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水层岩性对底板含水层注浆改造的影响

时间:2022-06-04 09:47:06

摘要:本文根据焦作矿区煤层底板隔水层岩性组合的不同条件,详细介绍了在不同的岩性组合对工作面底板突水的影响,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安全效益。

关键词:隔水层 岩性组合 注浆改造

1 焦作矿区水文地质概况

焦作矿区位于华北煤田南端,太行山南麓,矿区北部出露约1800km2的奥陶系灰岩,奥灰岩溶水水量十分丰富,水文地质条件极为复杂。开采的主要是二叠系山西组二1煤,煤层距底板含水层L8灰岩20~40m、L2灰岩70~80m、O2灰岩100~120m,受矿区内发育的中小断层影响,L2灰岩与O2灰岩水同源、同压。L8灰岩平均厚8m左右,富水性强,是二1煤层的直接充水含水层,L2灰岩与O2灰岩水通过倒灌L8灰岩而发生恶性突水事故。因此,在突水危险区回采工作面,均对L8灰岩进行底板含水层注浆改造。

2 底板含水层注浆改造的原理

底板含水层注浆改造技术是近几年来兴起的一项注浆堵水技术,主要是通过对底板含水层进行打钻注浆,注浆高压使浆液充分在含水层的岩溶裂隙中扩散,将岩溶裂隙中的水置换,使强含水层变为弱含水层或隔水层。焦作矿区大多是对L8灰岩含水层进行注浆改造,采取均匀布孔的原则,尽量使钻孔垂直于构造裂隙的方向,能多斜穿L8灰岩裂隙。套管下至L8灰岩顶板5m左右,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提高注浆压力,至少为L8灰岩水压的2.5~3倍,注浆材料选用粘土水泥浆。

3 隔水层的岩性组合

焦作矿区二1煤层的底板隔水层厚20~40m,岩性主要为泥岩、砂质泥岩、粉砂岩、砂岩和L9灰岩组成,但每个采区的岩性比例却不尽相同。有的地区砂岩的比例比较大,比如古汉山矿的11采区,其砂岩厚度局部占隔水层厚度的55%以上。方庄二矿的23采区,其砂岩厚度平均占隔水层厚度的60%以上。而演马庄矿的22采区、九里山矿的14、11采区,其砂岩厚度平均占隔水层厚度比例不到40%。

4 突水经过

2009年5月,方庄矿的23052工作面在回采到距停采线100m左右的位置时,发生底板突水,最大水量5.0m3/min。该工作面为中层工作面,顶层工作面回采前已进行了底板含水层注浆改造,未发生突水。2005年6月,古汉山矿11091工作面回采时发生底板L8灰岩突水,水量最大为2.6m3/min,到2007年12月,11092中层工作面回采时,最大水量达到26m3/min,L2灰岩水位下降,该工作面接受了深部含水层的补给。这两个工作面的突水,都是中层突水量比顶层突水量大,其隔水层中砂岩均占到隔水层厚度比例的60%以上。

2006年6月,演马庄矿22061工作面回采到40m时,由于矿压的作用,发生底板突水,最大水量为20 m3/min。2009年5月,当中层22062工作面回采时也发生了突水,但最大水量只有6.0m3/min,突水水源均为L8灰岩水,没有深部水的参与。该工作面隔水层中砂岩占隔水层厚度的比例不到40%。

5 隔水层岩性对底板含水层注浆改造的影响

纵观以上突水情况,在底板隔水层岩性组合中,砂岩比例大的区域,工作面中层回采时易发生突水,且往往比第一次的突水量大,相反,砂岩比例小,泥岩比例大的区域,工作面中层回采时一般不会发生突水。经分析研究,可能存在以下两个方面的因素。

5.1 由于砂岩是脆性岩石,质地坚硬,不易发生底鼓变形,但其破坏深度大,顶层工作面注浆改造时,注浆的高压将L8灰岩含水层的水顶回到L8灰岩底板以下,这使L8灰岩底板所承受的压力远大于正常的水压,顶层工作面回采时,隔水层所受的破坏深度较小,没有影响到L8灰岩含水层,不会发生大的突水事故,而中层工作面回采时,随着底板破坏深度的增加,砂岩形成的垂直裂隙进一步延伸,有效隔水层的厚度减小,强度承受不了L8灰岩底板高压水的冲击,产生新的导水通道而发生突水。如古汉山矿的11092工作面,顶层回采时水量仅2.6m3/min,中层回采时水量达到26m3/min。

5.2 顶层工作面回采时,由于底板砂岩垂直裂隙发育,注浆钻孔的套管阻隔了浆液在砂岩层中的充填,砂岩水通过导水裂隙涌入工作面,回采后,顶板塌落,重新将底板砂岩裂隙压实,形成新的隔水层。当中层工作面回采后,再一次将隔水层破坏,由于砂岩水的补给有限,与下部强含水层水压的压力差增大,底板含水层的水就突破隔水层的薄弱带而涌入工作面造成突水事故。如方庄二矿的23052工作面,顶层回采时水量仅2.0m3/min,中层回采时,却突水5.0m3/min。

6 结论

6.1 底板隔水层岩性组合中砂岩占比例大的区域易发生垂直导水,中层工作面回采时突水的可能性大。

6.2 由于砂岩裂隙发育,在底板注浆改造时应对砂岩层进行注浆加固。

6.3 注浆钻孔的终孔位置尽量布置在L8灰岩底板下20m以下的岩层中,以增加隔水层的厚度。

6.4 注浆时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尽量加大注浆压力,增加注浆量。

6.5 在注浆前期,加大浆液中粘土的比例,不仅可以增加浆液的扩散半径,而且可以提高岩石的柔韧性。

参考文献:

[1]刘同铁.基于矿区水文地质条件及含水层分布特征分析[J].价值工程,2011(12).

[2]王心义,王世东,刘白宙,白忠凯.矿井煤层底板含水层注浆改造技术[J],矿业研究与开发,2005(06).

[3]邢文平,张占全,刘白宙.焦作矿区底板含水层注浆改造技术研究与应用[J].焦作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04).

上一篇:谈歌唱中的积极与放松 下一篇:通过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看松山区十年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