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最佳记忆方法

时间:2022-06-05 12:26:22

常用最佳记忆方法

下述各种常用记忆方法的最大限度的发挥和综合运用,是使记忆达到最佳效果的基本方法。

识记时高度集中注意力

识记时高度集中注意力,最大限度地排除分散注意的一切外来干扰,是所有有助于记忆的方法中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方法。

有一个心理学实验很能说明这一问题。这个实验是20世纪中叶在前联邦德国的格廷根由心理专家主持的:实验主持人在一个大厅里向听众发表演说,演说进行了20分钟左右,突然一个蒙面强盗闯进来,在听众面前开了三枪,高声叫嚣了几句,然后夺门而出。这时实验主持者发下调查问卷,要求听众立即对这个“蒙面强盗”的身高、衣着、“开了几枪”、“说了些什么话”、“停留的时间”等作回答。实验的结果表明,大多数人的证词都是不可靠的。因为,大多数人都没有高度集中注意力去认真记忆那个“蒙面强盗”的有关情况。注意力高度集中,能使人在相同条件、相同时间内,记住更多的信息,达到课堂记忆事半功倍的效果。

科学地养护大脑

身体锻炼可以使人精力充沛、精神焕发、大脑轻松,保证学习时提高学习的兴奋性,保证记忆时注意力更好地集中。科学锻炼的要求是天天坚持、常年不断。锻炼的强度要适度,也就是说不要超过体力的承受能力。

人的记忆、思维等心理活动都要靠大脑及其神经细胞的功能,而大脑及其神经细胞的生存与运作,离不开人体吸入的糖、脂肪、蛋白质、维生素等各种营养物质。这些营养物主要从人们一日三餐的食物中去摄取。要保证大脑的正常营养,每日三餐必须保证,早吃好、午吃好、晚也吃好。睡眠是大脑最好的休息方式,必须保证有足够的睡眠,才能使体力强劲、精力充沛、大脑轻松、记忆旺盛。影响学生睡眠不足的因素很多,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有些学生不能严格遵守作息时间,甚至深夜一二点钟也不睡觉,导致大脑疲惫,注意力涣散,精力不集中,记忆力衰弱。

科学选择最佳识记时间

一般说来,清晨的记忆效果较好。因为在清晨,大脑已经休息了一晚上,人的精神此时处于最佳状态,大脑既清醒又轻松,没有当日记忆中的前摄抑制和后摄抑制,能记住较多的信息,效率较高。

如果是在中午或下午第三、四节课的时间进行记忆,效果自然不好,因为这时的大脑已经有了负荷,有了当日记忆中的前摄抑制。“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用这句话的后面一句来类比记忆的最佳时间,也是恰当的。

在一定条件下,晚上正常睡觉之前一两小时内,记忆效果也是较好的。这“一定的条件”就是指中午必须睡午觉,并且下午课外活动应该有30分钟左右的体育锻炼。中午没能睡午觉,晚饭前后也应争取睡上40分钟左右的下午觉。缺乏“一定的条件”这个前提,晚上睡觉之前的一两小时内,就不可能有较好的记忆效果。

千万不能抛弃机械记忆

识记有机械识记(即死记硬背)和意义识记两种。机械识记是指在没有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的识记,意义识记是指在理解了的基础上进行的识记。意义识记的效果优于机械识记的效果,这是不容置疑的;但是,要使记忆达到最佳效果,必须将意义识记和机械识记这两种识记方法有机结合起来,共同运用。指责机械识记或片面批评死记硬背,是不妥当的,是对机械识记的意义和作用的误解或片面理解。

意义识记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记住材料,但并非我们理解了材料的意义就能记住或记牢它。要记牢它,还得提醒和监督自己在理解了材料的基础上,先密后疏地、多次地、强烈地机械背诵,千万不能抛弃机械记忆。所以,常用记忆方法中的最佳记忆效果,应是理解的基础上将意义识记与讲究方法的强烈的机械记忆有机结合与高度发挥的结果。

学习过程就是一个理解的过程。对知识的消化,就是对知识的理解。例如学习历史,如果弄清了某一事件的来龙去脉,就很容易掌握。

理解识记材料,首要的是学会分析和综合。所谓分析,就是在头脑中把事物的整体分解为部分,或把整体的个别特征、个别方面分解出来。所谓综合,是指在头脑中把事物的各部分结合起来,或者把事物的各个特征联系起来。阅读文章时的综合,主要表现在对文章的归纳方面和对文章理解的条理化和系统化。

理解的东西之所以易于记忆,原因在于理解的过程是思维的过程,深入理解的过程则可能具有反思的过程,而思维和反思的过程,都是脑神经细胞兴奋的过程。由于长久地反复地思考和反思,从而形成了大脑神经细胞的牢固联系,使记忆痕迹深刻,并使之持久。同时,客观事物是彼此联系的,记忆的重要机能在于反映事物之间的联系,而理解就是形成事物的新旧联系,所以理解的东西比较容易记住。

上一篇:知识和技能为什么不能遗传 下一篇:“士”何以愿为知己者“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