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生化”理论在小学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时间:2022-06-05 01:31:42

“陌生化”理论在小学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阅读教学中的情趣应该让学生学会自己去领略。“自己去领略”,笔者认为,最根本的就是让学生掌握阅读能力,学会自主阅读,而决定能力的关键是思维方式的形成。一篇文本,学生通过自己阅读,不能说全懂,但也能似懂非懂,对文本已经没有全然的新鲜感,这是学生独立阅读后呈现的状态。基于这样的现状,笔者认为可以尝试运用“陌生化理论”教给学生阅读的思维方式,来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让学生能自己去邂逅一份美丽。

一、“陌生化”理论与阅读教学的相融

“陌生化”理论是20世纪初,俄国形式主义理论家维克多・什克洛夫斯基提出的诗学概念,即“艺术的技巧就是使对象陌生,使形式变得困难,增加感觉的难度和时间长度,因为感觉过程本身就是审美目的,必须设法延长。艺术是体验对象的艺术结构的一种方式,而对象本身并不重要”。这是艺术领域的思维方式,虽然它和阅读教学不是同属于一个范畴,但是在一定意义上两者是相融的。

1. 产生阅读距离:“使石头显出石头的质感。”有人说,身边的风景总是会被遗忘。也有人说,距离产生美。这是为什么?就如乌镇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古镇,吸引了不知多少游客纷至沓来。但是,对于长久居住在乌镇的人来说,由于天天见、日日看,古镇本身的魅力却显得淡薄,这就是所谓的“审美疲劳”。“陌生化”理论认为,阻碍我们前进的,往往不是未知的东西,而是已知的东西。让文本陌生化,使学生与文本之间产生距离感,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加学生与文本对话的难度,延长对文本感悟的时间,而这恰恰使学生感悟的神经敏锐了,思维积极了,事物原本的面貌得以呈现。

2. 经历阅读过程:“感受”而不是“仅仅知道”。如果在一场艺术盛宴面前,有人没等你细细品味就开始指手画脚,大谈特谈其中的艺术价值与艺术魅力,不能说让人倒胃口,但至少容易让人兴味索然。因为,这其中,缺少了个体具体“感受”的过程,只是抽象地“知道了”。“感受”这一过程,本身就是美的,其中的滋味,就是享受艺术盛宴的一部分。心灵的震撼、感官的刺激、难以言喻的激情,这不是能以“知道”来代替的。这种刺激和内心的震动我们可以称之为“领略”。阅读教学也如此,它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单纯的理性活动,更需要感性的参与,需要学生以一个阅读者的姿态经历阅读的过程。“知道为什么”远远比“知道什么”更重要,“怎么知道的”比“知道为什么”也更重要。“感受”是以极为具体、极为丰富的形态让人真正地“知道”。

3. 转换阅读视角:“恢复对生活的感觉。”“恢复对生活的感觉”,这是一种更好的生活态度,这是一种重新唤起人们对周围世界的兴趣,不断更新人对世界感受的思维方法。生活,不是“左手握右手”的麻木不仁。会享受生活的人,永远都能跳出原来的惯性思维,不以原本的认知方式“圈住自己”,而能以自己独特的心灵视角,去摆脱感受上的惯常化,以惊奇的眼光和诗意的感觉去看待事物:世界多美好!生活多美丽!即使这份感觉不够美好,但起码还是有感觉!因为痛,也是一份感觉!同一篇文本,用新的视角去赏析,也能领略到不同的美。如《七律・长征》这首诗,诗的韵律是美的,诗中呈现的画面是美的,诗中作者的豪情是美的,诗中战士的革命情怀更是美的。只要换种视角,一种全然不同的美感就能直接展现在你眼前,似乎单一的文本焕发着永久的生命力。

二、“陌生化”理论运用于小学阅读教学实践的策略

“陌生化”理论在阅读教学中的运用,不仅仅是引导学生领略一篇文本,而是让学生从“陌生化”理论视角,用阅读的思维方式去发现言语的秘密,学会自主阅读。

策略一:“错用处”辨别,读懂“不恰当”中的深刻。 学生对于文本的阅读呈现得更多的是努力读懂状态,有不懂的,想尽办法读懂。即使感觉到“有些内容不大恰当”,也由于“教材至高论”的作祟,这些内容被接受甚至没理由地不容置疑。基于学生如此的阅读状态,如果教师也不能敏锐地把握这些“不大恰当的内容”,那么学生的“读懂”只能停留在文字表面,“读懂课文”在一定意义上变成了只是“接受课文”。

