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建筑电气施工图的设计过程及其要点

时间:2022-06-04 05:45:24

公共建筑电气施工图的设计过程及其要点

摘要:建筑电气愈来愈成为人类建筑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文中通过以施工图设计的一般步骤为引线论述了施工图设计过程和重点

关键词:设计规范 智能建筑 设计深度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前言

电气施工图设计是一项艰苦而又细致的工作, 需要电气设计师对国家和地方的相关设计规范及国标安装图集熟悉和掌握, 还要充分考虑到便于设备的安装和维护等因素, 同时也需要具备一定的协调和沟通能力以及现场的施工经验。

一、施工图设计前期准备工作

1对项目的方案设计和初步设计的内容进行研究, 以此全面地了解该工程项目的特点,如建筑总平面的布局, 单体建筑的平、立、剖面等, 以及对电气专业的要求, 另外还要重点熟悉和了解电气初步设计中的设计说明, 如电气负荷等级、供电方式以及强、弱电系统图等内容。

2认真阅读初步设计文件审批后的有关专业管理部门的意见和要求, 如电力、电信、消防等部门的审查意见和要求, 并在以后的施工图设计中予以注意和采纳。当有一些不便或不能设置时, 要进行沟通和说明, 经同意后才能进行施工图的设计工作。

3在建筑专业进行条件图的设计期间, 配合建筑专业初步确定强、弱电竖井和电气用房的位置、面积, 特别是确定变电所的位置和层高电气用房的地坪标高、门的开向等内容, 为电气设备布置和布线提供必要的路径和通道等安装条件。

4对技术上较复杂、设计案例较少的工程, 要阅读有关或相近的已竣工的项目施工图的设计技术资料, 也可以参考同行的设计经验, 这可通过专业技术期刊、杂志或有关书籍和资料来了解和熟悉, 必要时查阅和参考国外有关工程项目的设计资料, 为即将进行的施工图设计做好技术储备工作, 尽量做到有的放矢。

5准备和确定一个同类型或相近工程的施工图做设计模板, 如利用电气强、弱电系统图以及动力、照明、防雷、弱电平面图中一些图例和附注说明, 以便在下一步的施工图设计时修改,可减少部分设计的工作量, 提高设计进度。

二、施工图设计中期工作

1加强同建筑专业的设计配合。在建筑专业提出建筑条件图后, 要仔细阅读建筑平面图, 因有些项目的建筑平、立面布置可能与初步设计时相差很大或几乎不同, 这就需要认真核对强、弱电电气用房和强、弱电竖井的位置、面积、地坪标高、门的开向等设置是否合适。若不能满足电气设计规范的要求, 要及时和建筑专业进行沟通, 并作适当调整。

2确定供电负荷及其类别和搭建配电干线框架。电气负荷等级通常是根据建筑物的建筑类别来确定的, 因此要在确定类别后才能定出供电负荷的级别。向暖通和给排水专业设计师初步了解各专业中大致有哪些动力设备、安装位置、负荷大小等内容, 初步确定电气负荷的数量以及供电方式, 并搭建配电干线的框架, 以确定从变电所出线引至各层的动力和照明配电的方式和路径, 哪些设备采用树干式供电, 哪些设备采用放射式供电等。

3重视弱电系统和平面的设计。弱电系统设计的内容较多, 如计算机网络、电话、有线电视、广播、安保、火灾报警等, 除智能建筑外的其他一些建筑物对弱电系统配置的需求也较高, 所以要在掌握业主的需求意见后, 根据各有关系统的设计规范尽量设计到位, 要对各弱电系统的构成、干线和支线的敷设方式、终端位置的设置和以后终端能否扩展, 以及合理选用线槽的数量、尺寸, 管线的根数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 最后再对各系统的规模及终端点数要有较确切的数据统计, 使业主和设备供应商对所设计的弱电系统的内容、数量等有全面的了解和掌握, 也便于对弱电工程施工图预算进行有效的投资控制, 利于一些弱电系统(如建筑设备监控系统)的深化设计。

4 设计中应注意的一些内容和要求。要按照国家对施工图设计深度的要求, 把握好强、弱电系统的设计深度, 对该到位的设计内容必须到位, 不致漏、缺。对一些建筑功能布置未能确定的场所, 如厨房、商场的功能布置未明确, 另外室外景观照明、建筑物的泛光照明等内容需进行二次设计, 因此要预留一定的供电负荷容量, 以满足这些场所二次设计时用电负荷的使用要求。

