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圣”曾子

时间:2022-06-04 10:05:58

曾子(前505―432),名参,字舆,鲁国南武城人。南武城之地望,或云山东费县,或日山东嘉祥。曾子的父亲曾点受业孔子,曾子也拜孔子为师,父子两人都是孔子学生。

《说苑・立本》说曾子穿着破旧衣服耕地。《孔子家语・六本》说曾子耘瓜,误斩其根,父亲曾点举棍就打,曾子倒地不起。据此,曾子是个躬耕田亩的农家子弟。《韩非子・外储说左上》记载:曾子之妻去集市,儿子哭闹着要跟去。曾妻说你回家,我回来杀猪给你吃。曾妻回来,曾子就去杀猪。曾妻止之说“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遂杀猪。这是中国家教史上一个著名案例,从这个故事亦可看出:曾家不仅圈养猪,且吃肉对他们来说也是难得的美味。《战国策・秦策》记载了一个曾子母亲的故事:有个与曾子同名者杀人,有人告诉曾母“曾参杀人。”曾母不信,织自若。有顷,又有人告诉曾母:“曾参杀人。”曾母仍织自若。顷之,又有一人告诉曾母:“曾参杀人。”曾母相信了,投杼,逾墙,逃之夭夭。据此,曾母也是个纺线织布、操持家务的普通妇女。根据以上诸事,曾家男耕女织,仅得温饱。

《孔丛子・居卫》说曾子跟随孔子周游列国。曾子比孔子小46岁。孔子54岁那年,离开鲁国,西去卫国,开始了他14年周游列国的生涯。孔子离开鲁国那年,曾子只有8岁。曾子拜在孔子门下,当在孔子周游列国后期。

孔子弟子,传言3000人,姓名多已不可考。《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载有77人,《孔子家语・弟子解》也记有77人。司马迁《史记・伸尼弟子列传》说这77人乃“受业身通者”。两书所记,相同者74人,不同者3人。如此,姓名可考者便达80人。其他文献典籍还记有17人。这样,孔门弟子姓名可考者凡97人。

曾子是孔门高足。记孔子言行的《论语》一书,也收录了若干条曾子的言行,从中可以窥见曾子之为人:

曾子迟钝。《论语・先进》记“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意思是说,高柴愚笨,曾子迟钝,子张偏激,仲由卤莽。李泽厚《论语今读》说曾子“一副枯槁死板模样”。

曾子谦逊。《论语・泰伯》记曾子为人处事:有能力的也要向没能力的学习,知识丰富的也要向知识不多的学习,有像没有一样,充实像空虚一样。

曾子谨小慎微。《论语・学而》记曾子之语云:“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泰伯》又记,曾子病危,把他的学生都叫到榻前,对他们说:看看我的脚,看看我的手!《诗》说“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从今以后,我知道自己可以免于祸害刑戮了!孟敬子来看他,他又对好友说: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作为一个仁人君子,在待人接物上有三点要注意严肃自己的容貌,就可以避免别人的粗暴、怠慢,端正自己的脸色,就容易使人信任你,说话的时候,多考虑一下用词和声调,就可以避免粗俗和错误。曾子一生谨慎,临死还不忘把他的处世之道传给他人。

谨小慎微,是鲁国礼治社会下道德追求的必然产物。《论语・颜渊》记,颜回请教什么是仁,孔子说:克制自己,使言行都合乎礼,就是仁。颜回又请教具体的做法,孔子指点道:“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看、听、说、做都是符合礼的要求,就不得不谨慎,不得不三思而后行。鲁国权臣季文子,行事也极为谨慎,《论语・公冶长》说:“季文子三思而后行。”“三思”不是说思考三次,古时“三”不是个具体数字,泛指多数。季文子死后多年,提起他的为人,孔子还说他太过于谨慎了,说想两次也就可以了。实际上,孔子也是个很谨慎的人,观《论语・乡党》一篇即可知。孔子的鲁国籍弟子如曾子之父曾点,以及颜回、闵损、冉耕、冉雍、澹台灭明、宓不齐、原宪、南宫适、漆雕开、樊须、有若、公西赤、巫马施、冉求、仲由和宰予等人,无不稳重谨慎、讷言力行。

曾子又有大丈夫气概。《论语-泰伯》记他的主张“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伍大节而不可夺也。”意思是说,作为一个君子,可以把幼君托付给他,可以把国家的命运交付与他,当此重大危难之时,也休想改变他的一言一行。

孔门有弟子3000,思想倾向却不尽相同。从下面两条材料可以看出曾子之不同。

《论语・子张》“曾子曰:‘堂堂乎张也,难与并为仁矣。’”

《礼记-檀弓下》:“曾子曰:‘晏子可谓知礼也已,恭敬之有焉。’有若曰:‘晏子一狐裘三十年,遣车一乘,及墓而反。国君七个,遣车七乘,大夫五个,遣车五乘。晏子焉知礼?’”

子张,姓颛孙,名师,字子张,陈国人,孔门高足。有若,字子有,鲁国人,有若不仅长得很像孔子,思想和为人电最接近孔子。就是因为这些方面的原因,孔子死后,有若被孔门弟子推举为“师”,即孔子的接班人、儒家学派的掌门人。

曾子是能够真正领会孔子思想精髓的弟子之一。《论语・里仁》记曰:“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可谓言简意赅。曾子又是能够真正恪遵孔子教诲的弟子之一。《汉书・艺文志》记曰:“《孝经》者,孔子为曾子陈孝道也。”也就是说,《孝经》一书是孔子专为曾子所作。曾子继承发扬了孔子的孝。《论语・里仁》记孔子之言说“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曾子恪遵,不离开父母一夕宿于外,纵横家苏叹曰:“孝如曾参!”《新语・慎微》记曾子孝行曰“曾子孝于父母,昏定晨省,调寒温,适轻重,勉之于糜粥之间,行之于衽席之上。”仁如颜渊,孝如曾参,廉如伯夷,信如尾生,乃古人之共识。曾子成为孝之楷模。

《韩非子・显子》说“自孔子之死也,有子张之儒,有子思之儒,有颜氏之儒,有孟氏之儒,有漆雕氏之儒,有仲良氏之儒,有孙氏之儒,有乐正氏之儒。”儒学派别不止此八派,《荀子・非十二子》还指斥过“子夏氏之贱儒”、“子游氏之贱儒”。故柳诒征《中国文化史》说“若合苟卿之言计之,当日‘儒分为十’”。十派之中,可以确认开山祖的有六派,属于鲁籍的得其二:“子思之儒”和“孟氏之儒”。

子思,春秋战国之际有两个人叫这个名字,一个是孔子的学生原宪,一个是孔子的孙儿孔。“子思之儒”是哪个子思?论者多认为应是孔。至于孟氏,有人以为是孟轲,有人说是孟轲门人。孟轲也好,孟轲门人也罢,“孟氏之儒”应是孟轲一派。“子思之儒”和“孟氏之儒”都是孔门嫡传。

有这么一说:曾参传子思,子思或他的门人传孟子。这个世系的真伪已不可辨。至顺元年(1330年),元文宗册封曾子为“国宗圣公”。在孔门弟子中,谥号达到“圣”的,只有两人,一是颜子,谥为“复圣”,另一个就是曾子。

上一篇:利津低碳经济的新突破 下一篇:大雅篆章 第3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