苏教版六年级教材《鞋匠的儿子》一文中,有这样两个句子:“虽然我不是伟大的鞋匠,但我从小就跟父亲学到了做鞋子的艺术。”“我无法像父亲那么伟大。”对于学生来说,无法理解大街上“修鞋匠”的技术为“艺术”,“修鞋匠”是“伟大”的。虽然他们会以一大套冠冕堂皇的语言来描述人人平等,就如人们所赞誉的清洁工是如何伟大是一样的道理。但是哪个孩子真的能从小立下志向去做清洁工或者修鞋匠?不会。因为,他们内心深处不会认同此类的职业。这里的“艺术”和“伟大”两个词,对初读的学生来说是“意外的”,甚至是“错用的”。

教师如果忽略了这一点,那么学生对于这两句话的理解便不痛不痒:“这两句话体现了林肯对父亲的尊敬和爱戴,他认为自己没有父亲伟大。”这样的理解,就如口号般正确,但很难说明喊口号者内心对它的全然的认识,这只是作者的言中之意,并不是语言内在的本质。因为,仅仅是知道。但如果执教教师着眼于这两个词辨析,阅读过程可能就不一样:在你眼里,什么可以称之为艺术?在你的认识中,哪些人可以称之为伟大?卑微的鞋匠,在等级观念极为鲜明的美国,林肯竟然称父亲的技术为艺术,称作为国家总统的自己不如父亲伟大,这两个词语是否错用了?“艺术”与“伟大”这两个词汇运用效果的剖析,使得学生对于文本的语言保持了原本的“陌生感”,循着这“陌生感”,延长了感悟文本语言的时间,“透过现象看到本质”,读懂作者的言外之意是在陈述“人人平等”这一深刻的政治观点。

在阅读时,我们要学会关注那些类似于“错用”的陌生的东西,试图找到说话者思绪飞动的“集中点”,和说话者心灵相遇,就有可能读懂作者的言外之意。从这一视角出发,才是真正读懂文本的根本。

策略二:平常处发现,领略浅淡中的情意。古往今来真正的语言大师,语言的功夫就在于“不显山露水”的陈述中,浓浓的情意就散落在浅浅淡淡的文字里。

“这是一株柳,一株在平原在水边极其平常的柳树。”这是苏教版六年级上册《青海高原一株柳》开篇第一句。极为平常,再怎么“卖力地有感情地朗读”估计也很难激情澎湃或者悠长生动。因为,作者就是以“淡然”的语气陈述了一个事实。但是,即使在这极平常的表达中,却也能发现其中“言语的秘密”。因为简单的意思,作者用了两个分句表达,前者只说明这是一株柳,后者交代它是怎样一株柳。后者在柳的前面加了几个修饰短语:在平原、在水边、极其平常。由此,一株极为平常的柳树就呈现了,这一柳树平常到不值一提。而当你和下一句连起来一起读,这一“平常的”的感觉将更加强烈:“这是一株神奇的柳树,神奇到令我望而生畏的柳树,它伫立在青海高原上。”你会突然顿悟:开篇的淡然就是衬托后一句作者的激动的内心。前一句的生长在平原与水边的柳树的平常,与后一句形成反差:生长在青海高原上柳树的神奇令人望而生畏。作者对青海高原之柳的浓郁情感也自然地于文字中流泻。

《寒江独钓图》中一叶扁舟漂浮水面,一个渔翁独自垂钓,几笔微波外皆为空白,有力地衬托出江面空旷寥廓、寒意萧条的气氛,给人留下意蕴无限的想象空间。齐白石寥寥数笔,就把活灵活现又意趣盎然的虾呈现在人们的面前。语言如画。美学家鲍桑曾说:“语言是如此透明,以致我们感受不到它的存在了。”然而,“言语的秘密”,即话语形式就蕴藏在这极为平淡的陈述中。如果教师不引导学生去关注,那么在学生的阅读视野里,永远也不会有无比丰富的韵味存在。但是,如果教师有敏锐的言语知觉,能对类似于这一语句的言语材料作“陌生化”处理,让学生对这些语言材料产生一定的阅读距离,学生眼前就会突然一亮。再朴实的语言,也有自己的秘密,那就是如何朴实的秘密;再平常的语句,也有自己的表达效果,那就是作者独特的情意。这种理性的认知可以称为“领略”。一篇文本感染人,除了外显的生动的语句,更有那些看似无味的“言语材料”的组合。如《爱如茉莉》一文中的结尾:“哦,爱如茉莉,爱如茉莉。”再如:“我家门前有两棵树。一棵是枣树,另一棵也是枣树。”鲁迅的文学作品也已经充分证实了这点。

克罗齐在《心理学纲要》中指出,“那些完全熟悉的内容极少能引起人的兴趣,只有‘新奇’的东西才能吸引人的注意,才能在新的视角、新的层面发掘出自我本质力量的新层次进而保持它。” 对学生来说,陈旧的是内容,陌生的是语言的形式。学生在发现新鲜的,和原本阅读关注到的不一样的东西后,与文本之间就产生了陌生感带来的距离美,“言语的秘密”一旦发现,其中的滋味一旦领略,原本可能无所依附的菟丝花就显得生机盎然了。而新的视角的引导与开发,自然能发掘出学生新层次的本质力量。因为,他们拥有了于平常处都能发现“新鲜”的新视野。

