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用丙泊酚与丙泊酚复合芬太尼应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中的比较

时间:2022-06-04 10:24:50

单用丙泊酚与丙泊酚复合芬太尼应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中的比较

摘要:目的:观察单用丙泊酚和丙泊酚与芬太尼复合应用于人工流产术时,药物起效与患者苏醒时间以及术中镇痛的效果和副作用。

方法:将我院2011年6月至8月自愿要求终止妊娠的200例早孕妇女,随机分为丙泊酚组(Ⅰ组)和丙泊酚复合芬太尼组(Ⅱ组),两组手术方法、手术时间基本相同。

结果:两组呼吸抑制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结论:丙泊酚复合芬太尼应用于人工流产手术,镇痛效果确切,减少了呼吸抑制的发生,并发症较少。

关键词:芬太尼丙泊酚无痛人流术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1-0156-01

人工流产是终止早期妊娠的方法之一,适用于妊娠10周以内的孕妇。手术常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目前临床上要求接受无痛治疗的患者日渐增多,但丙泊酚用于人工流产时,可能发生呼吸抑制,而丙泊酚与芬太尼复合用于人工流产可获得理想效果[1]。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妊娠6~10周孕妇200例,美国麻醉学会(ASA)分级Ⅰ级~Ⅱ级,年龄20岁~45岁,平均28.5岁,体重40kg~65kg,术前做血常规、心电图及盆腔b超,否认既往有慢性病变史。将200例孕妇随机分为丙泊酚组(Ⅰ组)和丙泊酚复合芬太尼组(Ⅱ组),两组手术方法、手术时间基本相同。

1.2方法。所有病例术前均禁食6h、禁饮4h,入手术室后予以建立静脉通路,放置心电监护仪,备好氧气,术前测量血压、心率、呼吸和血氧饱和度。待术者将手术器械准备好后,观察Ⅰ组:静脉推注丙泊酚2.0mg/kg~2.5mg/kg,1min~2min推注完毕,观察Ⅱ组:在20s内静脉缓慢注射芬太尼0.8-1μg/kg后,将丙泊酚以2mg/kg的剂量于1min~2min静脉注射完毕,两组均至孕妇深睡或睫毛反射消失后开始手术操作。以后根据手术时间的需要或患者肢体是否出现活动等情况适时追加丙泊酚,每次追加丙泊酚剂量0.5mg/kg。所有患者均未使用心血管抢救方面的药物。

1.3监测。术前常规检测血压、脉搏、呼吸均正常,身体状况良好。术中均行血压(B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呼吸频率(RR)监测。观察项目:呼吸抑制、Bp、HR、药量、苏醒时间。

1.4统计学处理。采用t检验和X2检验,P

2结果

2.1两组人工流产时间比较。观察Ⅰ组手术时间(6.7±1.1)min,观察Ⅱ组(6.5±1.1)min,两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

2.2两组呼吸抑制及术中监测情况比较。观察Ⅰ组发生呼吸抑制19例(19%),观察Ⅱ组发生呼吸抑制4例(4%),观察Ⅱ组明显低于观察Ⅰ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3讨论

人工流产手术虽然时间较短,但由于传统的扩张宫口方法对宫颈的牵拉疼痛及对宫壁的刺激,使患者痛苦不堪,恐惧、紧张、焦虑可明显加重疼痛反应,严重的甚至不能配合手术,宫口松弛度亦不如全麻满意,无痛人流则可大大减少这些致痛因素。开展无痛手术非常必要,并且是今后的发展趋势[2]。人工流产术时在丙泊酚静脉麻醉下实施手术可减少孕妇的疼痛和心理压力[3]。丙泊酚为快速、短效静脉,持续时间短,苏醒快而安全,但丙泊酚缺乏镇痛作用,单纯使用药量较大,呼吸抑制较明显。阿片类药物能增强丙泊酚的药效,麻醉前给芬太尼可使丙泊酚的诱导量减少到1.5mg/kg[4]。我们选择使用丙泊酚复合芬太尼,具有起效迅速、维持时间短、体内无蓄积、代谢快、毒性小、复苏迅速完全、手术无记忆、镇痛效果满意以及术后恢复快等特点,克服了丙泊酚没有镇痛作用的弱点,减少丙泊酚的用量,从而减少了呼吸抑制的发生。

综上所述,丙泊酚复合芬太尼用于人工流产术,可增强镇痛效能,减少两药物的用量,呼吸抑制的发生明显降低,保证了患者术中的安全性,术后患者苏醒迅速完全,无明显后遗症。其麻醉操作简单且乐于被患者接受,值得临床应用[5]。

参考文献

[1]孙大金,杭燕南.实用临床麻醉学.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1,1045-1255

[2]王玲,任洪智,叶铁虎,等.异丙酚用于人工流产手术麻醉的临床观察.中华麻醉学杂志,1994,4(2):90

[3]毛华芬.无痛人流围手术共同的安全监测及护理对策[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5,17(1):51-52

[4]庄心良,曾因明,陈伯銮.现代麻醉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481-487

[5]罗静.异丙酚无痛人流500例临床分析.广西医学,2004,26(3):396

上一篇:75岁以上老年人临床麻醉安全管理 下一篇:复方磷酸可待因口服溶液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