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声川:在生活中做人

时间:2022-06-05 03:25:13

赖声川:在生活中做人

人生就像一个奇迹,能跟你走一趟就是幸福。――赖声川

携手环游世界各地的菜市场

眼前的赖声川,长发、络腮胡、一件黑色毛衫配牛仔裤休闲装,随意中透露出一丝诗人的味道,爽朗的笑声,温文尔雅的态度,更是亲和力十足。创办“表演工作坊”二十八年来,他编导过二十多部舞台剧、两部电影、三百集电视作品,经典作品不胜枚举,《那一夜,我们说相声》令台湾相声起死回生,《暗恋桃花源》于1986年首次公演以来长演不衰,红遍亚洲。

空中飞人赖声川,在工作之余也有很多爱好,酷爱音乐、篮球和旅行,做得一手好菜,对星座也很有研究。谈及篮球,赖声川总是滔滔不绝,他一有机会就会去看NBA,对美式橄榄球也深感兴趣。

在妻子丁乃竺眼里,赖声川是个“没有音乐不能工作的人”,甚至做菜时都需要音乐、灯光的配合。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赖声川和台湾民谣歌手胡德夫是多年至交,早在三十多年前就天天在一起玩音乐。丁乃竺和他第一次见面时,他就在咖啡馆里弹吉他,到现在还时常约上老友一起唱歌。

作为旅行控,赖声川称:“我的旅行级别涵盖‘六星级’和‘背包客’。”从学生时代开始,他便畅游威尼斯、不丹、印度,而且坚持自由行、自驾游。“旅游让世界越来越小,如果没有一个完整的世界观,越旅行,世界会变得越大,似乎有很多需要探索的地方,这听起来很迷人,符合现代人口味,让世界成为一个庞大的游乐场。而世界观是一个人对生命、世界最重要事物的看法,好比死亡、好比伦理,好比时间,好比宇宙。可能你觉得这些都很遥远抽象,但我可以说,这些事情的看法会决定太多事情。世界观是你看世界的一个观景台,就是不屈从于世界向我们展现的新东西,因为你了解的更多,你就理解的更透,世界应该是越来越小。”

丁乃竺爆料说:“赖老师是我们家的旅行社,我们做任何旅行,他都要自己策划,而且他喜欢自己开车,带一点探险的意味。”旅行的时候,他们喜欢逛菜市场。在威尼斯,他们曾经看过一些完全没见过的蔬菜;在尼泊尔,居然看到一个卖菜的店面,只挂了一串香蕉;而在美国,他们喜欢逛有机的超级市场,超大。赖声川说,逛菜市场真的很有意思,可以看到一个地方的文化,看到当地人都在吃什么。

旅游的真谛不在奢华而在深入地了解其他文化,其他人,及人类大家庭。赖声川认为一个人如果很富裕,却不懂得旅行,这其实是另外一种贫穷。“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对赖声川来说,“读”跟“走”都很重要,二者缺一不可。“除非你在一个极高的心灵境界,否则靠行走才能更彻底地了解世界及生命。”

赖声川多年学习佛法,在佛法中体会到世间万物与因果之间的关系,到后来,想得更深入的话,会发现“我们都是一家人”这一句俗话,其实是真的。时间万物一切众生都处于一个密不可分的网状里,随时互相牵引。这意味着一种负责和关怀。

说起自己这么多爱好,赖声川笑着说,往往日常生活中并不起眼的平凡事物,比戏剧更有吸引力,只要保持心态的开放,便能从细微之处获得良多启发。

赖声川的人生观是“获得内心真正的自在,这种自在不受外在任何事物的影响,这才是真的成就。纵然目前还不能真正到达这样的状态,但不妨心向往之,行近之。”

三十四年来从没放弃过分享和沟通

赖声川除了是公认的好导演,还是台湾出了名的好丈夫。丁乃竺不仅是《暗恋桃花源》第一代“云之凡”扮演者,也是赖声川生命中的“云之凡”。这位台大哲学系的美女兼才女,曾是与胡因梦齐名的名媛。大学时代,她与赖声川在一个叫“艾迪亚”的咖啡馆一见钟情,从一声“嗨”开始,长聊四个小时。丁乃竺回忆称:“‘艾迪亚’即idea,就是理想国的意思”。赖声川说:“我第一眼看到她,立刻知道‘就是她’了。”

