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让后进生走上讲台

时间:2022-06-05 05:15:53

也让后进生走上讲台

【摘要】“以教促学”辅导模式,是通过培训后进生,再让后进生走上讲台当小老师,完成教学任务,以促进后进生学习的一种辅导方式。本文首先分析了课改实践中出现的后进生的辅导问题,其次阐明 “以教促学”辅导模式的理论基础和教学理念,最后展示了“以教促学”辅导模式的具体实施和效果。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以教促学辅导模式

一、问题的提出

课改为教学带来了全新的理念,给广大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传授学生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能力,还要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值得注意的是,新课标的要求同样是面对班级的全体学生,教学要让全体学生得到相应的提高。但由于个体差异等诸多原因,有些学生达不到教学的要求。这些学生,就是教师常为之头痛的“后进生”。如何辅导后进生,有效地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是课改也必须面对的问题。我们惯用的辅导方式召集落后学生,一是做思想动员工作,二是针对他们存在的问题,重复讲,重新练。这些方式或许有一些效果,但却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近年来,我在物理教学中采取“以教促学”的辅导模式,通过培训后进生,再让后进学生走上讲台当小老师,教其他学生的方式,激发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热情,有效地提高了落后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能力。

二、“以教促学”的理论基础和教学理念

“以教促学”的辅导模式,符合“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能力培养为目标”的新课改的学习理念,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习的主人,学习成绩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的主观努力和能动作用的发挥。素质教育的主体性原则告诉我们,教师的任何教育行为,学校中的一切教育因素和教育要求,都是外部的客观的东西,就学生的素质发展而言都是外因。这些外部的影响,只有通过主体的积极“吸收”,即内化,才能转化为主体内部稳定的特征。可见,学生主体内部的积极性,是实现这个“内化”的关键。而让后进生走上讲台,后进生为了能“教”好,必须“学”好。被动接受的“要我学”,立刻转化为主动进行的“我要学”,积极性明显提高,促进了知识“内化”的实现和学习能力的提高。

三、“以教促学”辅导模式的具体实施和效果。

“以教促学”辅导模式实质是一种任务型教学辅导模式。分三个阶段:任务前阶段,任务中阶段和任务后阶段。

任务前阶段是准备阶段,教师在这个阶段须对学生进行“教”前辅导。教师首先要让学生知道:老师辅导你的内容,将由你代替老师到讲台上为同学们讲解。然后针对学生在学习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以及练习或考试中的错误进行辅导。由于任务光荣而有挑战性,老师讲的时候,学生此时听起来会格外的用心。这个时候,可谓是眼,耳,手,脑并用。这与以前的辅导看似没有什么不同,但由于后续“教”的任务,大大增强了学生学习的欲望和掌握知识的决心。在具体实施的时候,教师可视教学内容的难度决定是否得自己亲自辅导,还是让班上的优等生辅导,或者就干脆布置任务,让其先自己问班上的懂的学生,然后再到老师处进行“预教”,方式各有不同,但效果肯定超出你的想象。

任务中阶段是实施阶段,学生在这个阶段须走上讲台,代替老师完成教学任务。由于学生对要讲的内容已作了充分的准备,绝大部份学生都能完成任务,达到老师的教学目标。当然也有学生由于紧张也会有思维掉链子的时候。教师此时应鼓励学生,实在无法完成任务的情况,老师可就已经讲了的内容对学生进行表扬和认可,至于讲不下去的原因,告诉全班学生就是紧张所致,维护学生的自尊。

任务后阶段是总结和提高阶段,教师在这个阶段再对学生进行“教”后的总结和鼓励。对完成任务好的学生,当堂就可以进行总结,表扬和鼓励。好学生孩子是表扬、鼓励出来的。著名的特级教师王兰曾说:“不是聪明的孩子常受表扬而是表扬会使孩子更聪明”。一般说来,学生都喜欢被老师表扬,也十分重视老师的表扬,后进生就更是如此,后进生更需要老师的表扬和鼓励。

“以教促学”的辅导模式,有以下一些效果:

一、活跃了课堂气氛,改变了只有老师才能教学的传统观念。三尺讲台,再也不仅仅是老师的舞台,更是学生的舞台。每当学生完成了教学任务,我还特别让学生们就他所教学的内容提问,希望能难倒这个小老师。如此一来,课堂教学气氛异常活跃,再也不象过去那种死气沉沉,达到了一个有效的全员参与学习课堂效果。

二、加强了指导学生对知识理解。教学中“教”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通过“教”把自己对知识的认识以及学习体会反映出来,使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一些模糊概念更加清晰化。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有这样的深刻体会,真正对知识概念有清晰的认识,对知识方法有正确的理解是在我们教学之后,即通过自己向学生说概念、说方法。可见“教”对提高一个人知识理解,提高知识运用能力有多么大帮助。

三、培养了指导学生的创新思维。学生要将自己掌握的知识“说”给别人听,使别人听懂和接受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它使学习者必须把所学到知识方法内化为自己的能力,虽然一些概念、方法自己明白了,要“说”得通俗,“说”得有理,不仅需要学生有再现性思维能力,还要有创造性思维能力。通过“说”可以促进学生“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因此,当学生将自己的思维过程或思维结果用教学语言通过口头或书面表达出来时,处于混沌状态的思维活动才能逐渐明晰起来,从而促进了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

四、增强了指导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学习的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了上讲台替代老师教学的经历,学生不知不觉中常常以老师的角度去分析问题,并能对老师如何分析问题的方法格外关注。在日后的学习中,更加注重对知识系统复习,对知识的钻研,对一些难以理解问题会主动地请教教师,从而最大限度的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有一句歌词唱得好:“有一种爱叫做放手”,把时间让给学生,也让学生在教学的舞台展翅翱翔。放手让落后生走上讲台,相信一定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阎金择,张维善,苏明义等。初中物理新课程教学法,北京:开明出版社,2003

[2]《普通初中物理课程标准》

[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4]《新课程理念下的创新教学设计-初中物理》,雷洪主编,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7

上一篇:浅谈如何实施高中新课改后的物理实验 下一篇:浅析初三化学复习中情境教学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