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体系规划案例评析

时间:2022-06-05 12:24:56

城镇体系规划案例评析

摘要:在看完了《孝感市城镇体系规划说明书(2007)》,感觉受益匪浅。整个规划的内容十分丰富,框架完整,条理清晰,使人能够一目了然。从这个案例中,也使我认识到城镇体系规划是一个庞大的、复杂的系统,是需要我们认真研究的。而一个规划的制定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才能平衡好各方面的利益,使得利益最优化。

关键词:城镇体系规划孝感市 区域规划 评析

中图分类号: G3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下面我就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本案例进行具体的分析:

(1)是否符合国家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区域规划对城镇发展的战略要求

本规划的第一章则是在讨论着国民经济发展计划的宏观战略,以及孝感如何在这个大的宏观背景下做出决定。“正如中国的其他诸多城市一样,孝感的发展不仅面临着传统的工业化背景,还必须全方位应对全球化、市场化、现代化、信息化的宏观时代背景。”以及国家政策的转变“国家的政策和要素投入将逐步向中西部倾斜”、“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生态文明”。最后,需要联系到我们区域规划对城镇的要求,即”中部崛起战略实施、竞争激烈的省域环境、武汉城市圈建设“。因此我们可以说它是符合这些战略要求的。

(2)城市化水平及城镇发展规模预测方法是否科学,是否符合国情、省情、市情及县情

在城市发展规模的预测上,本规划参考了《湖北省城镇体系规划(2003-2020年)》,如文中提到的”提出全省确立以“三区”为主体,以“三轴”为纽带的的城镇空间结构、在城镇等级定位上,孝感为省域内第三级城市即:“地区性中心城市”,其职能为:鄂东地区交通枢纽之一“以及孝感的在城市圈内的定位”武汉城市圈核心圈层的重要组成部分;武汉城市圈“Π”形城镇产业发展轴中西北翼发展轴的中心城市;十堰-襄樊-武汉汽车走廊的重要节点“。所以我们认为本规划对城市规模的预测是科学的,同时也是符合国情、省情的。

(3)城镇体系目标是否有利于生产力发展

本规划制定的孝感城镇总体战略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实施区域一体化战略、集聚化发展战略和经济多元化战略。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和降低消耗的基础上,继续保持较高发展速度,进一步加快工业化、城镇化,推进农业现代化,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全面增强孝感综合实力、发展活力和区域竞争力,提升城市地位”其目标为:“把孝感建设成为武汉城市圈重要的经济板块,实现孝感发展的新跨越”。显然这是当前孝感为了积极融入武汉“8+1”都市圈所必须选择的战略目标,只有这样才能“对接武汉,积极融入武汉城市圈建设,成为武汉城市圈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而这样的战略是符合当前大的局势,也是对孝感市的发展有推动力的。

(4)城镇体系规划的产业结构空间布局是否合理

本规划中,孝感的产业布局应结合当前发展机遇和“孝感市十一五规划”,确定孝感在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中着力构建以轻工纺织、盐磷化工、食品医药、金属制品、汽车机电五大传统产业为支柱,着力培育光电子、生物医药、新材料和临空产业等高新产业,形成地方特色工业全面发展的新型产业体系。明确阐述了一二三产业结构的关系,以及所需要重点发展的具体展业。但我认为不足的是,本规划中并没有从空间上阐述产业布局具体应该怎么安排,布局不明确导致的是发展也不明确。这是它的不足之处。

(5)中心镇选取是否过多;如果不多,选取是否正确,位置是否恰当

显然作为孝感的城镇体系规划,中心当然是孝感市区。虽然文中提到孝感市出现呢“中心城市实力较弱”即孝南区的经济实力不足的现象,但这是历史变革造成的原因,是建市体制遗留的问题,决定了它必须作为一个行政中心出现在这里。所以我认为中心的选取必须还是孝南区。