5加强与其他专业之间的协调和沟通。一个建筑工程项目需要各专业之间的相互协调配合才能圆满完成。电气专业按照建筑功能、布局和动力设备的配电和控制要求进行合理布置,在不影响建筑物结构安全的前提下, 进行“穿墙越户”, 即强、弱电保护管在允许的地板、顶板、墙、梁、柱子上暗敷。在施工图设计的初期, 在建筑专业的组织下进行一次拍图, 即与暖通空调和给排水专业划分地盘, 约定设备各专业公用管线的初步安装标高、大致的敷设区域、部位等内容,也可核对和确定建筑的层高。在施工图设计作图的中、后期, 在建筑专业的组织下再一次拍图,对各专业公用管线的安装标高和敷设区域、部位等排出, 当发生冲撞时进行调整, 调整的原则一般为电气管线让空调通风管道, 因这些管道通常较粗大, 改变走向较困难而且会使管道输送的阻力增大, 相对电气线路的桥架、线槽改变走向较容易些。因此, 在暖通空调专业提出平面布置条件图后, 要考虑尽量按设计规范的间距要求进行合理避让。同时, 也应注意与给排水专业的管线在电气管线的敷设标高之下, 并要有一定的安装间距。

6 做好施工图设计出图之前以及审查后的图纸修改工作。目前由于工程设计时间的缩短而赶图, 未能留下足够的时间仔细地校对和审核图纸, 使设计的图纸会出现一些错、漏之处, 需对供配电系统、火灾报警系统、防雷接地系统等主要涉及安全的重点内容进行校对和审核, 避免出现原则性错误, 做好出图前的把关工作。在审图单位提出施工图审查意见后, 应认真地对所提出的问题逐项进行落实, 对出现的错、漏之处进行图纸修改, 个别有异议的或审图没看清的内容要及时和审图人员进行必要的沟通, 虚心听取他们的意见, 使设计的施工图纸更加完善。

三、施工图设计后期工作

施工图设计的后期工作是设计图纸的技术交底和按设计图纸进行施工的配合工作, 最后还有工程项目的竣工验收工作, 虽说与施工图设计阶段的出图工作关联不大, 但它也是完成从工程图纸兑现到工程实体的必要过程, 也是对自已所设计的施工图纸的实际效果进行检验的过程, 这期间也会遇到工程临时变更或图纸有个别不完善之处而需要修改图纸, 因此仍把它归纳到施工图设计阶段的后期工作。

1在施工安装前, 在业主的组织下, 由设计、监理和电气施工人员参加的工程设计图纸技术交底, 其主要目的是帮助电气施工人员掌握设计意图并熟悉施工图纸, 解答他们在施工图读图中的一些疑问(也会遇到业主或监理的提问)。另外, 要将图纸上一些施工难点、重点和可能容易疏忽的安装内容交代清楚, 还有在施工中应参考的国标的安装图集。当电气施工人员的技术素质不是很高, 且对电气施工工艺掌握不够或类似工程项目施工经验不足时, 有必要在技术交底中对电气某些重要的施工工艺进行说明。

2要务实、灵活地处理好与业主、监理和电气施工人员之间的关系, 加强协作和主动沟通。对一些工程项目, 要清楚各方在项目施工中的地位和作用, 摆正和处理好这些关系, 营造相互支持和配合的融洽气氛, 对施工配合工作会大有帮助。

3 参加工程项目的竣工验收也是设计后期工作的一项重要环节, 要予以重视。通过工程竣工验收可以了解在施工图设计工作中哪些方面考虑还不够完善, 哪些内容未能引起重视而容易疏忽, 并认真地进行总结和积累经验, 以利于设计师在今后的工程项目的施工图设计中注意并加以改进, 使之考虑得更加完善, 使施工图的出图质量更高, 更好地满足现场施工要求。

结束语

从目前建筑电气设计现状看, 不同程度存在起点低、国家法规和设计规范掌握不严等问题, 造成业主在使用中设备难以扩充、无法改造等问题。不但给施工单位、使用单位带来一定困难, 甚至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这些都应引起我们的关注。本文仅以福州长乐国际机场航站楼电气施工图为例, 浅述产生设计失误的现象, 剖析设计失误的原因, 探索减少设计失误的思路与对策。

参考文献

[1] 肖奇志. 电气施工图审查常见问题综述[J]. 建筑电气. 2007(09)

[2] 万晓秋. 建筑电气施工图纸中常见的问题[J]. 中国科技信息. 2005(13)

[3] 江彤. 建筑电气施工图审查中防雷系统常见问题[J]. 中外建筑. 2005(04)

[4] 陈桂娥. 电气施工图技术审查意见综述[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3(12)

上一篇:浅析如何提高高层建筑结构施工质量 下一篇:GPS控制网的优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