出生在美国的赖声川和在香港长大的丁乃竺,可说是个性互补的一对儿,赖声川骨子里热情、浪漫,经常一场戏排下来,赚了赔了毫无概念;而丁乃竺包容、体贴、冷静,乐于为丈夫解除柴米油盐之类的后顾之忧。赖声川一直佩服太太危机处理的能力。当年他们刚到美国一个月,所有钱被偷了。“本来用那些钱可以在美国生活两年的,突然都没了,就跟疯了似的。”“遇到事情她第一时间的反应永远是:接受现实。钱没了,去餐厅打工啊;办公室没了,那又怎么样呢,重新开始吧。”用赖声川的话来说,“她是那种天塌下来,还可以活得很好的人。”

“纯真”是丁乃竺对赖声川的评价。丁乃竺全力以赴地帮丈夫打理剧团,不惜放弃不俗的表演天分。赖声川曾写道:“她已经那么自然地成为我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早在1987年,丁乃竺就辞去了公司副总的职务,担任起“表演工作坊”制作人,全力辅佐赖声川的戏剧事业。赖声川除了创作之外,不用考虑其他的事情。从资金到运营、宣传,太太都能运筹帷幄。丁乃竺不无骄傲地说:“我的才华,就是看到他的才华。”最终这两股力量合在一起便产生了惊人的效果。

赖声川特别欣赏妻子的地方在于,丁乃竺总是不急不躁,这种淡定、沉着的生活态度深深影响着他。从前,赖声川很好强,把很多时间放在工作上,“一张节目单,不管看多少遍,他还可以找到错,逗号的错、句号的错。”丁乃竺笑说他就像一个编辑,把自己搞得很辛苦。即便旅行,也会很紧张,拼命三郎似的玩法,有时一天就跑五个国家,行色匆匆。今天,他虽然还如以往一样严谨认真,但已懂得放松。“以前觉得艺术是大写的艺术,现在发现艺术是小写的艺术,生活才是重要的。”

此外,赖声川与妻子相处的秘诀是表面上的喜好不一样。“我们饮食、喜好不一样,但我们更深层次的追求,对生命的追求和坚持,对作品品质的坚持是完全同步的,这样的基础才是稳的,如果只是喜欢同一种东西不太容易走到今天。”

总结三十四年的夫妻情,赖声川说:“我们之间从来没放弃过分享和沟通。从结婚第一天开始,我们的生活就是一体的,永远没有秘密。很多夫妻相处时间长了,交流就变少了,结果关系就变得越来越生疏。而我们在一起,永远有说不完的话,每天都会把发生在自己身上的趣事和另一半分享,这一点很重要。”直到现在,他们还会像初恋般牵手过马路,给对方按摩,一边讲着二人相声一边旅行。

“只要两个人一直保持沟通、分享的状态,一直保有对生命的热忱,对爱的能力,爱情‘保鲜’其实并没有那么难。”赖声川如是说。

在女儿的眼中看到天堂

《十三角关系》中赖声川最喜爱的一个角色就是女儿安琪,在他看来,安琪人如其名,就是一位落入凡间的天使,她用“自由与爱”挽救了父母的婚姻危机,“很多人认为天国很遥远,其实只要父母愿意,就能从孩子的眼中看到天国的景象。”

现实生活中,赖声川有两个年龄相差9岁的女儿,因为岁数的关系,小时候玩不到一起,“感觉就像两个独生女”。他也坦言:“她们两个给了我最大的灵感。《宝岛一村》最后的信就是当年写给女儿的。”

回忆起写“安琪”的灵感,赖声川谈起了发生在大女儿赖梵耘身上的趣事,“当时还是没有手机的年代,家里只有一部电话,一直被她霸占,一边看电视一边和同学聊天。有一次,我对她说:‘你是在实况报道你的人生吗?’她回答说:‘对啊,很无聊嘛。’”类似的生活场景和对白,被赖声川搬到了《十三角关系》的舞台上。赖梵耘自小就展现出过人的表演天赋,曾经在爸爸的作品《如影随行》《乱民全讲》中登台亮相。10岁时还曾参演杨德昌导演的《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如今赖梵耘已远嫁不丹,身为人母。婚礼上,赖声川特别将《如梦之梦》中的一段文字献给新人,让赖梵耘感动得当场落泪。

小女儿赖仙耘则选择了绘画事业,就读于纽约一家艺术院校动漫专业。大到创作上的苦恼,小到生活上的麻烦,父女间无话不谈,每两天都会通一次电话,至今仍像知心朋友般亲密。

总的来说,赖声川的人生定位是那样的清晰。他的戏剧艺术,他的创意人生,甚至是他那一眼定终身而极为笃定的爱情生活,都显得与演艺圈的纷繁复杂、与这世道的瞬息万变不太相称。赖声川说:“艺术与生活当然不同。在艺术中我们是艺术家,在生活中我们做人。”

上一篇:郝蕾,天蝎中的战斗蝎 下一篇:用一杯水冲净一个马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