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莎剧《李尔王》的复调叙事特色

时间:2022-06-05 10:10:39

论莎剧《李尔王》的复调叙事特色

摘 要:《李尔王》是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之一,在以往的学术研究中,《李尔王》的复调叙事成为绕不开的话题,所谓复调叙事就是作者将自己内心的矛盾冲突化为叙述者与故事人物角色(大多是故事主人公)之间的矛盾,这二者总是存在不和谐的声音,在《李尔王》中,莎士比亚的内心的矛盾演化成莎士比亚与李尔王之间的矛盾冲突了,这实际是莎士比亚在文艺复兴时期的冲解内心困惑的一种艺术手段。

关键词:莎士比亚;《李尔王》;复调叙事

《李尔王》作为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之一,其独特的人文关怀与超乎时代限制的冲破封建束缚精神,给当时的文艺复兴运动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在以往的学术研究中,《李尔王》的复调叙事成为绕不开的话题,所谓复调叙事就是作者将自己内心的矛盾冲突化为叙述者与故事人物角色(大多是故事主人公)之间的矛盾,这二者总是存在不和谐的声音,即作者自我的感受与故事角色之间的矛盾冲突已经背离了一种理性式的文学构述了,在《李尔王》中,莎士比亚的内心的矛盾演化成莎士比亚与李尔王之间的矛盾冲突了,这实际是莎士比亚在文艺复兴时期的冲解内心困惑的一种艺术手段。

本文将以《李尔王》中复调叙事的具体表现形式和复调叙事的时代内涵来研究莎士比亚笔下《李尔王》的复调叙事特色。

一、复调叙事的具体表现形式

莎士比亚始终将复调叙事的模式贯穿于《李尔王》的始终,相较于复调小说,戏剧更需要这种模式来构述全文。须知,戏剧是需要人物角色的对话来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激化故事矛盾,吸引读者,那么莎士比亚内心的矛盾势必会演化成作者与角色人物之间、角色与角色之间的冲突了,这其中的每一次冲突都是作者灵魂深处的相撞,在这种冲突中,莎士比亚以求寻得一个合理解决冲突的方法。复调叙事的具体表现形式主要分为:人物内心独白与角色之间的独白。

所谓人物内心独白就是人物在内心深处存在两种声音,这两种声音各自宣扬着彼此向左的观点,这种价值观的对立极为清晰明白地展示了人物自身的矛盾冲突,将一个立体可感的人物形象展现在观众面前,让观众可观可感,另外这种双重或者多重的价值观对立也势必会影响到故事的发展走向,也注定会激化人物之间的矛盾,将故事情节推向高潮。如在第二幕中,李尔王的侍从被他两个女儿蛮狠地撤走后,在李尔王的内心出现了两种声音,一种是无法言表的悲痛,这种悲痛是一种无可奈何地接受,于是在他的内心深处中出现了卑微和怯懦的声音:“那么天啊,给我忍耐吧,我需要忍耐!神啊,……叫我默然忍受吧”这种懦弱的声音是对女儿野蛮粗暴的妥协;与此同时,在他的内心深处也发出了另外一种声音,这种声音同样悲恸,但是是一种力求维护自我王的尊严一种悲恸,这是一种反抗:“让我的心里激起了刚强的怒火,别让妇人所恃为武器的泪点玷污我的男子汉的面颊!不,你们这两个不孝的妖妇,我要向你们复仇”。这两种相左的声音在李尔王的内心激烈的搏杀,让李尔王处在了妥协与反抗,放弃尊严与坚守尊严的尴尬境地。

另外一种复调叙事的表现形式是角色与角色之间的冲突,这不仅包含双重对立的角色冲突,也包括了多重角色冲突的对立,《李尔王》中,角色之间的对白中有着极为鲜明的对话色彩,这种色彩不仅代表着对他人的观点的一种反驳,同时也是对自我立场的一次宣明,这种对话就有了双重的指向性。我们不难看出,前一个没有是女儿对李尔王的拒绝,那第二个没有则是李尔王对小女儿不听从自己的一种反驳,宣泄着自己的不满,宣扬着自我的权威,暗示着自己的女儿,如果依旧漠视着自己的话语权,那么她将一无所有。

毫无疑问,这两种复调叙事手段给《李尔王》添色不少,对于人物塑造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李尔王》的复调叙事手段不仅给观者读者创造出一个个活灵活现的人物形象,而且让观者读者能够了解到当时莎士比亚的内心状态。

二、复调叙事的时代内涵

莎士比亚用这两种复调叙事手段贯穿着全文的故事情节发展当中,成为沙剧的一大艺术特色, 那么它的意义在于它具有极为鲜明的时代内涵,一方面它展示出莎士比亚等文艺复兴家在资本主义启蒙时期的复杂心态,另外一方面它给我们展示出了封建制度没落下的上层建筑的消亡。

莎士比亚赋予了人物矛盾的心理状态,以及人物与人物之间的矛盾状态,在这种复调叙事的情景下,《李尔王》中的悲欢离合实际上就是莎士比亚在面对旧有制度走向衰落的一种复杂情绪的展示,它人物内心的独白代表这莎士比亚的内心冲突,差别在于莎士比亚作为俯视者的身份去审视着自己内心发生的一切,在这种情景下,他冲破内心枷锁的束缚,但是冲破枷锁后的可能性就是另外一个枷锁,所以在旧有制度下,莎士比亚让李尔王在衰落的制度下去憧憬,去构想,最后他笔下的复调叙事又让李尔王的幻想偏离了读者想象的角度,《李尔王》代表了莎士比亚在面对人文主义精神,,制度构想中存在着矛盾,在旧有的价值观与新现的价值观下,莎士比亚难以取舍。

好的戏剧的真正魅力在于作者能将有限的对话勾勒出一个个丰富饱满的人物形象,推动者故事情节的发展,而复调叙事的艺术手段是人物形象更加立体真实,同时也丰富了戏剧本身的文化内涵,表现了作者的价值取向。毋庸置疑,《李尔王》作为一部流芳百世的优秀戏剧作品将这种复调叙事手段运用地炉火纯青,这也是成就莎士比亚文坛巨匠的重要原因之一。

[参考文献]

[1]威廉・莎士比亚.李尔王[M].朱生豪,译.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1.

[2]罗益民.从动物意象看《李尔王》中的虚无主义思想[J].北京大学学报(外国语言文学专刊),1999:128-136.

(作者单位:湖南省雅礼中学,湖南 长沙 410007)

上一篇:浅论笛福《鲁滨逊漂流记》的艺术特色 下一篇:谈教师对课堂突发事件的解决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