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策略研究

时间:2022-03-24 12:23:46

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策略研究

新课程理念是以新课程标准为基础提出的,在此理念的指导下,教育领域掀起了一场深刻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要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真正做到把新课程理念贯彻落到教学实践中,制定并合理地采用有效的教学策略,让教学策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发挥其应有的重要作用,从而促进新课程改革的成功进行。

一、情境式的教学策略

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学习的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1]在此思想的指导下,我们应立足于学生以有的生活经验及相关情境体验来理解数学解决问题。

1. 情境教学应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教师应加强数学与学生生活和社会现实的联系,将数学与学生熟悉、感兴趣的问题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真切感受到他们学的数学是与当代社会生活密相关的,是具有较强实用价值的。学校数学学习是他们生活中有关数学现象、数学经验的总结与升华,数学学习应是学生从现实的数学世界出发与教材内容建立联系,帮助学生逐步构建数学知识网络的过程。学生既经历了一个从现实背景中发现问题的过程,又经历了一个从现实生活中进行数学建模的过程,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实例是如何的丰富,使学生学会在发展与变换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从中感受到数学的重要作用与无比的趣味性。情境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磨砺学生顽强的思维品质,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兴趣。有效的情境教学要求教师是一个关注社会、关注学生生活的有心人,只有老师掌握了丰富的知识经验,才能有效地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观察、解释、探究问题。

案例一:

师:今天小区的文具超市正式开业了,大家想不想和老师一起去看看?(出示“文具商店”)

师:谁来介绍一下这些商品?

生:铅笔每只5角、本子每本1元……

师:你们想买什么呀?需要付多少钱呢?

生:我想买1个本子和2只铅笔,(停顿一会儿)我花3元。

生:我买3个本子,花3元。

生:我想买2块橡皮和2只铅笔,花了2元。

(学生还是不断的举手)

师:你们真有本事,都能自己花钱买东西了。

师:一会儿我们再计算,因为现在有两个小朋友正急着到这来呢!(出示小鸟图片)原来是小鸟妹妹,今天他们想买什么呢?

生:他们今天想买4个本子和4只铅笔。

师:小鸟妹妹知道你们都很聪明,所以想请大家帮她算出应付多少钱,想试试吗?

为了使情境贯穿一节课的始终,我创设了“小鸟购物”的图片,制成了简易的纸板货架(文具图片像真的文具一样能拿下来,随意摆放),使学生感到数学课上的生活再现,感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小鸟购物”的情境使学生感到这是一个需要用数学知识解决的问题;同时让学生们在情境中去探究数学知识更容易理解新知的难点。所创设的情境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文具是丰富多彩的,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能够很轻松地把所购买物品的总价钱算出来,看得出来学生是有一定生活经验的。之后,教师在这个经验的基础上让学生计算“小鸟购物”的价钱,对他们来讲是一件趣事而不再是一件难事。

数学学科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严密的逻辑性,缺乏动人的情节,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情绪消沉,不能集中注意力投入学习。为此,适当地使教学内容含有情感因素,适当地创设情境来增趣,有助于调节课堂气氛,营造愉快情景。如:教师可以从学生共有的生活经历入手,例如举行运动会、看电影等。有经验的低年级数学教师经常将要学习的问题串连起来编成一个故事,使整节课的学习随着故事情节的展开而展开,极容易使学生产生亲切感、轻松感,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2. 情境教学应注重为解决现实问题服务。我们把课堂上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力求让学生在应用中更深刻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感受数学独特的魅力。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积极、主动地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进而增强解决问题的自信心。教师应该把握住有利时机,合理地将教学内容和学生求知点建立联系、创设问题情境。可设计悬念、设计疑问、设计障碍等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探究问题实质的学习活动中去,并在克服学习困难中磨砺坚强意志、确立学习的坚定信念、增强解决问题的自信心。

二、动手操作式的教学策略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最大限度地引导学生自主参与教学过程,鼓励学生敢想、敢问、想说、敢做,让他们在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中,探索、体会数学学习的价值和“做”数学的乐趣,进而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与运用。

案例二:《容积单位》的教学

学具:教师给各组准备500ml刻度的烧杯、能装1立方米水的玻璃槽、1升的啤酒杯、一个盛清水的水盆。

要求:通过动手操作实验探索升、毫升、立方分米、立方厘米之间的关系。

生:将1升水倒入1立方分米的玻璃槽中,得到:1升=1立方分米的结论。

生:把500毫升的水倒入1立方分米的玻璃槽中,倒两次正好倒满,

得到:1000毫升=1立方分米的结论。

生:把1升的水倒回到500毫升的烧杯中,也是倒了两次,说明:1立方分米=1000毫升。

生:用1升的水往500毫升的烧杯中倒,发现:1升=1000毫升的关系。

生:由以上实验可知:1升=1000毫升,1升=1立方分米,因为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所以1毫升=1立方厘米。

