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园艺教学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

时间:2022-06-04 07:11:00

浅议园艺教学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

【摘要】近些年来,我国经济制度虽在不断的迅猛增长,但是却是此长彼消,国家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随之都受到了严重的破坏。不仅如此,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也受到了严重的制约。因此,针对此种现象,国家适时的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发展战略。本文笔者简单阐述了园艺专业教学与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的关系,供同业人士共同探讨学习。

【关键词】此消彼长 自然资源 生态环境 战略

园艺专业教学与生态文明建设,看似关系不大,但是在本质上二者却是相辅相成、紧密相连的。

一、生态文明的建设是园艺专业教学的科学取向

生态文明追求的不仅仅是社会经济的进步,也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以及生态环境的进步。它是社会文明中的一种更高级的文明形态。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改善生态环境,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园艺专业的教学更多的与社会的生态是紧密相连的,其研究的相关内容来源大都是取材于生态环境,园艺教学是实行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最基层最根本的教学形态。园艺教学充分运用现代高科技的技术,转变社会经济增长的方式、对资源进行可持续的利用,在此过程中真正的改善了生态环境和人与自然的关系,建立了有条不紊的生态运行机制,把社会各项文明形态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与生态文明一起建设社会主义新文明。因此生态文明在现今社会里,在无形当中成了园艺专业教学有效的科学价值取向。

二、生态环境对园艺专业方面人才培养的影响

学校开设的园艺专业承担着促进园艺事业的发展与优化生态环境双重使命,成为了环境与社会发展统一的纽带,生态文明的建设为园艺专业教学培养了生态型人才。

所谓生态型人才,就是必须树立符合自然生态法则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价值观。人类的生产劳动及物质方面的创造都要以节约资源和对自然资源进行综合利用为基础,形成生态化的生产体系。园艺专业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时刻提醒学生们在对生态环境中的生物进行研究的同时也要对其进行保护,让学生在满足自身学习需要的基础上又不损害自然的生物链,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因此,学校在培养高素质全能型人才的基础上,首先要建立健全的生态文明教育体系,大胆改革教育课程新体系,将生态教育模式与园艺教学相结合,在学好基础课程、掌握专业技能的基础上,应国家政策响应将学生培养成技术型人才的同时将其培养成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领导推动者。

三、高校园艺教学的政策选择与生态环境建设的关系

生态文明的社会、生态效益就从根本上决定了高校园艺专业教育必须在国家制度中根深蒂固,才能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施提供可能,将理论变为现实,为人类更好的发展奠定基础。目前,园艺专业的就业前景还不是很乐观,而且各院校对园艺专业的建设方面还存在很多的弊端,因此,国家应针对问题根源,对学校园艺专业教学提供相应的政策辅助,以便更好的发展该专业。

(1)园艺专业特殊性。高校园艺专业不同于其他学术性专业,其所服务的产业以及对产品的维护等都必须严格的遵循生态环境的发展规律,而生态环境则不遵循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因此其特殊性就决定了高校培养的园艺人才不可能真正的进入市场,国家必须有计划对其进行保护和维持平衡,在相关政策上给予相应的关照,在国家经济资源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的保证对园艺专业的资金投入及设备建设,为学生们提供更好的学习平台,使国家人才分配均衡,提升综合国力。

(2)园艺专业招生难。园艺专业学生就业的特殊性以及生活条件的艰苦性,致使高校在对其专业进行招生的过程中,难度很大,因为无法保证学生将来的就业问题,因此园艺专业一直是高等院校的病根之处。因此,国家应及时对园艺专业招生及学生就业问题进行深刻的改革。

招生方面:在保证招生的质量和数量的基础上,对招生制度进行合理的改革。①尽可能的增加财政拨款,让学校给予园艺专业学生更多的待遇优惠;②落实高校招生政策,对于第一志愿填报园艺专业的学生,争取一次性录取,在招录人数不够的情况下,允许各校降分录取;③对于园艺专业,允许学校放宽制度,招收定向生及学校保送生。

就业方面:高校为园艺专业学生设置“双向选择,自主择业”,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国家加大对园艺专业的支持力度,为学生建立规范有序的就业市场,促进该专业的全面发展。

以上就是笔者对园艺专业教学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之间关系的简单讲解,任何一个新型的专业教育或者新型的制度建立,都必须建立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基础上,不能为满足自身需求而不惜破坏自然规律。任何一种破坏国家政策制度策略的产业都是不合理的违法事项,应全民进行反击,因此学校在对园艺专业教学的过程中要时刻提醒鞭策学生,提高全民综合素质。

上一篇:高中学生物理能力培养教学探讨 下一篇:加强职业学校学生的道德品质修养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