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海阳市外经贸工作的分析与研究

时间:2022-06-04 07:59:06

对海阳市外经贸工作的分析与研究

摘要面对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外经贸工作面临着机遇和挑战,机遇大于挑战。在这种新形势下,我们必须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因势利导,顺势而为,进一步强化招商力度,扩大利用外资规模,构建外贸进出口新结构,努力开创外经贸工作新局面。

关键词海阳市 外经贸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2-4690(2009)000-0045-02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深入,如何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增强企业参与世界分工和国际竞争的意识,扩大开放领域,优化开放结构,提升开放质量,提高地方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推动海阳市外向型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近期,通过对海阳市市外经贸工作的调研,认真分析了该市外经贸工作面临的形势和制约因素,特提出一些建议和措施,为下一步工作提供参考。

一、全市外经贸工作基本情况

1、利用外资方面

截至今年8月份,海阳市累计批准外商投资企业443家,项目投资总额26.4亿美元,注册资本20.9亿美元。外商投资企业的投资方式以外商独资经营企业为主,占总数64.1%;中外合资企业占总数的32.5%;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占总数3.4%。从外商投资企业运行状况看并不乐观,因双方或一方资金未到位而合作不成功的外商投资企业占总数的11.6%;因其它原因无法经营的外商投资企业占总数的32.4%;因合资经营到期申请撤销的外商投资企业占总数的22.6%;现存外商投资企业148家,占总数的33.4%。2007年底全市外商投资企业安置劳动力19450人,上缴税收1.1亿元,占全市税收总额的12.2%,实现进出口2亿美元,占全市进出口总额的64.8%。外商投资企业已成为拉动地方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该市外商投资企业中合作伙伴主要来自韩国、香港、日本、欧美等国家和地区,分别占利用外资的25.6%、24.3%、20.3%、16.8%,投资的行业主要有电子电器、纺织服装、机械加工、新材料等行业。

2、对外贸易方面

目前,海阳市拥有外贸进出口经营权的企业398家,其中有出口实绩的企业181家。从1989年至今,累计完成进口3亿美元,出口18亿美元。

今年1~8月份,完成进出口总额3亿美元,同比增长33.9%,其中出口2.35亿美元,同比增长30.2%,进口6719万美元,同比增长48.5%,增速均列烟台各县市区第3位;主要出口商品仍以针织服装、机电产品、农副产品三大类为主,分别占出口总值的44%、23.6%、20.7%;主要市场中,日韩欧美等传统市场出口额达1亿美元,占全市出口总额的73.2%,大洋洲、非洲、拉丁美洲三大新兴市场实现翻番增长。

二、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目前国际经济风云变幻,国内宏观政策调整加快,外经贸工作面临着诸多挑战,但机遇依然大于挑战。

挑战方面:

1、从国际形势看,周期性经济衰退格局逐渐明朗

受美国次贷危机和华尔街金融风暴等影响,以美国为中心的经济衰退正在加速蔓延,美国、欧洲、日本、韩国等主要引资市场的官方或权威经济机构都对当前经济形势给予了衰退定位,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更是对华尔街风暴和面临的经济困难给予了百年不遇的评价,这种情况下,发达国家的海外资本加速回流,导致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对外投资放缓。海阳市在谈的韩国制钢等项目就受到了国际形势的很大影响,导致推进不理想。如果国际经济继续走弱,面向发达国家的出口业务将会受到影响。

2、从国内形势看,宏观政策调整给外经贸工作带来压力

一方面,随着土地政策的趋紧,土地供应数量大幅减少,土地价格迅速提高,加上新劳动法的实施,使劳动力成本提高,整个沿海地区出现了较大范围的用工荒,项目落户难度加大,今年以来,不仅来海阳考察的客商减少,一些签约项目也因为土地等原因进展缓慢。另一方面,受去年以来纺织等行业出口退税率下调和人民币持续升值的压力,传统出口企业利润减少。虽然今年8月1日起,纺织等行业出口退税率又上调2个百分点,但该类产品出口退税率不断下调直至取消的大趋势已经显而易见。

