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意妒忌与善意妒忌

时间:2022-06-04 04:58:06

摘要:妒忌是一种因他人的好运或者优势而产生的痛苦的感受,表现为羡慕、自卑、敌意、沮丧怨恨的混合情绪。妒忌分为善意妒忌与恶意妒忌两种,人们常常将其与钦佩、憎恨产生混淆。本文试图从妒忌的定义、机制的角度来区分这些概念并评述已有研究。

关键词:妒忌;善意妒忌;恶意妒忌;情绪;社会比较

Abstract:Envy is a mixed emotion caused by the good fortune or the superiority of others and show as admiration,nferiority,resentment,frustration,hostility. Envy consist of two parts. One part is malicious envy,the other one is benign envy. People apt to confuse malicious envy and benign envy with admiration and resentment. This review try to distinguish and discuss of two envy types and relation emotions for theories of definition and mechanism.

Key words:envy; benign envy; malicious envy; emotion; social comparison

1.引言

妒忌是人类讨论了几千年的话题,古今中外的典籍均有故事或者传说来告诫我们妒忌的危害。妒忌是一种复杂的情绪,关于妒忌的心理学研究,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日益增多。大多数研究关注的是妒忌中恶意的部分,而有研究表明,不包含恶意的善意妒忌同样存在。Forster 在其研究中阐述:妒忌具有两个轴,一个轴是恐惧轴,此轴上的妒忌是恶意的;另一个轴是竞争轴,此轴上的妒忌是善意的[1]。Parrott 及 Smith,Kim 认为,妒忌存在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然而在他们的观点并没有实证研究的支持[2][3]。Van de Ven在研究中运用不同妒忌术语引发被试回忆生活中的妒忌体验,结果发现,两种类型的妒忌体验在不同文化背景的被试身上都存在[4]。Foster 和 Frank 认为,善意妒忌是一种激发力量,驱使个体去努力工作以获得他们想要的事物[1][5]。本文试图概括总结现有关于恶意妒忌与善意妒忌的研究,使读者对这两种不同的妒忌有一定的了解。

2.恶意妒忌与善意妒忌的概念界定

多数心理学家认为:妒忌(envy)是一种在社会比较过程中体验到的一种令人不愉快的感受,表现为自卑、敌意和怨恨的一种混合情绪[6]

在各种文化的语言中,其中有些是用一个词语来提及妒忌。例如:英语(envy),西班牙语(envidia),意大利语(invidia),中文(妒忌)。但是,也有些语言则用两个词语来区分不同种类的妒忌。例如:荷兰语(benijden and afgunst),波兰语(zazdros′c′ and zawis′c),泰语(phonetically, `t-cha and r`t-yaa)。这些语言用两个不同的词汇来区分妒忌的现象,似乎是可以表明两种不同妒忌,即恶意妒忌(malicious envy)与善意妒忌(benign envy)的存在[7]。

关于两种妒忌存在的设想有着很长一段时间,心理学家们在区分善意妒忌和恶意妒忌的概念中也存在着差异。一些理论认为,是否存在敌意是用来区分善意和恶意妒忌的途径,真正的妒忌,敌意必须是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善意妒忌中不包含敌意,所以不是真正的妒忌。另一些理论认为,善意妒忌也是妒忌。因为尽管不包含敌意,却也给人带来了痛苦和沮丧[1][2][3]。

2.1 恶意妒忌

大多数心理学家认为,恶意妒忌才是真正的妒忌,因为恶意妒忌包含了敌意。他们概括出来的概念实际上是在阐述恶意妒忌。当人们同他人进行比较,体验到恶意妒忌的时候,会产生打击、诋毁被妒忌者的动机。

Van de Ven等人的研究表明,恶意妒忌相比较善意妒忌,并不会产生更多的羞愧的情绪,人们也不会更加消极地否定地看待自己。这大概是因为人们认为他们对被妒忌的人的消极态度是公正的[4]。

