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课外阅读指导摭谈

时间:2022-06-05 12:33:21

学生课外阅读指导摭谈

把学生培养成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合格人才,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是当今语文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而加强课外阅读指导,拓宽学生视野,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之一。指导学生阅读,扩大其阅读面,培养其良好的阅读品质和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技巧,已是语文教师的当务之急。《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让学生学会阅读,热爱阅读,自主阅读,阅读提高,是每一位语文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一项值得研究和探讨的工作。

但是综观目前,中学生的阅读情况实在不能令人满意。激烈残酷的社会竞争,日趋沉重的升学压力,电视网络的包围侵袭,等等等等,这些形形的喧嚣干扰,使得学生无暇或者不愿静下心来捧起书本,接近名著走进经典。他们的阅读面普遍狭窄,对一些名家名篇知之甚少,甚至连教材中选进的那有限的篇目,也未能认真地阅读一遍。至于文学作品以外,读点别的东西,丰富充实自己的学生更是少之又少,即使有的读了一些,也多为消遣性的快餐文化。这不能责怪学生,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是学生无暇阅读,学生的课业负担太重了,常常连读书的时间都没有,一门课的作业少则十几分钟,几门课加起来,就足够招架的了。其次,缺少阅读材料。不少中学虽有图书室也只是做样子,很少或根本不对学生开放,学生所见也无非就是教材上的那点内容。第三,来自家长和教师的劝阻。家长为了让孩子集中精力学好功课,将来能考上理想的学校,反对孩子看“杂书”;教师们也害怕学生读“闲书”,影响考试成绩,并且担心学生受到不健康书刊的影响,所以对学生课外阅读划线定框,没收学生课外读物的现象也时有发生。

因此,为了落实新课标的要求,为了学生获得能终身发展的能力,教师要结合教材的使用和教学的需要,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我们现在的教材,是根据新课标编制的,除了选入了各类文体的典范文章外,还设计了课文推荐阅读的名著名篇。教师可以以此为抓手,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因为,有许多名著都被改编成了电影或电视剧,学生对它们有所了解,稍加引导就可激发学生阅读原著的热情。在读名著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去更多地阅读优秀的作品。为了激励学生产生更浓厚的课外阅读兴趣,教师可组织像“课外阅读知识竞赛”、“读书笔记展览”、“课前三分钟演讲”、“读书经验交流会”等活动,给学生提供施展才华的机会,这样可有效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

要想让学生课外阅读有效果,还必须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俗话说得好“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只有教给学生简单实用的阅读方法,才能使学生的阅读水平阅读能力得到提高。

1、教会学生迁移阅读,由课内文章的学习延伸到课外文章的学习,并学会将两者进行比较阅读。教师结合课文教学选印一些与课文有关的材料,或同一类型的文章,同一作者的文章,发给学生,对照课文学习,这样既有利于对课文的理解,也有利于拓宽学生的阅读面,从而提高学生语文素质。

2、教会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古人说,不动笔墨不读书。要教给学生阅读中的常规方法:圈点勾画,简单批注,也可以根据自己的习惯和喜好,自行确定一些标记符号,以便于以后复读反思。

3、教会学生如何精读,如何略读,如何将精读与泛读结合起来阅读等等。不同的文章,文体、角度、视野、深度、力度等等都有区别,有些可以泛泛浏览,扩大知识面,有些则须仔细研读,从立意、语言、结构、哲理、文采、细节等各个方面细嚼慢咽,以期获得多方面、多层次的教益。

三.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意志

阅读能力的培养和提高需要长期不懈地努力,没有顽强的毅力是不行的,而课外阅读更需要学生有坚持不懈的意志。因此,还需要我们老师加强对学生阅读意志的培养。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去指导。

1、制定计划。可根据学生知识、能力、兴趣、爱好、学科特点等特征制定好课外阅读的数量、内容、要求等,让学生有据可依,行之有效。

2、检查落实。有计划还需要落实和检查,要通过定期检查,了解学生课外阅读的执行情况,并督促学生完成定性定量的任务,锻炼课外阅读的意志,进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总之,教师应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尽可能地创设条件,采取多种方法,把课外阅读活动扎实有效地开展下去,这样肯定会提高学生的素质,使学生终身受益的。

王玮,教师,现居江苏徐州。

上一篇:探究性阅读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 下一篇:让作文教学走向自主合作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