3、从海阳市情况看,面临的困难较多

一是基础相对薄弱。城市、园区的配套方面还不够完善,对投资环境影响较大,特别是供热、供气、城市公交等需要尽快解决;新启动的核电产业区、临港产业区虽然发展较快,但一直采取项目边建设边配套的方法,路网、水电、生活配套等还有差距。

二是产业状况短期不容乐观。海阳市纺织服装等传统产业虽经历多年发展,总量上有了一定规模,但单个企业规模、抗风险能力、品牌培育等仍有很大欠缺,发展受到限制。同时,核电产业、临港产业等新兴产业刚刚起步,大多数项目虽然规模较大,质量较好,但多处在建设期。可以说整个产业发展处于青黄不接的阶段。

三是外资项目储备不足。海阳市现有在谈外资项目只有20多个,大多数进展不快,年前只有香港润泽风电等少数几个项目有望注册,已注册外资项目大多资金已到位,近期增资的可能性也较小,第四季度实际利用外资面临较大压力。

四是项目包装操作性不强。海阳市具有快速发展的很多优势,也能够吸引外商眼球,但近年来包装的项目与海阳市优点结合不理想,也缺乏专业性,间接降低了外出招商的时效性。

五是企业生产要素成本上升对企业经营影响明显。今年以来的限电政策、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因素,影响了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导致部分出口型企业开工不足,间接影响了出口指标。

六是企业走出去有待破题。由于历史原因,该市企业普遍发展较慢,规模较小,大多数企业不具备走出去的条件。同时,部分具备实力的企业,在走出去发展上存在畏惧思想,害怕承担风险,缺少优秀企业家的闯劲。目前海阳市尚无一家境外上市公司,也没有企业设立境外分支机构

机遇方面:

2.1从国际形势看,危机之中机遇犹存

一是从目前形势看,发达国家的现代服务业、高端制造业、研发机构等新一轮产业转移持续发展,与海阳市产业发展方向吻合。二是作为经济最为稳定且持续增长的国家,在全球经济衰退的大背景下,中国对国际资本的吸引力会越来越大。三是对国内企业来说,国外经济形势的下滑和人民币升值,有利于企业低成本向国外扩张,加快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加速产业升级。

2.2从国内形势看,宏观政策环境开始放松

在国际经济环境影响下,国家于8月1日上调了包括纺织品在内的部分商品出口退税率,这使海阳市纺织服装企业有了一个短暂的缓冲期。为了防止经济硬着陆,减轻美国次贷危机和金融风暴对我国的影响,9月15日、10月8日国家已连续两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降低存贷款利率,近年来困扰全国中小企业的资金问题得到缓解。

2.3从海阳市情况看,加快发展正当时

一是总投资1000亿元,采用第三代AP1000技术的海阳核电站已经开始负挖,为之配套的核电产业区已经启动,海阳市在核电产业发展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二是海阳港建设加快推进,一期2个万吨级、1个500吨级泊位投入运营,东港区、区投资主题确定。伴随着海阳港建设,一类开放口岸申报工作已进入最后一个环节,年底有望批复,海关、商检部门将进驻海阳市。同时,临港产业区已经启动,各项配套加快完善,经济发展潜力已经显现,与港口相关的现代物流、重型设备制造等临港经济发展正面临着千载难逢的机遇。三是亚沙会筹备工作已经全面展开,围绕场馆建设、赛事推广等一系列活动能够快速提高海阳市国际知名度,提升城市吸引力,使海阳市的黄金海岸成为运动、休闲、度假产业的引资重地。

三、意见和建议

在这种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新形势下,我们必须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顺势而为,因时而变,强化招商力度,扩大利用外资规模,构建外贸进出口新结构,实现外贸发展新跨越,加快企业走出去步伐,完善对外开放格局,努力开创外经贸工作新局面。

[参考文献]

[1]《中国加入WTO后的外经贸发展战略》,王允贵著,中国计划出版社,2002年.

[2]《经济体制改革》主办:四川省社会科学院;2008年.

[3]《新华文摘》主办:人民出版社;2008年.

[4]《经济纵横》吉林省经济学团体联合会;2008年.

[5]《调研成果汇编》市政府办公室;2008年.

上一篇: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关系分析 下一篇:WY有限公司内部控制调查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