恶意妒忌和憎恨在某些方面是类似的,但是在情绪的合理性上存在差异。憎恨所产生的消极感受及其影响比恶意妒忌更为明显。恶意妒忌和憎恨还有着更为重要的一个不同,恶意妒忌的产生需要将自己同别人进行明确的比较,而憎恨不需要这种比较即可获得[4]。

2.2 善意妒忌

善意妒忌是一种不包含敌意的妒忌,这种妒忌的体验,会使人产生一种向上的动机,旨在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当人们在察觉到善意妒忌时,可能会为自己产生这种情绪而感到些许羞耻。这并不是他们对被妒忌的对象的消极的态度,而是因为他们察觉到自己处于劣势。

善意妒忌和钦佩(admiration)这一情绪类似。不过善意妒忌是一种让人不愉快、沮丧的情绪,而钦佩是一种令人愉快的情绪体验。除此之外,相比较而言,善意妒忌对于被妒忌的人具有更消极的态度,同时也具有更强的动机。善意妒忌和钦佩的诸多不同的原因或许是:当钦佩这一情绪产生时,并不需要进行明确具体的比较,但是对于妒忌来说比较却是必需的[4]。善意妒忌会使人产生提升自身地位的行为倾向,而钦佩不会使人产生这种行为倾向。

3.恶意妒忌与善意妒忌产生的机制

当他人社会地位高于自己,并且在自我认识占着主导且重要的地位时;或者当他人和自己的社会地位十分相似的时候,十分容易产生妒忌。Smith和他的同事阐明,当人们意识到对环境的控制程度低时,以及意识到对他人拥有较高社会地位并不公平时也十分容易产生妒忌[8]。但是这些研究并没有区分妒忌中恶意妒忌以及善意妒忌。

恶意妒忌与善意妒忌的并不是毫无关联的,所以重要的是理解什么时候产生何种妒忌。Van de Ven 等人认为恶意妒忌和善意妒忌产生机制的主要区别在于对于应得性和控制感这两方面的认知[9]。而恶意妒忌与善意妒忌产生机制的相同点则是社会比较。

3.1 社会比较

无论是是恶意妒忌还是善意妒忌,都属于妒忌这一情绪,都是从社会比较中产生的。在社会比较中,人际比较被描述为个体与他人作比较来评价自己,检验自己的行为。Feather 和 Sherman 的研究认为,个体倾向于与自己相似的他人或群体比较,如果个体在比较中发现自己处于劣势就会产生妒忌。通过社会比较,以及情境及认知因素的影响才会区分产生恶意妒忌或者善意妒忌[10]。

3.2 应得性

Van de Ven 等人认为,在进行向上的比较时,若他人应得一个好的待遇,这一妒忌诱境将会使人产生善意妒忌;当他人不应得某个好的待遇时,这个妒忌诱境将会使人产生恶意妒忌。

其研究认为妒忌的这种情绪的强度不是受对于妒忌情境认知的影响,但是这种对于妒忌情境的评估决定了到底会产生那种形式的妒忌[9]。

3.3 控制感

Smith & Kim认为控制感是自己能否获得他人享有优势的可能性,并认为这一因素对于妒忌影响的方向并不明朗[3]。Van de Ven等人认为控制感是自己对于是否能够改变妒忌情境的认知。除此之外,Van de Ven等研究者还预测,低控制感的评估将会诱发恶意妒忌,而高控制感的评估会诱发善意妒忌[9]。

4.恶意妒忌与善意妒忌的影响

关于妒忌影响的研究涉及了多种领域。在日常生活中不难看出,妒忌影响着我们的身心健康。Parks等人发现,当人们出现妒忌情绪的时候,会在社会两难游戏中表现出更少的合作。然而,在这项研究中是什么动机导致这种合作行为的减少还不清楚[11]。在Duffy和Shaw[8]的一项纵向研究中,妒忌在团体绩效、团体合作、以及社会惰性中都会产生消极影响[12]。在这些妒忌测量中,通常由一些测量恶意妒忌的问题所组成。

