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飞松花湖滨 书写美丽青春

时间:2022-06-05 02:52:15

雁飞松花湖滨 书写美丽青春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也许是这里的湖山美景引来了远方的飞鸿:那年夏秋之交,李洪艳,以第一名的考试成绩应聘上岗,来到了松花湖滨――漂河镇下崴子村。

风华正茂,满怀激情与憧憬的她,翩然而来,那么美丽,那么清新明朗,给这坐落在偏远湖畔的小学和乡村,带来了无限希望与遐想。

然而,校舍建在山冈上,距最近的村社也有二里远,她与一个同伴住宿校舍的一头,在最初的半年里,她们主要是靠方便面泡食的。虽然逢双休日她可以回家,但往返500余里,几番等车和换乘,只走一趟就要大半天。那时,学校又没有电视、电脑,真是冷清闭塞。每逢江风瑟瑟、日暮天寒,也曾有乡关何处之感。

但是,无论风雨泥泞,还是大雪冰封之隔阻,不管怎样辛苦与困窘,她都不肯把学生耽误。为了求知若渴的孩子们,她坚持着,努力着:一方面孤灯明月、寒窗苦读;一方面实践历练、求索钻研……至今,已近六个春秋。

风雨六年,她付出了许多(至今未婚);也收获了许多:如今的她,早已修完“大本”,不知多少次获县市级优质课奖项,并获市级全天候公开课教师称号,有多个各级课题结题获奖,也发表了文章……已然名播蛟河,又被江城晚报誉为“最美乡村教师”。在村小学生择校流失日趋严重的情况下,这些年,她的班却无一人流失。校长自然倚重,家长更说:“只要这样的好老师不走,我们的孩子就不走。”

面对纷至沓来的荣誉或赞许,她,依然那么恬静、清纯自然、亲和友善。她,淡定中透着执着,矜持中不乏智慧,机灵中多了厚重,翩翩倩影、兰心蕙质,当歌一曲“窈窕淑女,在河之洲”。

她的声音是银铃般的好听,她那课堂上永远的微笑是那么富有磁力。她不是靠天生丽质,绝对是凭着练就的扎实专业功底――驾轻就熟而魅力四射,令人折服而赞不绝口。

可是,如此优秀,却“在水一方”,坚守湖畔这么久,不禁令人感叹。莫非这平冈秀色、湖水风光能平添几分灵气?我们见证了她的专业成长历程,感慨之余,也有些较深层次的思考,欣赏并有理由确信她所具有的几种特质。

一、有美好的教育职业憧憬

教育职业憧憬是教育职业活动和其职业成就的超前反映,它是我们渴望达到的职业境界,是我们努力的方向,是献身教育和专业成长的强大动力。有了它,择业后的工作就不再是谋生意义的努力了,而是有了更高的、美好的、精神层面的价值追求,人生的意义也因此改变,精神内涵会因此更丰实,对职业成就与职业幸福感的期待会更强烈。

李洪艳,放弃了城里1760元月薪――尽管是临时的幼师工作,毅然选择了最初只有746元月薪的小学教育工作,且一直坚持到今日,首先应是缘于她对教育的情有独钟。用她的话说:“就是愿意当老师。”她爱岗敬业,坚忍执著――立足于乡村小学,把它作为自己精神与专业成长的一个家园,不避艰苦,钻研求索;她不甘平庸,锲而不舍;她不断请缨参赛,挑战自我;还有她永不满足的自我激励等,难道不是缘于她高尚的职业憧憬或职业情感吗?她就是要做得更好、更优秀,做一个教育实践家乃至专家。为此,她耐得寂寞,也能笑对坎坷,面对物欲横流、功利熏心的大千世界,至少能独守一方平静,而坚持了六载。

二、有质朴的乡村情怀

六载烟霞无限意,几行云雁各千秋。时闻年轻的同行进城或调到乡镇所在地,身边的同伴,也是来了又走,她有时也不免怅然若失。人往高处走,凭实力到任何地方发展本无可厚非。叶圣陶、陶行知等不都是从乡村走出去的一代名师吗?虽远不能及,但心亦敬仰。她是犹豫过,但她更觉得自己得到的荣誉足够多,看到乡村孩子渴求的眼神,想到这里非常的信任,以及大家送蔬菜、水果……的情景,至今,她还(下转 102页)(上接 99页)未提过调动的请求。这,至少也有一种质朴的乡村情怀吧。

她,也是乡村的山水滋养长大的。眼前淳朴的孩子,多么像小时候的自己啊。乡村的云,四野的风,李花白,樱花红,她原本对乡村有特殊的感情。乡村曾盛载过她的梦,现在更盛载着他的职业理想。她的乡土情怀,也反映在她的公开课里。2008年获市级“创新型”优质课一等奖的《小小山村》,就传递着浓浓的乡村情。

山的朴实厚重,水的空灵妙韵,也会使人平添灵性。沐浴泥土芬芳,接受风雨洗礼,成长在艰苦环境里,不也是一种历练吗?这,不仅有专业的成长,还同时有意志――精神品质的成长。这对于她的今后,也将是最可宝贵的。

东望云山苍苍,南临湖水茫茫,西有平冈秀色,北看杏花开放。吟一句:“松花湖水平,红杏映山青”,于是,也多了一份淡定。她一直希望这湖畔的山弯里,能鹰出云岭,雁阵排空。

三、有高尚的敬业精神

敬业精神就是对事业忘我投入的境界,本质就是奉献精神。有了这种精神,就会有事业心、责任感;就能够认真踏实、恪尽职守,积极向上、忘我奋斗;就能以奉献为荣,并能不断积累成就感。

岁月悠悠,六载恍然若梦。在这里,李洪艳奉献着青春,奉献着热情……付出得太多。之所以能如此,也缘于这敬业精神。她工资不多,仅这些年的打车与用餐费就不知有多少;常见她大清早甚至还未吃上饭,就为孩子辅导;中午也常常边嚼着饭,边为远道的学生补课;还有孤灯面壁的批改、备课……真是废寝忘食,她也曾因――为了学生而不能看护骨折的母亲而歉疚。《秋天的怀念》那声情并茂的优质课,传达的岂止是文中浓浓的母子情与儿子深深的愧疚?

她,能许身孺子,甘为人梯、做摆渡的舟楫,却总是满腔热忱,依然意气风发,这难道不是一种崇高境界吗?望乡关迢递,她走过了潇潇烟雨、瑟瑟秋风、飘飘飞雪;而小小山村,虽然曾经“朝来寒雨晚来风”,但她经历了。她正是以柔弱的臂膀为孩子撑起了一方湛蓝纯净的天空。作为乡村希望的播种人,悉心浇灌着乡野之花,她自己也如摇曳生姿的奇葩与之共同成长,这难道不是在书写感动乡村的美丽青春吗?

我们祝愿她事业有成,并早日找到一位志同道合的伴侣,也希望鸿雁飞起――从这乡村再走出一位名师。

诗曰:江枫似火映飞鸿,几度平冈草色青。休道烟霞无限意,总期桃李笑春风。

上一篇: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策略研究 下一篇:以“六个解放”为引领 打造幼教双语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