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停”是一种勇气和责任

时间:2022-06-05 04:23:03

“叫停”是一种勇气和责任

李培的商业智能项目,想法正确,应该说是公司战略中的关键部分,并能够为公司带来收益和回报。

国外一家名为Standish Group的咨询公司的IT行业领域的调查数据显示,近几年来,随着时间的推移,项目的成功率在提高,失败率在下降。但从总体上看,项目的成功率仍低至34%。当然,这里所指的成功,是指的绝对成功。所谓的失败,指中途夭折的项目。

笔者从事企业信息化工作多年,也听说过不少信息化项目失败的案例。对于这个案例分析,我们重点关注的应该是,当遇到一个境况不佳的IT项目时,作为一名CIO,该怎么办?停止还是继续?如何取舍?

审视项目规划

在每个信息化项目实施前期,项目的需求分析必不可少,并且至关重要,也就是项目的可行性分析。它要对公司的现状、存在的问题、项目实施的必要性等都有一个详细深入的分析报告。

笔者认为,李培对于此项目,最初的项目规划和立项分析就存在很大的问题。作为一名CIO,他应该清楚地认识到,IT项目发展迅速,网络游戏市场多变,那么,他在做需求分析的时候,就该考虑到这些发展趋势,对于系统的开放性、集成性、灵活性、结构性、功能性要有一个统筹分析。

一个IT项目,要适应企业未来的战略发展,如果一个项目在实施的过程中就已经发现无法满足实际需求,那么,这个项目规划肯定存在问题,从这时候就已经注定了失败的结果。

首先,我们该判断,此IT项目是否是公司战略中的关键部分,是否能为公司将来的发展带来帮助,并能够带来投资回报。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即使这个项目存在问题,也不应该轻易被取消。

从这个案例中不难看出,李培的这个BI商业智能项目,想法是正确的,这个项目应该说是公司战略中的一个关键部分,并能够为公司带来收益和回报。因此,取消这个项目是不合理的。

思考叫停的影响

很多CIO在项目实施之初,都是充满信心,踌躇满志,这是他们证明自己能力、在公司得到领导认可的一个最佳途径。基于这样的心态,在项目遇到问题的时候,做一个停止项目的决定对于他们来说简直是无法想像的。

停止,就意味着否定了自己,会失去领导的信任,会降低在公司的威信,也许今后很难再能争取开展下一个IT项目。

因此,作为一名CIO,必须撇开这样的功利心态,勇于面对现实,客观地判断项目应该停止还是继续,尽早地做出决定。当然,此非易事。

当项目在实施过程中遇上严重的无法解决的问题时,就要对项目停止还是继续进行详细的比较分析。CIO无法做出这样的决定,他必须列出问题所在,拿出利弊分析,及时向领导层汇报和沟通。这时候,CIO必须摒弃所有个人的得失,要站在公司的角度上看问题,而不仅仅是为了实现IT目标。

要决定一个“有病”项目的停止还是继续,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更不是由CIO或某个人拍拍脑袋就能决定的事,它需要一个比较分析,做出决策的过程。

寻求突破之道

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遇上各种各样的问题是在所难免的。项目小组要对这些问题进行记录(Issues Form)、整理并归档,然后进行级别分类、风险评估。

作为一名CIO,要努力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充分发挥外部资源的作用。如果此问题无法得到很好的解决,可以考虑不同的替代方案,进行分析比较。如果问题能够克服,项目的需求能够得以实现和满足,那么可以适当地考虑改变方案,重新计划。

在案例中,李培对于在项目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可以认真地分析一下解决方案,对于调整营销策略的项目模块,细分免费和收费玩家的行为分析,这些需求应该并不是难以实现的。他可以通过联系多家项目开发公司、资深的咨询公司来寻求良好的解决方案。如果只是因为在实施过程中遇到一些难题就取消掉一个重要的项目,那么你会发现,所有的项目都无法继续。作为一名CIO,也是该考虑换工作的时候了。

经过以上的一些分析,如果发现项目实施过程中有些问题根本无法解决,继续实施下去已经无法满足企业的需求。

有些项目,可能已经初现失败迹象。那么,对于这类项目,绝对不能抱有“死马当活马医”的想法,要坚决并且立刻停止,甚至完全取消这个项目。如果继续下去,只会损失更大。

作为一名CIO,要有勇气面对这个事实,越早停止,损失越小,否则,继续执行这样的项目,会像一根套在企业脖子上的绳索,越勒越紧,对企业的将来造成长期的、不良的影响。

在这个案例中,如果真如李培所说的,项目问题很多,那么,就该立刻停止这个项目,调整项目方向,重新规划。不要害怕失败,毕竟“失败是成功之母”。(裴丽华)

上一篇:开放数据与智慧城市 下一篇:“智慧工程”展现滨海新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