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环境监测实验室管理措施探讨

时间:2022-06-05 02:22:35

关于对环境监测实验室管理措施探讨

【摘 要】本文主要是对我国环境监测实验室的安全与管理措施进行探讨分析,并提出相应的策略。

【关键词】环境监测实验室;安全与管理;措施

环境监测实验室涉及到数学、物理、生物以及化学等领域,同时,在日常的运作过程中还需要使用各种化学原料、化学试剂以及仪器设备等。同时,环境监测实验室必须要长期处于高压、高温、带有辐射、易燃易爆的环境条件下开展科研工作,从而其日常的防护与管理显得非常重要,因为它会直接影响到工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所以,在日常的环境监测实验室防护管理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必须严格要呈现开展各项工作,确保实验室中的剧毒药品、化学危险品、电源、化学气体等可能引发安全事故的因素必须加以控制,并逐步建立与完善一套有效的应急管理体系。

1 环境监测实验室安全防护

1.1 防腐蚀

由于环境监测实验室日常运作中经常使用到强酸、强碱、强还原剂、强氧化剂,这些化学物品接触人体时会发生剧烈化学反应而对人体有强烈的腐蚀性,必须加以防范。因此,相关工作人员必须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将具有强烈腐蚀性的化学物品摆放在特定的柜子里,远离工作人员,还要将不同种类的化学物品进行单独分开存放,使用时要穿防化服以及带橡胶或棉质手套进行防护,确保实验室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1.2 防爆

因为,环境监测实验室所涉及的易燃易爆品如乙烯、氢、乙醇比较多,并且容易发生支链爆炸的危化品,一旦发生爆炸后果不堪设想。因此,在实验室的日常管理中对于易爆物品的购买必须做到勤购买、少存放原则,并要保持实验室通风,闲人勿进实验室,还需要专人对易爆化学药品进行保管,使用时轻拿轻放、远离热源。

1.3 防火

据报道,在以往的环境监测实验室安全事故中火灾的比例占了大部分,因此,防火作为实验室基本安全防护之一,这就要求相关工作人员必须加大防护力度,将火灾事故降至最低,确保实验室人员的安全。一般情况下,环境监测实验室需要防火的危化品通常以下几种:1)特别活泼易燃的无机化学品,在空气中容易自燃火灾引发火灾,并且往往是突然性的灾难。例如白磷、钾、硫、钠和金属氢化物等;2)仪器附属用的燃气。在环境监测实验室中有许多仪器通过某些燃气才能正常工作。例如原子荧光、原子吸收、焊枪、气相色谱等仪器,常用氢气、乙炔作为燃气,并需要辅以氧气,因此在使用时要注意和防止管路漏气,确保实验室平时通风透气,在点火前要检查仪器和室内的安全性,杜绝人为操作失误而引起火灾。

2 环境监测实验室安全操作规定

实验室安全事故的发生与认为操作息息相关,在实验室的日常运作中,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进行,禁止自行变换实验流程违规作业,从而避免不必要的安全事故。对于实验药品的领取,必须确认容器上标示的名称是否为需要的实验药品,并看清药品的危害标示和图样说明是否有危害,杜绝领取化学物品时出现错误。对于高挥发性或容易氧化的化学药品,管理人员必须将其分开管理与存放,不得随意放置,每次领完样品之后都必须放回原处。在做危险性较大的实验时,必须按照实验指导书进行,同时还要有其他人在场,不能单独操作,实验过程中必须确保实验室的门开着,使实验室通风透气,符合实验室空气安全标准,实验过后,剩下的化学物品、废药液、使用过的仪器设备等,必须对其进行清理干净并分类收集、存放, 并进行清楚标识,决不允许直接排放到下水道里,以免污染环境。

3 用电安全

在环境监测实验室的日常运作中,必须要使实验室的用电容量处在一个安全的范围,并与实际需要留有一定的余地,从而有效地防止用电超载、过载现象。同时,避免同一个电器插座接上太多的插头,以免超负荷引起电器火灾事故,此外决不允许实验室人员私自进行电器设备安装以及私拉乱接,从而确保实验室的用电安全。在使用设备之前要确保其有效接地,并且不出现漏电等现象,同时,还要装备灵敏的漏电开关,确保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此外,在对仪器进行修理时要使设备电源处于开路状态,然后在进行电路检查与接下来的维修工作,离开实验室之前,检查所有用电是否断开,以及各种仪器设备是否都已处于关闭状态,确保环境检测实验室的日常管理安全、高效。