策略三:乏味处赏析,体会无味中的理趣。学生爱看小说,因为有情节;爱读散文,因为有诗意的语言。他们普遍不太爱读的,是那些端着严肃脸孔的文字,如小学语文教材里说理的文章。这些文章往往和一般意义上的生动活泼完全不能对应,会让他们读来觉得乏味而无趣。但是,在似乎乏善可陈的文章中,却偏偏隐藏着浓浓的“趣味”。这“趣”,即“理趣”。

《为人民服务》是主席在张思德同志追悼会上即兴作的演讲,观点鲜明,层层深入,富有逻辑之美。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以欣赏的眼光去品味其中的“理趣”。特级教师薛法根教学本文第3自然段时是这么处理的:

1. 第3节写的是什么?读一读你画的句子。

2. 交流比较:这段话中每句话都写了一个意思――要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改正错的。

3. 同样一个意思,用不同句子来说,写法一样吗?发现善用关联词使论述更严密,更清楚,让人感觉很严肃,很坚决。

4. 这两句话中还讲了“精兵简政”这件事。这段话和刚才的话有什么关系?

5. 总结:只有一个意思。一连说了三次,这样就深刻了,中间一次是用事例来说的,就更有说服力了。

学生面对语段的阅读,为什么只是看到局部的一个词、一个句,对于文本的理解,为什么总停留于零碎的剖析,缺少整体的意识?因为在他们的头脑里没有建立起逻辑的意识。用叶圣陶先生的话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我们在教学中要凭借这个“例子”练就语文学习的基本功。如果在阅读教学中,不凭借课文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如归纳段意、揣摩文章思路等逻辑思维能力,就违背了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和基本目的,学生的言语智慧就难以得到生长。

如果把每个言语材料比作是珍珠的话,那么总有串起珍珠的那根线。这根线一串起,珍珠与珍珠之间就有了紧密的关系,呈现出了排列的逻辑之美,语言内在的理趣之美。而学生一旦把握排列组合的逻辑,整个语段的结构就如一幅框架图,在学生的记忆里留下了深深的痕迹。当他再阅读一篇文学作品的时候,即使语言似乎再无味,他的目光里也就不再只有那些零散的珍珠,而是学会去探寻其中的另外一种美。

策略四:华丽处转身,品味浓郁中的意境。许多教师对这样的文章很头疼:全文词句华丽,表现形式多样,就如一道菜肴,太过浓郁,浓郁到让人找不到它的本味。《安塞腰鼓》就是这样一篇课文。反反复复读课文,反反复复咀嚼每一个文字,会突然间觉得自己在这气势磅礴的鼓声面前变得很渺小,自己的心也只能跟随着安塞腰鼓发出隆隆、隆隆的鼓声。因为全文的语言正如安塞腰鼓,火烈火烈,热情奔放。感叹号的聚集、开头结尾的以静衬动,短句、比喻、排比的运用等,大到整篇,小到一个字眼,都在传递着安塞腰鼓火热的激情。

那么多的内容,本文到底该教什么?很显然需要取舍。取什么?取表达方式中最集中、最有特色的、最典型的。综观全文,最能体现气势的、覆盖全篇的就是排比手法的运用。 “找出课文中的排比句,选择觉得最精彩的,最能体现生命力量的一句,放声读一读,品味组成排比的几个分句,为什么这么一组合,这个句子就显得这么精彩?”

语言是思想的外壳,思想是其内容。这两者是不可分割的。简单告诉学生语言形式的表达作用,那么外壳永远是外壳;直接阐述思想的意义,那么内容永远遥不可及。形式与内容融为一体,才能互为映衬,显示出特有的意境。火热的舞蹈中蕴含的火热的激情与生命的强盛是一个民族的魂魄,但民魂是抽象的事物,它只有与语言融合在一起,才有了形象的支撑。因此,学生在品析排比句的精彩时,自主感悟,自我建构,把思想和语言融合在了一起,把安塞腰鼓的热情燃烧在心灵深处,生发出蓬勃的生命力量。

“陌生化”理论运用于小学阅读教学的实践策略有很多很多,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研究。以“陌生化”视角形成的阅读思维方式,是符合学生学习天性的,它能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探究的欲望。学生在阅读时,能从“习以为常”中感受到文本的异乎寻常,非同一般,得语言之深刻,语言之情意,语言之理趣,语言之意境,并形成更高的学习能力,来提高阅读教学的效果,最终实现自主阅读的目标。

作者简介:江苏省吴江市盛泽实验小学语文教师。

上一篇:蜗居在小屋里的“国家” 下一篇:以西北区域史教学为突破口,推动历史学特色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