学生在这次教学活动中,真正做了一回学习的主人,利用教师给的教具自主地提出方案、动手操作、猜测验证、合作交流,满怀热情地参与到活动中。眼、耳、手、脑、口多种感官参与其中,有利于获得丰富的感性资料,进行比较、归纳。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在学习时如果仅靠听和看,吸收的新知是有限的,如果是动手做,可以起到促进吸收的效果。[2]要进行有效的教学,教师就要多为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帮助学生掌握进行探索、发现的材料和方法。小学生都是十分好动的,喜欢在活动中思考,在活动中验证。面对一些较抽象的数学知识,学生更需要借助丰富的感性资料与操作经验进行理解,通过亲身体验理解知识,有利于创造性地运用知识。让学生在“做”中学数学,既调动了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学习,又提高了学生的认识能力与学习技能,使学生在愉快的活动中学会了创新,形成良性循环,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发现、探索式的教学策略

小学生思维灵活是具有较强可塑性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将教学内容尽可能转变为适合学生发现、探索的素材,使学生的学习方式由消极的、被动的接受性学习转变为积极的、主动的、具有探究性的自主性学习,使学生在数学过程中经历发现、探索的心路历程,掌握分析、比较、归纳等思维方法,进而提高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1. 留给学生探索猜想的空间。按心理学的观点来说,直觉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猜想的产生并不是毫无根据的,只不过是通常建立在不确定或是模糊的依据之上。所以,我们在上课时,应尽量提供相关的资料与信息,让学生进行猜测揣摩,从而诱发学生积极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教学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发现的知识,教师如果仍从头到尾地讲解,学生就会有一种厌烦的表现。为此,我们在教学时,应尽可能让学生自己去探索,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所以在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求出答案后,再让学生进一步比较分析,探索出哪一种方法更为简便,使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发展。

2. 留给学生讨论争辩的空间。学生学习知识都要通过自身的内化活动来实现,而学生在班集体中又存在着诸多差异。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组织讨论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好方法。教师应该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创造一切条件,尽可能增大学生的“自由”空间。在课堂教学中,组织学生“争辩”是可以促使学生知识内化,发展创造才能。教学中,教师应经常让学生扮演正反方的角色进行争辩,逐步增强师生间、学生间的多向信息交流,使学生的思维火花产生碰撞,从而产生多种灵感,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学生自主活动的空间是多方面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只要树立新的教学理念,做到把自主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让他们在一个轻松、愉快、自由的环境中进行观察、讨论、操作、想象、探索和创造,激发他们的潜能,发展创新的个性,使学生进行自主的、个性化的数学学习。

四、小组合作式的教学策略

在教学活动中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师生、生生之间的合作交流,既能激发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热情,又提供给学生一个深入理解知识的机会;既帮助学生掌握了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又帮助学生掌握了丰富的、先进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是促进学生进行合作交流的好形式。

在组建合作小组时,应对全班学生进行适当地分组,在分组中要考虑到学生的能力、兴趣、性别、背景等几方面的因素,这样才能保证每个小组在相同的水平上展开合作学习。这样一来,便于教师管理辅导,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同样能享受到学习成功的喜悦,从而树立学习的信心。在进行小组学习内容选择时,应注意所选择学习内容的学习价值,应选择具有较强实践价值的重要知识点,知识点的呈现具有较强的规律性,这样的内容在使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学会了如何去学习。

通过操作探索,学生学会了学习方法,也形成了动手操作能力。首先是选择解题策略。数学题若没有好的解题方法,答案是很容易遗漏和重复的。为此,我们可把竞争机制引进合作学习中。如:速算比赛、数学竞赛、接力解题、实地测量、社会调查等。然后互评、互查、互考。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每个成员不仅自己要主动学习,还要帮助其他同学,人人好小组才会好。要发挥优良学生在小组学习中的作用,如平时可经常进行作业的互评、互查,帮助学习困难的学生找出错误原因,并给予指导。还要教给学生合作学习的方法。学生参与积极性的维持最终要靠参与能力的支援。建立合作学习的机制,为学生创造了主动发展的时间和空间,促进了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

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教给合作的方法,培养合作技能,使每个学生都能提高参与合作学习的能力。这就要求学生学会倾听、学会表达,只有能听清他人与自己的不同之处,才能学会质疑、反驳进行更正、补充。还应学会求同求异。合作讨论的过程也是明辨是非的过程,要让学生能从这一过程中矫正错误,得出正确的解答,并能积极思考其他解题方法,把握住合作学习的时机。如:题目的答案多样时,在学生思考出现困难时;问题涉及面大、学生回答不全面、意见不统一时,教师要适时合理地进行调控、指导和评价。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参与合作学习的实效性。

总之,在实施教学策略的过程中,应注重在和谐、融洽的氛围中鼓励学生进行具有自主性与创新性的个性化学习。教师应以一颗宽容的心去包容学生,对学生充满尊重、关心、信任和期待。学生反过来也要尊重老师、爱护老师。当这种情感得到互动时,将会形成良性的积极情感循环,为学生营造一个愉悦的学习氛围,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推进新课程改革的成功进行。

注释:

[1]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师范大学,2001-07.

[2]张万龙.素质教育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J].教学与管理,2004,(4).

上一篇:丰富内涵辐射引领 助力区域幼教发展 下一篇:雁飞松花湖滨 书写美丽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