应?她的想法得到了动作指导的认同,通过吸收和融化芭蕾舞的动作,为她设计了六七组造型放在合适的情节里推出。不久,陈美兰在画报中看到一幅《蛇舞》的剧照,照片中的“蛇”以轻盈的身段盘住了“鹰”,她觉得很有表现力,于是把这一动作稍加改进移植了过来。这个青蛇在盛怒中盘在许仙腰间的造型,后来成为观众们看戏时印象最深刻的一幕,并成为婺剧《断桥》中的经典动作。

新版《断桥》让陈美兰获得了浙江省青年演员一等奖,也成为她首次参选“梅花奖”时的剧目之一。另一个则是折子戏《拷打提牢》。

《拷打提牢》是一出苦情戏,与陈美兰之前的戏路完全不同,因此她特意拜师著名婺剧表演艺术家徐汝英,刻苦学戏。当戏排出来,大家惊讶地看到,陈美兰表现出了一个完全不同于以往的自己。当时还是少女的她居然演活了洪苏秀这位含冤受屈的古代妇人,其在极度悲苦时用“甩发”表现的强烈情感使观众忍不住落泪。

陈美兰说,她学《拷打提牢》一方面是为学习其中高难度的甩发功,另一方面是增强表现人物性格、外化人物心灵的表演能力。

多年以后,陈美兰在新编历史剧《梦断婺江》中就充分展示了这种能力。她扮演的才女柳彦卿温柔内敛,而且没有武打和诸多身段技巧,要演好,只能以情动人。陈美兰说,这需要对角色有深入透彻的认识,吸收体验派的表现手段,结合戏曲的程式,用心、用情去体验、去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

因为在《梦断婺江》中的出色表现,陈美兰2007年再度荣获“梅花奖”。

婺剧表演艺术家吴光煜说,演员分两种,一种是“本色演员”,能把与自己性格类似的角色演得特别好;另一种能把各种角色都演好。陈美兰正是后者。这些年来,她塑造了一批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角色:英姿勃发的巾帼英雄穆桂英,文武双全的十三妹,思凡心动、娇羞扭捏的小尼姑,嫉恶如仇、锋芒毕露的小青,刚柔相济、大气俏美的双阳公主既能文,又能武,能演青衣、花旦、刀马旦等各种角色。这些性格差异很大的角色考验了陈美兰,更锻造了陈美兰,使她最终站到了婺剧演员有史以来的最高点上。

从当演员的第一天起,陈美兰就不把自己局限于“演”的位置,几乎每一出戏她都会向导演、编剧提出自己的见解,与他们共同把角色塑造得更完美。比如2002年拿到文化部“文华”新剧目奖的婺剧《昆仑女》中,有一场戏讲双阳公主被困雪山,听到母亲被逼身亡的噩耗后悲愤交加。原本,导演精心设计了一大段双阳公主怀念母亲的唱腔,但陈美兰经过对角色的反复研究,认为不符合人物在特定环境中的特定性格,提出用一套剧烈的舞刀动作表达双阳公主内心的激愤之情。导演采纳了她的意见。后来演出时,效果非常好。

敬 业

陈美兰以表演时目光灼人、盼顾生辉著称,但很少有人知道,她其实是个近视眼,这“会说话”的眼神完全是靠苦练得来的。

戏剧界有句行话“一身之戏在于脸,一脸之戏在于眼”。戏中人物的一切内心感情,要通过眼睛来传神表达。对于锻炼眼神,陈美兰下了苦功,她像当年京剧大师梅兰芳那样,对着镜子每唱一句,就琢磨一下眼神,反复不停地练。排练《白蛇前传》时,她觉得小青前半场戏应该是随和柔情的,后半场应该是嫉恶如仇、眼藏杀机的。通过反复琢磨和练习,终于达到了随和时平静亲近,愤怒时怒目圆睁,眼神能随时传情达意。

陈美兰的授业恩师、部级婺剧“非遗”传承人葛素云仍然记得,上个世纪80年代陈美兰考入金华市婺剧培训班时,还是个怯生生的16岁小姑娘。她的天赋并不是顶好,但刻苦程度却无人能及。有一段戏需要在地上跪20多分钟,即使膝盖肿了,她也不在老师面前喊痛。

这种“不喊痛”的精神,陈美兰一直坚持了下来。只要剧情需要,只要观众需要,她再痛、再难也要把戏演下去。

有一次下乡演出时,陈美兰与人表演对打。突然,对方手中的木刀碰到了她的眼眶,顿时鲜血直流!对方看到陈美兰眼睛闭着,半张脸都是血,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了,没想到,陈美兰居然对她一示意:继续演下去。底下的观众感动了,大喊“别演了,别演了!”但陈美兰却坚持演完了这场戏,当她做完动作最后亮相时,观众席中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上一篇:“地球的运动”重点精析 下一篇:试析当前青少年犯罪特点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