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堂值得深思的数学课

时间:2022-06-04 12:55:11

一堂值得深思的数学课

2009年我在贵州师范大学数计学院读教育硕士期间,我的老师汪秉彝教授在课上讲了一个初中新课程教学的故事。他认识的一位中学数学教师,在讲练习题时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参与性,一个练习题讲了一节课,学生用了七种不同的解法,让老师大吃一惊,觉得这是不可思议的、出乎意料的,原来学生是这样得聪明。对于这个故事我是半信半疑,甚至怀疑是不是这位中学老师为了,自己杜撰的。因为在过去3年的教学中,我刚好教完一轮初中生,在我的课堂上从来没发生过这样的事情,请学生起来回答问题,不知为何没有几个愿意的,即使有几个,做题的方法也没有两样。2010年9月我回到教学岗位上,上八年级(1)班的数学课。上完第一章“勾股定理”时,我在参考书上见到了下面这道题,本来是想让学生做做就可以了,接着讲其他练习题。但这次真的出乎想象,我和那位中学教师一样惊讶!下面是这节课的教学过程。

我在黑板上板书题目如下:

观察下表:

请你结合该表格及相关知识,求出b,c的值。

6分钟过去了,“同学们,有没有人做出来了?”我问到。一位小女孩小声说到,“老师,我做出来了。”我望过去,原来是班上成绩中等的学生杨琰琪。“请你说说你的做法”,我说到。因为人太多,声音太小,我并没有听清楚。我说:“能不能在黑板上写下来?”于是,她上来写下了她的解法。

解法如下:

所以b=84,c=85。

同学们在下面议论着,这样行不行呢?我说这样可以的。

同学们,还有其他方法吗?“有”,一个响亮的声音从教室的最后面传来。原来是学习委员张爽同学。“请上来说说你的做法”,我说。该同学自信地走上讲台,在黑板上不慌不忙写道:

解:由表知,

第一行:3=2×1+1;4=2×1×(1+1);5=2×1×(1+1)+1

第二行:5=2×2+1;12=2×2×(2+1);13=2×2×(2+1)+1

第三行:7=2×3+1;24=2×3×(3+1),25=2×3×(3+1)+1

……

其中,画线的1、2、3代表行数,因此得第n行对应的3个数,第n行:x=2n+1;y=2n(n+1);z=2n(n+1)+1

因为13=2n+1

所以n=6

b=2×6×(6+1)=84

c=2×6×(6+1)+1=85。

很好,同学们还有其他方法吗?话音刚落,从教室中间传来了一个很自信的声音,“老师我还有解法”。我放眼望去,原来是听课不太认真、爱说话的王成同学。“好,请你上来讲讲你的做法。”

解:由前面3行可知,每一组数都是勾股数,因此满足前面两个数的平方和等于第三个数的平方,且后面两个数相差1,所以c=b+1。由勾股定理可得:

c2=b2+132

即(b+1)2=b2+132

展开得:

b2+2b+1=b2+169

所以b=84

c=85。

“很棒啊!还有解法吗?同学们,有的话就大胆上来。”“有”,一个声音从第一排位置上传来。原来是学习比较认真的顾钦钧同学。“请上来和大家交流一下你的解法。”

解:由前面3行可知,每一组数都是勾股数,因此满足前面两个数的平方和等于第三个数的平方,且后面两个数和为169,可得:

b+c=169

即b=169-c

又由b2+132=c2

即(169-c)2+132=c2

展开得:

1692-2×169c+c2+132=c2

2×169c=1692+132=169×(169+1)

所以c=85

b=84。

我看了一下表,时间还有5分钟。我想就此题做小结。突然传来了一个声音,“老师,我还有一种解法”。我看了看,是徐通同学。还有一种,我没有听错吧,心想看你还有什么高招,“那就请徐通同学上来交流一下他的做法。”只见该生连讲带写在黑板上板书。

解:由表知,

第一行:4,5;第二行:12,13;第三行:24,25;它们都是连续整数。相差1,因此,c=b+1

又c+b=169

即b+(b+1)=169

可得b=84,c=85。

我看了一下,啊!这么简单,我简直不敢想。写玩后,徐通同学问到:同学们听懂了吗?听懂了!接着,雷鸣般的掌声响彻了教室的上空,我也情不自禁地用力拍着双手。

铃声响了,学生意犹未尽,一节课就这样不知不觉地过去了。我带着惊讶走出了教室,心情既高兴又沉重,高兴的是我们的学生是这样的聪明,敢想敢做,对于同一个题用了我不敢想象的多种方法做出来了。沉重的是,我过去的教学方法、方式是不是有什么问题,过去为什么不这样放开让学生去思考、去做呢?如果我这样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积极性、参与性,我过去的教学效果是不是会更好?学生是不是能取得更好的成绩?……上完这节课后,我一夜不能入眠。反思过去,思考未来,感到当一位合格的教师还有许多东西要学,任重道远。

(作者单位 黄鹏:贵州省赫章县综合职高 林筑英:贵州师范大学)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上一篇:幼儿交往能力现状分析与改进对策探究 下一篇:教材“活”起来 思维“动”起来