4.1 攻击行为

妒忌与攻击行为之间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 有研究者认为这可能是植根于妒忌内在的行为倾向。van de Ven 等发现恶性妒忌的体验增强了人们试图伤害被妒忌者的意图,而善意妒忌则没有同样效应。这意味着敌意在试图伤害他人的行为倾向中起着重要作用[4]。

4.2 幸灾乐祸

关于妒忌在幸灾乐祸(对于别人的不幸经历感到愉悦)情绪产生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一直在被争论。一些研究表明妒忌会促进幸灾乐祸这一情绪的产生,另一些研究则表明其他的负面情绪,如:厌恶、憎恨会更好的预测幸灾乐祸的产生。关于妒忌、幸灾乐祸的研究似乎可以直截了当的说恶意妒忌确实和幸灾乐祸有关联,但是善意妒忌和幸灾乐祸不存在这种关联。

善意妒忌的影响比恶意妒忌更难预测。虽然善意妒忌会让人产生提升社会地位的向上动机,但是这种动机也可能会让人产生潜在的有害行为。例如:自私[4]。

4.3 组织行为

在Parker等人的一项研究中发现,当人们感受到妒忌时,会在社会两难游戏中更少的与人合作。但是目前仍然不清楚是什么动机产生的这种降低合作的行为。人们是想通过不合作的方式降低高地位的地位,或是想通过自私的方式来提高自己的地位[11]。在Parker等人使用的研究范式中,前面所说的两个动机都会导致自私行为出现。同样,Duffy 和Shaw的一项纵向研究发现,妒忌对组织行为、组织凝聚力以及社会性懈怠都会产生消极影响。不过这些关于妒忌的测量是由一系列的测量恶意妒忌的问题组成,因此会得到消极影响的结果并不让人惊讶[12]。善意妒忌对于组织行为的影响是很难预测的,这种妒忌激励人们提升自己的地位,能促使人们做出对组织有利的行为,同样也能使人产生潜在的破坏组织的行为[4]。

5.恶意妒忌与善意妒忌的测量

妒忌是种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然而因为社会赞许这一因素的影响,人们通常不会将其表现出来,甚至是否认自己存在这一情绪。因此,妒忌的测量时在该领域研究中的难点之一。大部分妒忌的研究主要是通过量表测量或者实验室测量,而这些研究,几乎都是在测量恶意妒忌这一情绪,关于善意妒忌的测量几乎没有。

5.1 量表测量

大多数心理学研究者认为恶意妒忌才是真正的妒忌,所以现有的测量妒忌的量表在编制时并未考虑区分恶意妒忌和善意妒忌,量表所测量的均为恶意妒忌。在量表编制过程中,研究者都着重考虑社会赞许这一因素的影响。Gold在编制约克妒忌量表(York Enviousness Scale)时为了避免有些项目会产生社会期望反应,使用一些谚语来代替,以鼓励被试做出诚实的反应[13]。Smith等编制了特质妒忌量表(Dispositional Envy Scale),特质妒忌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结构效度和效标关联效度, 能够预测人们对于他人优越的妒忌反应,很少受社会赞许的影响, 因而在相关的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14]。

5.2 实验室测量

妒忌的实验室测量通常是通过设定一定的情境来诱发被试的感受,然后再让被试对自己的感受进行评定。在研究善意妒忌与恶意妒忌时,通常采用实验室测量的方法。研究中,常常会让被试根据要求回忆相关的体验以及感受,接着再让被试对自己的感受进行评估。在Van de Ven 等人的研究中,选取了160个大学生被试,其中女性92人,男性68人,他们的平均年龄为21岁。这项研究有4个被试组(善意妒忌、恶意妒忌、钦佩、憎恨) ,每组被试为40人。被试者按照要求回忆并且描述他们拥有的十分强烈的关于善意妒忌、恶意妒忌、钦佩、憎恨的情绪体验的情境。随后再让被试用9点量表来评估自己情绪体验的强度,回答这个情绪体验发生在多久之前以及回忆这个情绪体验的难易程度。再让被试回答以往经验内容中关于情绪体验、思维、行为倾向、动机目标的问题。随后根据施测者的预测,将情绪经验、思维、行为倾向、动机目标每个又分出四个单独的项目。前两项预测被赋予恶意妒忌的特征,后两项预测则被赋予了善意妒忌的特征。随后再用9点量表评估每个不同经验内容项目时善意妒忌、恶意妒忌、钦佩、憎恨这四种情绪体验的强度。在得出结果后用多元方差分析对其进行统计分析。在Van de Ven 等人的另外一项研究中,也是用与此大致相同的实验模式进行善意妒忌与恶意妒忌的测量。