(6)城镇化水平预测是否过高;是否出现部分之和大于整体的现象

本规划中提到“2005年湖北省全省城镇人口为2627万人,城镇化水平为44%;2005年孝感市城镇人口为175万人,城镇化水平为34.6%”。

根据提供的表格我们可以看出,城镇化水平的现状是基本符合实情的。并且可以得出孝感市城镇化的发展低于湖北省的平均水平,城镇化发展不够,但是从另一个方面反应了孝感市的城镇化还有很大的提升。

同时提出了城镇化的预测:“孝感市1998年城镇化水平为25%,到2005年城镇化水平为34.5%,年均增长为4%,增长速度很快,孝感市城镇化水平已进入加速阶段。规划采用综合增长率法和回归分析法确定孝感市近期城镇人口为220万人,城镇化水平为42%;远期城镇人口为310万人,城镇化水平为56%。”

可见预测是合理的,并没有出现部分之和大于整体的现象。

(7)交通组织是否合理:如路网过疏或过密;高速路出口预留是否恰当;路网能否把各城镇有机联系起来;有些公路的修建是否必要、是否可行、是否经济等等

本规划根据孝感已有的道路提出了以下市域交通规划的基本构架,孝感形成四个交通结构层次:

第一层次:南北以京珠高速公路、汉十高速公路和京广铁路客运专线,东西以麻竹高速公路、兰杭高速公路、汉宜高速铁路为主干路,形成孝感市对外连接的主通道。

第二层次:建设“二纵三横二放射”共7条国道、省道公路网。以一级公路为主,加强孝感与省内及周边地区的联系。

第三层次:建设各县城至乡镇的县道,以二级公路为主,沟通主次干线,连接各乡镇。

第四层次:以联线成网的乡道为基础,连接各行政村。

同时我们根据这张图

我们能够清晰的看出路网结构的布置并没有出现过疏或者过密的现象,同时高速路的出口预留也处理的恰当好处,同时路网能够有效的联系起各个城镇,起到应有的贯通作用。道路的布置也基本合理。但感觉有些道路是可以删除。

(9)总结

本规划基本满足了以上7个方面的规划要求,是在科学思想的指导下制定出的一套合理的,同时能够充分指引城市发展的规划。对孝感市的发展是有促进作用的,但是对于孝感市城镇化的发展,我们不得不面临七道坎。第一,虽然比较多的农民在职业上实现了城镇化,但生活居所并没有实现城镇化。这种情形不仅意味着他们的生活质量不高,也意味着资本和土地资源的低效率利用。第二,城镇化建设规划缺乏法制化、民主化基础,滋生诸多城市建设问题。第三,基层政府对人口干预过度,人口布局不尽合理。第四,农民进城后,尽管劳动时间长,劳动强度高,劳动环境差,但劳动收入和劳动保障制度却低于城市劳动者。部分进程务工人员还牺牲了家庭的幸福,并给后代健康成长带来问题,如“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等问题。第五,因为上述问题,致使部分留在农村的居民也未能充分享有城镇化的利益。城市和农村的收入差距,使得一部分农户对耕地有一种“种之无力、弃之可惜”的心态,影响土地的利用效率的提升。第六,土地产权制度缺陷扭曲土地市场价格,加上土地土地资源的行政配置,造成浪费城市土地等多种“城市病”。第七,城市管理制度不健全,特别是市政管理、物业管理、人口管理制度弊端甚多,造成城市脏乱差,并影响到大中小城市均衡发展。总而言之,只有在规范管理,变通执行,就会发展出孝感更美好的明天。所以我认为本规划是一份优秀的规划案例。

参考文献:

[1]张勤, 崔功豪, 朱家瑾, 等. 城镇体系规划[J]. 规划师, 1999, 15(3).

[2]胡序威. 有关城市化与城镇体系规划的若干思考[J]. 城市规划, 2000, 1(5): 16220.

[3]仇保兴. 论五个统筹与城镇体系规划[J]. 城市规划, 2004, 28(1): 8-16.

[4]宋家泰, 顾朝林. 城镇体系规划的理论与方法初探[J]. 地理学报, 1988, 43(2): 97-107.

上一篇:试论建设工程项目风险对策 下一篇:工程造价控制难点分析及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