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自动控制设备中的问题与对策探求

时间:2022-06-04 10:02:48

电气自动控制设备中的问题与对策探求

摘 要:在现代技术中,电气自动控制占有必要的位置,是中心性技术。最近几年,微机电子多样的技术都在进步,与之相伴的自动控制也获取了进步。采纳自动性的电气控制,可节省日常消耗的控制成本,从根本入手提升了精度。针对于电气检测,也可实时反馈精准的信息。针对于自动控制下的电气设备,解析了现存问题;在这种基础上,采纳最合适的反馈对策。

关键词:电气自动控制设备;问题;对策

工程领域配备的自动及智能性水准都在快速提升,各行业都不可缺失自动化。电气设备可采纳新式自动控制,以此来降低总成本,表现出最优的控制实效。自动控制可提升根本的检测精度,节省生产中的耗费,确保了各类流程的顺畅性。针对电气控制,配套性的自动控制也增添了安全保障,规范调配了日常性的电气生产。然而从现状来看,自动控制范围内的电气设备仍缺失了运转中的顺畅。亟待改进现有的弊病及难题,从根本入手确保自动控制可得到最佳实效。

1 电气设备自动控制存在的问题

从现状来看,自动性的配套电气控制吻合了新阶段内的技术趋向。自动控制可采纳新颖的多样技术,例如功率器件的大量使用带来了发热量增大等。技术正在进步,自动控制覆盖了现有的更广领域,包含多样的领域。自动控制下的各类电气设备都提升了固有的性能,配备了自动性的各类构件[1]。电气自动控制借助于多样的技术,也配备了集中控制系统。与之相应,分布式调控的新式系统也日益在完善。然而不应忽视,相比于发达国家,我们拥有的电气自动控制仍没能完善,亟待予以改进。详细来看,自动控制电气设备表现出来的弊病包含如下。

1.1 集中控制需要改进完善

集中控制拟定了如下新思路:集中电气设备,配备了统一调配的处理器。在工控系统内,集中控制拥有了更简易的新优势,便于日常运维。针对于控制站,集中控制也预设了更低的要求。然而,集中控制暴露出来的弊病不可忽视。这是由于,整体运转减缓了原有的处理速率,这种弊病源自系统本身。集控系统设有集中性的处理器,日常调配的各流程都是较多的。此外,增设了电缆后,在最大范围内减低了资金投入。硬性接线衔接了隔离器件及连锁性的断路器,线路因而拥有最优的闭锁性。针对各类设备,也提升了扩容的总难度,且二次接线复杂,很难短时修复突然的故障[2]。

1.2 DCS现有的缺陷

DCS特定的新式系统借助于微机调控,它构建于集中控制的现存基础上。在各类领域中,DCS拥有了更广的新优势。然而在推广中,DCS也暴露多样的自身缺陷。例如:DCS配备了模拟性的常规仪表,这样构建起来的系统仍缺失了完备性,同时并不可靠。类似于集中控制,DCS也并不便于常态的修复及维护。针对于分布系统,也缺失了拟定的一致规程。在这种状态下,维护及日常更新都尤为缓慢,造价也相对较高。

1.3 缺失了标准化

自动控制设有电气接口,没能配备一致性的接口标准。在这种状态下,电气设备也增添了额外耗费的成本。针对于数据共享,缺失了可用性。在自动控制中,先要拟定可供筛选的各类方案。然而从目前看,企业仍缺失了拟定的一致规范。相比来看,各厂家并没能配备交换数据时的硬件及软件。针对于交流信息,也并不够深入。自动性的调控仍不深入,没能吻合真实的各类用户需要。构建自动性的新式系统,有待增添统一性并且配备标准的软硬件[3]。此外,电气自动性的控制不可脱离新人才,现存产品有着较低层次,有待后续的更新。

2 探析改进对策

完善自动控制,应当接纳新颖的电气技术。与此同时,各企业都不可忽视日常性的人才培育。要从根本入手,提升常规培训的总体水准。企业要摒除不合适的认识,明确现今状态下的自动控制价值。从根本上入手,探析未来改进的新对策。

2.1 拟定一致标准

自动控制采纳了多样的电气设备,唯有拟定了统一标准,才能便于调配。从现状来看,各厂商都预设了更高水准的自动控制指标,提升了一致性。应当改进标准,这种基础上再去研发新颖的配套系统。针对于标准技术,应能采纳新阶段内的微机调控,注重于根本性的系统规划。PC系统设有多样的接口,数据交换依托于软硬件。接口的标准化,确保了更高层次的各类信息交换。在最大程度内,也提升了日常通讯的总质量。

2.2 培育新阶段的人才

针对于自动化应能引进人才,培育出自动控制的新式人才。技术进步的总趋向为:更高的集成及智能性。安装各类设备、制造成套性的自控设备,各流程都不可缺失新式人才。在这种状态下,唯有注重于人才培训,才能提升水准。企业培育出来的新人才应能熟识各类电气操控,设定了软硬件操控的系统。同时,工作人员应能深入实践,掌控必备的安装步骤。强化培育人才,企业要增设日常维修及保养的配套技术,服务于电气控制[4]。

2.3 一体化新式的思路

针对于自动化,要强化新阶段内的一体化。从现状来看,自动化控制拥有独特的技术特性,应当配备一体化的多样指标。各企业都应密切沟通,从全方位入手调试并且维护。唯有如此,电气自动化才会增添合理性。从科研角度看,也要推进一体化路径下的各类配件制造。企业可选取分包方式,或其他多样的方式。摸索并且改进现有的电气控制,精简冗余的程序。

2.4 尽可能的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对于采用一体化系统控制的电气设备来说,可靠性尤为重要。一体化系统的紧凑性很高,维护保养的难度相对较高,对维护保养人员的技术素质要求也较高,但由于存在大功率器件,发热等不可避免,因此针对这种控制系统来说,降低控制系统温度就成了提高系统可靠性的一个重要途径,同时选用高性能的元期件特别是功率器件对提高系统可靠性也非常重要。

3 结束语

技术在快速进步,电气设备配备的自动控制也提升了原先的水准。针对于自动控制,确保了优质及高效的特性,更便利了常态的各设备监测。然而,自动控制表现出来的现有水准并不是很高,缺失了可用的高水准人才。总之,随着各种自动化设备的不断使用,如何提高电气设备的运行可靠性和运行效率就显得非常重要了,作者认为应该从使用的元器件、运行环境温度、采用新的控制方案以及高素质人才方面入手,统一各种控制标准,同时,还应积累并摸索更适宜的自动控制方式,探析自动控制的新思路,才能达到应有的控制目的。

参考文献

[1]喻立.加强电气工程自动化的对策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6(2):57-58.

[2]邹友元.刍议自动消防及其联动设备的电气控制对策[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9):249.

[3]林之娜.电气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存在的问题及优化对策[J].河南科技,2014(3):83.

[4]吴桂林,严拥军.电气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存在的问题及优化对策[J].应用能源技术,2015(10):37-40.

作者简介:葛莉(1977,11-),女,四川泸州,单位:成都金大立科技有限公司,在读工程硕士,研究方向:应用电子技术。

上一篇:基于企业安全生产的创新管理研究 下一篇:关于机械式方向机壳体吊耳结构改进降成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