6.总结与展望

首先,无论是善意妒忌还是恶意妒忌,都是在社会比较时所产生的,也是不被社会认可的负面消极的情绪体验。善意妒忌与恶意妒忌都具有内隐性,这使得测量成为一棘手的问题。在已有的研究中,可以发现善意妒忌和恶意妒忌在某些经验内容项目的条件下的强度区分并不大,这很有可能是收到了社会赞许的影响。所以内隐测量是值得一试的研究方法。然而在目前的善意妒忌与恶意妒忌的研究中,内隐测量并没有被使用。

其次,在国内的妒忌研究中,很少有对善意妒忌与恶意妒忌进行详细的解释、区分。我们可以借鉴已有的研究方法,来研究在汉语言环境中我国特有文化影响下的善意妒忌和恶意妒忌。

再次,国内外对于善意妒忌和恶意妒忌的研究大多数都在讨论其概念、产生机制、对个人以及社会的影响,但是并未详细的介绍如何应对、控制这种情绪。这是今后我们可以继续深入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1]Foster, G. M. (1972). The anatomy of envy:A study in symbolic behavior. Current Anthropology, 13, 165202.

[2]Parrott, W. G. (1991). The emotional experiences of envy and jealousy. In P. Salovey (Ed.), The psychology of jealousy and envy (pp. 330). New York:The Guilford Press.

[3]Smith, R. H., & Kim, S. H. (2007). Comprehending envy.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33, 4664.

[4]Van de Ven, N., Zeelenberg, M., & Pieters, R. (2009). Leveling up and down:The experiences of benign and malicious envy. Emotion, 9(3), 419429.

[5]Frank, R. H. (1999). Luxury fever:Why money fails to satisfy in an ear of excess. New York, NY:Oxford University Press.

[6]吴宝沛, 张雷. 妒忌:一种带有敌意的社会情绪. 心理科学进展,2012, 20(9):14671478.

[7]Breugelmans, S. M., & Poortinga, Y. H. (2006). Emotion without a word:Shame and guilt among Rara muri indians and rural Javanes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91, 11111122.

[8]Smith, R. H., Parrott, W. G., Ozer, D., & Moniz, A. (1994). Subjective injustice and inferiority as predictors of hostile and depressive feelings in envy.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20, 705711.

[9]Van de Ven, N., Zeelenberg, M., & Pieters, R. (2012). Appraisal patterns of envy and related emotions. Motiv Emot, 36, 195204.

[10]Feather, N. T., & Sherman, R. (2002). Envy, resentment, Schadenfreude, and sympathy:Reactions to deserved and unde- served achievement and subsequent failure.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28, 953961.

[11]Parks, C. D., Rumble, A. C., & Posey, D. C. (2002). The effects of envy on reciprocation in a social dilemma.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28, 509520.

[12]Duffy, M. K., & Shaw, J. D. (2000). The Salieri syndrome:Consequences of envy in groups. Small Group Research, 31, 323.

[13]Gold, B. T. (1996). Enviousness and its relationship to maladjustment and psychopathology.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21(3), 311321.

[14]Smith, R. H., Parrott, W. G., Diener, E. F., Hoyle, R. H., & Kim, S. H. (1999). Dispositional envy.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25(8), 10071020.

上一篇:民航发展政策扶持研究 下一篇:赣州市区域物流综合信息平台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