4 实验室废弃物的处理

实验室废弃的无毒无害试剂瓶和玻璃废弃物可用自来水冲洗干净后废弃,与生活垃圾合并处理、挖坑掩埋、焚烧及其他方式处理。对实验室中有害固体药品、试剂的处理一定要非常慎重,严禁倒在生活垃圾处,应按照有关规定先进行分类收集,然后送交专门的处置机构进行处理。若无专门机构,也可按照“三化”(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原则自行处理必须经处理消毒后确认无害后方可排放。实验室废液的处理,环境监测实验室产生的废液虽然量不多,但种类杂,且常含有腐蚀性、剧毒性和致癌性物质。废液的处理应遵照分类收集、分质处理、兼顾回收的处理原则:如一些有机溶剂如四氯化碳、石油醚等,应尽量回收,但在使用前应进行空白试验,符合标准后才能使用;一般低毒性的少量酸碱废液中和后可用大量水冲稀后排人下水道也可稀释后清洗公厕;含有剧毒物质氰化物废液,可加入氢氧化钠调其pH至10以上,然后加入3%的高锰酸钾或加入次氯酸钠,使氧化物氧化分解;含重金属废液应自行处理,达标后方可排放。处理过程中应注意:选择没有破损且不会被废液腐蚀的密闭容器进行收集,置于安全地点,妥善保存,特别是剧毒、易燃易爆以及会产生有毒气体的废液,要防止泄漏,并尽快进行处理。大部分废液分类收集后可根据其主要成分,委托有资质、有能力的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实验室废气的处理,实验过程产生许多有毒有害废气,如:H2S, HCL等,可用石灰溶液吸收。减少有害气体的侵害戴口罩是必要的。另外可以在实验室周围种植一些能够吸收有害气体的植物如:吊兰、虎皮掌、石榴树等,在很大程度上能消除一些有毒气体对环境的污染。实验室的少量废气一般可由通风装置直接排至室外,排气管必须高于附近屋顶3m,毒性大的气体可参考工业废气处理方法用吸收、吸附、氧化、分解等方法处理后排放。

5 减少实验室“三废”排放

实验室应重视监测分析的每一个过程和环节可能产生的污染,推行清洁分析和清洁操作,尽可能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量和毒性。具体措施有:尽可能选择清洁、安全、污染少的标准分析方法,逐步淘汰那些有毒有害、存在二次污染的分析方法。在满足分析要求的情况下,适当降低采样量。尽量用废酸、碱调节废液的pH 处理各类废液,做到废物利用。

制定实验室废弃物处理与处置管理办法,加强监测人员的环境意识教育,提高自身素质。环境监测实验室在全面加强能力建设和质量管理的同时,还应建立完备的HSE管理体系,本着(下转第334页)(上接第288页)“健康至上、安全第一、环保优先,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全员参与,实现全员健康、本质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HSE方针,对实验室的健康、安全、环境工作实行程序化、规范化、制度化和一体化管理,杜绝实验室安全事故的发生,并最大限度地减少环境污染,从而不断提高实验室的管理水平。这是环境监测走向标准化和现代化的前提和保证。

6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环境监测实验室越来越普遍,人们对实验室的日常管理与安全防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环境监测实验室有其自身特点,在管理过程中要将其与传统的化学实验室安全防护区别开来,并结合实验室的实际运作情况,制定出一套系统、全面、安全的防护管理体系。确保环境检测实验室的安全运作,并在管理中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指导理念,实行人性化管理,逐步构建高效、科学、合理的环境监测实验室,为促进我国环境检测技术的进步与发展提供可靠保障。

【参考文献】

[1]陈少英.论化学实验室安全防护[J].化学教育,2007(10).

[2]陈卫丰,倪晓天.环境监测实验室的安全防护[J].污染防治技术,2010(04).

[3]王剑锋,林宣雄.环境监控(监测)建设与发展过程的思考[J].中国环境监测,2006(05).

上一篇:高校对外投资管理的探讨 下一篇:河南煤炭上市公司负债规模与经营收益水平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